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一部講述一個男孩與妖魔和神仙鬥爭的中國國產電影,成為了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最高的電影。
《哪吒2》於1月29日上映,迄今已獲得12億美元的票房收入,超過了曾在中國娛樂市場佔據重要地位的美國電影。它打破了2015年上映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Star Wars: Episode VII —— The Force Awakens)在北美創下的9.367億美元的票房紀錄。
國產電影對中國觀眾的吸引力超過西方電影之際,這部動畫電影上映兩周來的破紀錄之勢,喚起了對中國文化和技術的民族自豪感。在此之前,DeepSeek也憑藉可與美國技術匹敵的中國人工智慧(AI)模型一炮而紅。
在中國政府和消費者面臨經濟持續低迷以及川普上台後中美陷入新一輪貿易戰的大背景下,DeepSeek和《哪吒2》的出圈恰似一場提振信心的及時雨。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楊宇,以筆名「餃子」為人所知,因為愛吃餃子所以起了這個名字。該片改編自400多年前的中國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Investiture of the Gods)。
事實證明,在渴望將自己的故事搬上大銀幕的中國,《封神演義》是一個能夠帶來豐厚回報的素材來源。對於那些既想提供宏大故事情節、又要遵循中共審查制度所允許的敘事的中國國產電影製作人來說,可以依託於這部古代小說打造一個類似漫威(Marvel)超級英雄宇宙的敘事體系。
已經沒有哪部國產電影能與《哪吒2》的成功相提並論。《中國的千禧數字一代》(China’s Millennial Digital Generation)作者馬凱琳(Karen Ma)說,這部在春節假期上映的電影,引起了許多中國人的共鳴,在經濟成長放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加劇之際,他們迫切需要一些振奮人心的東西。《中國的千禧數字一代》描繪了中國年輕導演的狀況。
馬凱琳說,45歲上下的楊宇之前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導演,他有一個好的想法,併為此堅持數年,最終一舉成名。她還說,中國動畫電影製作人已經能自豪地宣布現在他們可以比肩好萊塢了,尤其是在特效方面。
作為2019年中國票房冠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續集,《哪吒2》今年在中國吸引了更廣泛的觀眾群體。
上周末,上海市中心的一家電影院座無虛席,觀眾對這部近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時而歡笑,時而落淚。
在上海教藝術課的老師Ni Mingyue說,她8歲的女兒對這部電影十分著迷。Ni說,不僅是視覺效果令人驚嘆,比如那些描繪神仙居住的天庭的畫面,最讓她震撼的是跌宕起伏的情節。
廣東的一名大學生Jiang Jie說,她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因為去洗手間而錯過了一部分,所以她去看了第二遍,然後又三刷。她說,特效炫酷到爆棚。
《哪吒2》於上周五在北美正式上映。中國駐美大使館的Facebook和TikTok帳號上都發布了該片預告片在紐約時代廣場大螢幕上播放的影片。
上周六在洛杉磯舉行的《哪吒2》海外首映禮活動上,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副總領事李志強在首映禮致辭中表示,《哪吒2》不僅在中國市場表現優異,也在北美等地受到廣泛關注,希望持續推動中美兩國影視合作。
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裡曾製作過許多關於哪吒的動畫片、真人電影和電視劇,其中包括1979年的一部獲獎的手繪動畫電影,因此中國國內觀眾對於哪吒這個角色很熟悉。
中國官媒稱,《哪吒》和另一部以古典小說《封神演義》為題材的電影《姜子牙》都從漫威宇宙系列作品獲得啟發。英國文化作家兼評論員多麗絲·薩瑟蘭(Doris Sutherland)表示,《哪吒》的動畫風格體現出皮克斯(Pixar)和夢工廠(DreamWorks)的影響,不僅是動畫風格,還有幽默感。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在傳統上被描繪成一位神聖先賢,而在這部電影裡被塑造成一個胖胖的、蠢蠢的、會放屁和嘔吐的傢伙。「你可以想像他跟史瑞克(Shrek)在一起的畫面,」薩瑟蘭說道。
《哪吒2》的成功在很多方面是中國官員數十年來致力於發展本土文化產業的成果。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好萊塢電影,並親眼目睹了進口影片比國產影片吸引了更多觀眾。
好萊塢製片人當時對此感到高興。隨著美國電影業的國內票房收入成長停滯,中國成為了一個受歡迎的成長型市場,並迅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對動畫產業來說,中國還擁有數以百萬計的兒童觀眾群,他們從小就看熱門電影。迪士尼(Disney)的電影在中國的票房收入經常達到數以億計美元,這進而又拉動了迪士尼上海主題樂園的遊客人數。2008年夢工廠動畫公司(DreamWorks Animation)製作的《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大獲成功,這引發中共官員討論中國如何利用自身文化來創作類似的動畫電影並在全球引發轟動。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鼓勵本地製片人和編劇學習好萊塢的作品。在某些情況下,好萊塢導演會到中國來指導這裡的工作人員。從2016年前後開始,國產電影的票房收入經常會超過美國電影。在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一任期內,隨著兩國關係日益疏遠,這一趨勢有所加快。
曾依靠中國市場輕鬆賺錢的好萊塢電影公司大佬們,現在已經不再指望中國市場。中國觀眾對好萊塢電影的興趣已經大大降低,以至於許多美國電影公司高管都認為在中國市場根本賺不到錢,賺了錢也是因為運氣好。在《哪吒2》票房收入達到九位數之前,《獅子王:木法沙傳奇》(Mufasa: The Lion King)和《海洋奇緣2》(Moana 2)等美國動畫電影在中國的票房表現不佳。
英國作家薩瑟蘭說,中國本土電影的製作人從小就聽著這些故事長大,並且很珍視這些故事,他們設法避免了好萊塢改編中國傳說時可能出現的誤解,就比如說,迪士尼給花木蘭(Mulan)配了一條噴火龍作為夥伴,而實際上中國的龍與水有關。
印度尼西亞大學(Universitas Indonesia)講師阿迪·伍蘭達里(Adi Wulandari)說,這些新版本以新穎而又激動人心的方式講述了古老的傳說,對年輕觀眾更具有吸引力,同時反映出中國人和全球數以百萬計華僑相通的文化自豪感。
據中國票務平台貓眼娛樂(Maoyan)的數據,截至上周三,《哪吒2》的票房收入已高達12億美元,至少佔當前票房總收入的90%。
與此同時,一部主旋律動作片的表現卻不如往年的同類電影。同樣是兩周前在中國上映的《蛟龍行動》(Operation Hadal)票房收入僅為5,000萬美元,遠遠落後於前些年的主旋律大片《長津湖》(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和《戰狼Ⅱ》(Wolf Warrior 2)。
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全球斬獲了超過7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約370萬美元來自北美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