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開了一門設計思考的課程。透過這門課,我們規劃了一個「如何解決國小五六年級學童不愛喝水」的原型(prototype)設計專題。透過大學生分組之後,在課堂上40分鐘的設計所產出的各式模型,我們特別找了一所國小做使用者意見的回饋,這些大學生在小學生的教室裡,使出渾身解術,試圖說服這群「潛在客戶」相信他們設計的產品是最能吸引小學生的。其中一組的設計是在學校有喝足夠的水,回家可以玩手機的智慧水壺。顯然,大學生們認為玩手機應該是小學生喜歡的事情,是個好的喝水誘因。然而,小五學童的回應遠比我預期的更多元,例如,有一位說「即使喝完水,也不見得回家就可以玩手機。」,另一位說「玩手機不寫功課怎麼辦?」,更有一位說「喝完水就可以玩手機,那不喝水就不能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