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行業遭重挫!倒店潮來襲「8成店賠錢頂讓、萬人要失業」,倒閉三部曲上演中

台灣房市不景氣恐怕讓房仲業迎來裁員潮。(示意圖/Photo AC)

台灣房市不景氣,連帶房仲業也備受影響。調查發現,中南部地區房仲店求頂讓情況越來越普遍,至少至少8成房仲店賠錢,還有1成仲介店頭在徵求下家接手,今年恐怕也將有2成仲介店離開市場。

買氣腰斬,房仲店頭求盤讓成風潮

根據《鏡週刊》報導,業界人士透露,許多房仲業者在市場榮景時擴張過快,如今買氣驟降,資金周轉不過來,只能選擇退場。

例如台中南屯區一間知名品牌仲介店,去年才斥資上百萬裝潢新店,如今卻因為成交量急凍,無奈認賠求頂讓;另一間位於台中蛋黃區文華高中旁的房仲店,也因高額租金負擔過重,在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919政策)後交易量下滑,最終選擇盤讓。

高雄東森房屋一次關六店

房市景氣寒冬,也讓大型仲介品牌不得不縮編。東森房屋在高雄的六家直營店,2023年底宣布關閉,資遣上百名員工,震撼業界。

該品牌一名仲介人員透露,政府打房讓業績拉不起來、公司賠錢,未來不樂觀,「公司只好忍痛跟我們說再見。」公司從9月起就開始嚴格督促業績不佳的員工,到了11月底宣布解散南部團隊,12月初召開勞資協調大會,正式裁員。

三階段衝擊來襲,房仲業未來恐更嚴峻

不僅是東森房屋,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預測,未來房仲業將面臨三階段考驗——第一階段是加盟店的盤讓潮,特別是擴張過快、資金體質不佳的業者首當其衝。

高雄地區400至500間房仲店,有約1成店面已在求頂讓。以加盟店模式經營的房仲業者,每月需支付加盟金、行銷費、店租與員工薪資,平均營運成本高達60萬元。若成交一間1,000萬元的房產,實際獲利僅數萬元,成交量驟減的情況下,業者壓力可想而知。

第二階段則是農曆年後到3月下旬的整併與收店潮。王瑞祺指出,多數業者選擇在農曆年前撐住,因為這是傳統房市旺季,但若過完年後市場仍無起色,勢必會有更多房仲店關閉。

而最嚴峻的第三階段,則是大規模房仲業者倒閉潮。回顧2016年房市低迷時,當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僅24.5萬棟,導致500家仲介店收攤、6,000名從業人員失業。

業界擔憂,若政府政策仍持續對市場不友善,今年房市交易量可能跌破29萬棟,「將有2成仲介店退出市場」,導致約1,800家房仲店倒閉,影響1.2萬名從業人員生計

房仲業界籲政府審慎因應

面對嚴峻挑戰,不動產仲介公會與不動產聯盟均呼籲政府審慎調整政策,避免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

他們建議,政府應考慮將購置危老及都更宅、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72之2條之外,並在推動新政策前與業界充分溝通,甚至召開全國國是會議,以確保政策的可行性。 (相關報導: 台灣1職業快完蛋了!「這法案過關」一半攤商恐倒閉、230萬人失業 過去盛況只能懷舊 更多文章

隨著房市寒冬加劇,未來幾個月將成為房仲業生存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