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豪宅「上海銀行仁愛大廈」2013年以1.36億元被購入,但如今卻以總價約1億元交易,屋主持有10年慘賠3,592萬元,跌幅高達26%。央行信用管制持續影響房市,雖房價指數回升,但交易量萎縮,二手屋、新成屋與預售市場買氣全面降溫。
頂級地段難擋跌勢 仁愛路豪宅仍破底
近期實價登錄揭露,屋主入手時間恰逢2013年房市高峰,當時豪宅市場熱絡,單價曾攀升至167萬元,總價高達1.36億元。然而,隨著央行限貸、豪宅稅等政策持續發酵,高總價產品的交易受到了明顯衝擊,導致市場熱度大不如前,如今該社區近期成交單價約121萬元,低於區域行情的130萬元上下,總價僅剩1億元。顯示央行近期的第七波信用管制進一步影響了房市交易量。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上海銀行仁愛大廈」原為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行大樓,於2007年拆除後重新規劃為高端住宅,吸引眾多企業高層與董事進駐,且社區一樓仍為上海商銀仁愛分行。該大樓位於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鄰近東門商圈與大安森林公園,具備豪宅應有的地段優勢。

高端市場買氣低 貸款限制壓抑成交
莊思敏指出,雖然「上海銀行仁愛大廈」擁有仁愛路燙金門牌,但上海銀行仁愛大廈在中正區內並不屬於最頂級的豪宅,加上該案屬大坪數產品,總價達1億元,受央行對高總價住宅的貸款限制影響,使得買方貸款條件趨嚴,進一步抑制購買意願。這也導致即使該物件位於黃金地段,仍需讓價求售。
央行政策重創高總價住宅 房市量縮趨勢未變
根據遠雄房地產的報導,從近期數據來看,信用管制對市場影響明顯,信義房屋公佈的12月房價指數顯示,台北市與新北市的價格分別回升至166.28與200.43,略有止跌跡象,但交易量仍顯疲弱,主要買氣來自不受信用管制影響的青安貸款族群。
依據六都建物移轉數據推估,12月全台買賣移轉棟數約2.7萬棟,雖較前月減幅收斂,但仍維持年減10.9%,顯示市場量縮趨勢仍在。從房屋類別來看,二手屋與新成屋的交易量滑落趨勢加劇,原本預售市場因短期急用買盤支撐,但近期也開始降溫,顯示整體房市交易疲弱。 (相關報導: 只是繳不出27萬欠款!他名下「新北423坪超大物件」慘淪法拍,每坪僅賣8000元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