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隆(Köln)於2015年跨年夜爆發的大規模性騷擾及搶劫案件,報案數已累計121件。據德媒報導,現場群眾包括許多敘利亞、阿富汗與伊拉克移民。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已要求進行確實調查,必要時將犯案者「驅逐出境」。同時,德國政府於社群網路上加強管制針對難民的仇恨言論,再度引發自由言論的界線之爭。
移民涉嫌性騷擾 與先前警方聲明不一
據科隆地方報紙《科隆新聞報》(Kölner Stadt-anzeiger)及《世界報周日版》(Welt am Sonntag)報導,科隆當局已查明部分犯案者為來自敘利亞的難民,且展開審訊程序。
報導稱,警方檢查了現場至少100名可疑人士的身分證件,其中11人仍然受到拘留。《世界報周日版》引述一名不具名警官發言,「與先前公開表述的相反......其中大部分都是新近抵達的難民。」

《世界報週日版》也指出,先前警方表示這波犯行的類型為偷竊,性騷擾屬其次。但一名匿名警官表示,對許多阿拉伯裔涉案者來說,性騷擾是主要目的。警官描述,「一群男子包圍一名女性受害者,對其上下其手。」
科隆於跨年夜在中央車站爆發的大規模性騷擾及搶劫案,震驚德國社會。已有破百名受害者遭到單晚群聚於廣場的群眾包圍、搶奪財物與騷擾。受害者描述攻擊者外貌為「北非及阿拉伯」背景。
規模過大 警方「無力應對」
據德國《明鏡》(Der Spiegel)周刊與《畫報》(Bild)報導,警方報告揭露警方「無力應對」如此規模的事件。一名匿名資深警官描述當晚情形「混亂且丟人」,「執勤警員無法應對所有犯行,同時發生太多起案件了。」
《今日俄羅斯》(RT)報導,科隆警察局長亞伯斯(Wolfgang Albers)接受訪問時表示,科隆警方確實有介入這起集體騷擾案件,向受害者提供協助。但也承認警方「從未經歷過這樣的事件」,「我們沒有做好(應對這種大規模性騷擾的)準備。」警察工會副主任瓦爾特(Ernst Walter)認為,科隆警方的處理不當可能讓亞伯斯丟掉職位。
必要時將難民驅逐出境
親難民立場的科隆市長雷克爾(Henriette Reker)5日時表示,女性受威脅時,可以「與男性保持一個手臂以上的距離」。其言論立即在社群媒體上遭到抨擊,認為她將保護自己的責任歸因於受害者。
連德國司法部長馬斯(Heiko Maas)也在推特上表示,「我不覺得可以向女性提供太多建議,像是『一個手臂的距離』。有責任的不是女性,而是犯案者。」
Von Verhaltenstipps für Frauen wie #einearmlaenge halte ich rein gar nichts. Nicht Frauen tragen Verantwortung, sondern Täter. #koelnbhf
— Heiko Maas (@HeikoMaas) 2016 1月 6日
德國總理梅克爾7日發表聲明,表示跨年夜發生的事件是「不可接受的」。她也要求在確實調查後,必要時將犯案者驅逐出境,「向未能遵守我國法律者送出明確訊息」。司法部長馬斯也補充,如果尋求庇護者在程序進行中被判處1年或以上的刑期,依照德國法律,政府有權將他們驅逐出境。
加強打擊仇恨言論 引起政府審查疑慮
帶有納粹過往的德國,也對保護弱勢族群免於誹謗立有嚴格法律。發表對特定種族、宗教或民族煽動敵意或暴力的言論可能遭到起訴。公開認同、擁護或淡化納粹政權的犯行,最高可判處5年刑期。
2015年9月,德國政府已因反難民言論增加,與臉書、谷歌及推特等社群平台展開協商。這份協議於12月15日完成,平台同意以德國法規標準,對冒犯性內容進行更嚴密的控管。 (相關報導: 德國科隆跨年夜淪為性侵夜 移民集體攻擊女性 梅克爾政策受挑戰 | 更多文章 )
德國檢察官也對嚴重的仇恨言論開罰,甚至判處緩刑。2015年10月,一名德國威斯瑪(Wismar)的26歲男子因在臉書頁面上表示難民應被「活活燒死」或「淹死在地中海」,而被判處5年緩刑與300歐元(約新台幣1萬1000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