等不到病床怎麼辦?醫師嘆「挪出空床唯一方法」家屬竟殘忍說出這句心聲

資深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痛批,政府的應對方案根本是「一大篇屁話」。(資料照,柯承惠攝)

全台各大醫院急診室陷入空前壅塞,醫護人員不堪重負。一名急診醫師在社群平台分享震撼案例,表示他日前接手一名重症患者,卻因床位滿載、病情更危急的病人陸續湧入,導致該患者的加護病房(ICU)入院順位一再延後,讓家屬當場情緒失控、大聲怒罵。

該名醫師耐心解釋:「唯一可能空出床位的方式,就是裡面有人過世,你希望是這樣嗎?」沒想到家屬竟毫不猶豫地回答「是」,讓現場一片寂靜。過了幾秒,對方的神情從憤怒變為遲疑,最後轉為愧疚,低頭默默離開。

該醫師無奈感嘆,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重演,「ICU就是這麼現實,病人進來,除非痊癒轉出,否則只有一個方式會讓床位空出來。」

急診重症患者擠爆醫院?醫師揭「ICU恐怖現狀」

急診醫師進一步指出,近來因急診室病床嚴重不足,重症患者只能在急診區滯留,部分病患甚至等上一兩天仍無法住進ICU。他列舉近期急診室的慘況:

肝臟腫瘤破裂、大量內出血

雙側肺炎、呼吸衰竭

心肌梗塞、心肌酵素破表

這些患者都需要緊急入住ICU,但病床全數爆滿,導致許多病人只能在急診區硬撐,醫護人員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政府如何應對?蘇一峰痛批衛福部「廢話連篇」!

衛福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近期已三度召開緊急會議,提出短期應對措施與中長程改革方向。但資深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痛批,政府的應對方案根本是「一大篇屁話」,只是在重複大家早已知道的事實,毫無實質改善。

蘇一峰表示,急診塞床的真正原因是健保制度的長期積弊,健保點值被壓低,導致醫院無力負擔更多病床,進而導致急診室成為「病人堆積區」。他怒斥:「政府選出這種大便官員,人民只能無奈承受!」

如何解決醫療崩壞?醫師開出4大改善對策!

蘇一峰指出,要解決醫療崩壞,政府必須採取以下行動:

落實轉診轉院制度,搭配醫學中心部分負擔加重,避免病患過度集中在大醫院。

保障健保點值,特別是急重症的給付,讓醫院有足夠資源支撐病床運作。

廢除健保總額與總額斷頭制,確保醫療機構不會因財務考量減少病床數。

讓基層醫護代表進入健保會議,確保決策能真正反映醫療第一線的困境。

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醫界怒吼「別再欺騙人民!」

醫界普遍認為,政府應正視問題核心,停止無效開會與拖延戰術,否則醫療崩壞的情況只會持續惡化。蘇一峰痛批:「人民不愛看猴戲,不要再演了!」 (相關報導: 護理師為何爆發離職潮?前員工揭「6大原因」被罵到沒靈魂 醫師也不捨:顧1床拿不到300元 更多文章

目前,衛福部尚未正面回應醫界的批評,但醫療體系的崩潰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現實,政府若不立即改革,未來恐將面臨更嚴重的醫療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