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滿月,當初狂熱的「川普交易」怎麼了?一文看懂美元、股市、債市表現

川普正式上任總統屆滿一個月,當初「川普交易」熱潮卻也逐漸退燒。(美聯社)

自從去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底定後,全球金融市場掀起一陣「川普交易」(Trump Trades)熱潮,從股市、匯市、債市再到加密貨幣都隨之震盪,但在川普今年1月20日上任屆滿一個月後,奉行這套交易手法的投資情緒開始退燒。

有別於市場原先預期美國股市將持續領先全球,雖然標普500指數持續改寫新高紀錄,但漲勢依然落後於歐洲、中國和墨西哥股市,強勢美元觸頂回落,對於美國公債的看空押注也在降溫,加密貨幣及相關股票的狂熱反彈也已退潮。

Bloomberg指出,這與2024年11月5日大選後的市場預期大相徑庭。當時,投資人認為川普的政策(放寬監管、減稅、貿易保護措施)將促進經濟成長、通膨升溫,因此大舉押注風險資產,推動股市、美元、美國公債殖利率及比特幣大幅上漲,但後來大家發現,川普政府在這一個月的主要特色,只有令人眼花撩亂的關稅威脅。

這讓越來越多投資人逐漸轉向悲觀,就怕關稅加劇通膨,成為聯準會降息路徑的阻礙,並且拖累經濟成長。投資顧問公司Wealth Alliance總裁Eric Diton對此表示,「投資人當初過度樂觀,但未充分考慮所有變數。」

Bloomberg彙整「川普交易」在川普就職後一個月的市場表現:

一、小型股開高走低

就在川普勝選後,小型股領漲市場,因為投資人認為小型企業受到貿易戰影響較小,能夠從保護主義政策中受益。羅素2000指數(Russell 2000)在大選隔天暴漲5.8%,寫下三年最大單日漲幅。

只不過,這波漲勢很快就在11月底達到高峰,目前指數只比11月5日收盤價高出約1%。分析指出,由於利率上升,使得高負債的小型企業承壓,導致小型股表現落後於大型股。

二、能源與金融股表現各異

能源股(S&P 500 Energy Index)選後曾經反彈一波,如今已經回落至選舉日水準,這與油價走勢相似。

金融股(S&P 500 Financials Index)主要受到銀行業績穩健支撐,至今則是上漲12%。

投資人對於金融業放寬監管和併購交易(M&A)抱有期待,但川普政府的反壟斷政策可能影響這股趨勢。

三、美元觸頂回落

彭博美元現貨指數(Bloomberg Dollar Spot Index)從選舉日到1月15日上漲4.5%,但此後回落1.5%,市場過度預期關稅將推動通膨並且刺激美元上漲,結果不如人意。

此前,川普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進口商品施加25%關稅,引爆墨西哥披索與加拿大幣大幅貶值,但當關稅政策暫時喊卡之後,這些貨幣隨即反彈。

、美債殖利率走勢反轉

投資人原先預期川普的減稅與關稅政策將推動通膨上升、財政赤字擴大,進一步推高美國公債殖利率,債券價格下跌,美國2年期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利差於11月~1月之間大幅擴大,達到2年來最高點。

然而,川普政府的財政部已經暗示,短期內將維持美債發行規模不變。這項政策加上政府削減支出的承諾,緩解市場對於聯邦赤字的擔憂,推動長期殖利率在過去一個月內回落,收益率曲線趨於平坦。

五、加密貨幣熱潮降溫

川普當選後,市場預期政府將採取更為友善的加密貨幣監管措施,激勵比特幣在兩個月內飆升50%,一舉衝破10萬美元寫下重大里程碑,但後續並無重大利多消息,例如川普承諾建立「國家比特幣儲備」的計畫仍未落實,導致市場信心受挫。

1月以來,比特幣價格跌破9.7萬美元,加密貨幣市場情緒低迷,部分原因是「迷因幣(memecoins)醜聞」衝擊投資信心。Bitwise投資長Matthew Hougan直言,「目前加密市場情緒極度悲觀。」

整體而言,金融市場對於「川普交易」的熱情正在降溫,投資人將更謹慎評估政策影響。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