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B-52轟炸機 文章列表
#
B-52轟炸機
約 19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被控質疑「川普路線」!副總統范斯親訪僅一月後,美軍駐格陵蘭基地指揮官遭撤職
從川普(DonaldTrump)不斷威脅要花錢買它、到副總統范斯(JDVance)不理會丹麥抗議,直接搭乘專機飛往該島嶼上的美軍基地,一連串爭議舉動,讓位於北極圈內的格陵蘭(Greenland)莫名成為國際新聞的重要話題之一。如今格陵蘭再次傳出新變化,五角大廈(ThePentagon)最新人事命令決定,開除原先駐駐格陵蘭基地的指揮官蘇珊娜・梅爾斯上校(ColonelSusannahMeyers),並指責她涉嫌「破壞川普總統的政策方向」。
李靖棠
2025-04-11 21:09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蔣介石的中華民國為美國奠定戰後亞太秩序
參觀完了位於德州的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後,筆者再度驅車到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參觀另外一座規模更大,內容更為豐富,有美國國會支持並且由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經營的國家二戰博物館(NationalWorldWarIIMuseum)。該館成立的時候還只是國家D日博物館(NationalDDayMuseum),以紀念二戰歐洲戰場為主,專門與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打對台。
許劍虹
2025-04-06 07:2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美中攜手為「自由中華」而戰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筆者在布里斯堡國家公墓向52位中華民國空軍烈士致敬之後,繼續趕路到德州斐德烈克斯堡(Fredericksburg)的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NationalMuseumofthePacificWar)參觀。斐德烈克斯堡是前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尼米茲(ChesterW,Nimitz,Sr.)將軍的故鄉,因此這座博物館設立於此注定與這位擊敗日本的美國海軍上將有深厚淵源。
許劍虹
2025-03-30 07: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路透獨家:美防長訪問菲律賓前夕,中方戰略轟炸機現身南海
路透28日根據衛星照片獨家報導,中國在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本週訪問菲律賓之前,在黃岩島周圍空域部署了兩架轟-6戰略轟炸機,此舉被視為北京宣示南海島礁主權的最新舉措、也代表北京在赫格塞斯訪問亞洲之際升高威脅。
國際中心
2025-03-29 09:30
新聞
國際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美中若因台灣開戰,解放軍會打哪?五角大廈:「關島殺手」數量激增,這裡恐遭飛彈攻擊
五角大廈表示,如果美國與中國因台灣問題爆發戰爭,美軍的前哨基地關島將成為中國飛彈襲擊的主要目標。川普的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Hegseth更在視察關島表示,當地美軍是美國在印太在亞太地區投射力量的「矛尖」。
國際中心
2025-03-28 09:07
VIP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大鵬部長的一日響導─馮世寬造訪馬區機場航空博物館
去年12月1日,位於南加州河濱郡(RiversideCounty)的馬區機場航空博物館(MarchFieldAirMuseum)迎來了一位稀客,那就是前中華民國國防部長與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將軍。從去年9月開始,筆者為了結交朋友以及學習更多航空知識,每周日前往馬區機場航空博物館擔任志工。為了給博物館增加一些人氣,筆者主動透過網路詢問當時正在美國訪問的大鵬是否願意來本館參觀。
許劍虹
2025-02-23 07:20
VIP
國際
軍事
經濟
大國博弈
格陵蘭是「非賣品」!川普揚言挑戰丹麥主權,俄羅斯擔心北極圈動盪「會加強關注」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DonaldTrump)公開表示,不排除使用軍事行動,從丹麥手中奪取格陵蘭島(Greenland)的可能性,此一發言隨即引發全球震撼,不只讓丹麥王室隨即修改其王室徽章,特別將這塊自治領土加入,歐盟(EU)也透過外交官員發出各種警告與提醒,希望白宮不要輕舉妄動。就連克里姆林宮(Kremlin)也對這個話題非常有興趣,特別由發言人向外媒表示,俄羅斯政府正在密切關注後續走向與可能的發展。
李靖棠
2025-01-10 08:23
VIP
評論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武漢大空襲80周年
1944年對抗戰中國而言,是一個重大轉折的年份,國軍雖然取得了滇緬反攻的輝煌勝利,卻又在抵抗日軍「一號作戰」的進攻中全面潰敗。除了這兩件大事外,美軍也依照蔣中正委員長與羅斯福總統在開羅會議上取得的共識,派遣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進駐印度,並且以四川省成都為前進基地開展對日本本土的空中攻勢。
許劍虹
2024-12-15 07:2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歐洲戰雲》面對普京核威脅,北約年度核演習登場:F-35A和B-52都將參演
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加強核武的言語威脅下,北約秘書長呂特10日表示將於下週一(14日)展開北約的年度核演習,並且持續兩個星期。今年的演習將由比利時和荷蘭主辦,共有來自13國的約60架軍機一同參加名為「堅定正午」(SteadfastNoon)演練,其中包括F-35A戰機和B-52轟炸機。
國際中心
2024-10-11 08: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科技
歷史風傳媒:《奧本海默》的男主角,為什麼永遠改變了這個世界?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蔡娪嫣
2024-03-11 15:31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王義雄觀點:以南北韓民族悲劇為鑑,祈求兩岸內戰不再重演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2023年終歲末朝鮮勞動黨8屆9中全會上,將南北韓定調為「敵對2國關係」,指出南北韓永遠都不能實現統一,金正恩已經認定南、北韓永遠都無法實現統一的結論,而且是敵對國,這就代表北韓未來可能不顧一切後果對南韓發動戰爭並使用核武。南北韓自此將成為相互交戰的二個政治實體,這是時代悲劇、民族的悲哀。而與南北韓有著類似時代背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因為內戰關係導致兩岸分離,如今75年過去,台灣越來越高漲的台獨意識,會不會有著與南北韓一樣永世為敵的結局令人憂心。
王義雄
2024-01-17 07:10
新聞
國際
斥南韓視北韓為「主要敵人」 金正恩:不再尋求和解及統一
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今天(31日)報導,領導人金正恩表示他將不再尋求與南韓和解及統一。
中央社
2023-12-31 19:00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賈忠偉觀點:看看「抗戰軸線翻轉」說法的幾個側面
曾在1949年短暫擔任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的張發奎將軍(1896~1980)在他的回憶錄──《蔣介石與我:張發奎上將回憶錄》中指出,1937年(民國26年)7月底的某日下午,他奉令與何應欽、顧祝同、張治中、陳誠、徐永昌等高階將領到南京的蔣中正官邸餐敘……在飯桌上,蔣中正詢問大家對日本的看法。結論是,既然我們已決心抵抗,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在上海開闢第二戰場……發動進攻把侵華日軍分割開來;其次,鑒於上海是國際政治、經濟中心,一旦爆發戰事就會招來國際干預……從戰略上來看,黃河流域的大平原易攻難守,而布滿河流、湖泊、小溪的上海地區是易守難攻的。再者,黃河流域通過兩條老舊的鐵路──平漢線與津浦線;而上海地區布滿了公路網及幾條鐵路,最著名的是滬寧路與滬杭路。(註一)縱橫交錯的公路及鐵路網非常有利於物資(與軍隊)運輸(註二)。
賈忠偉
2023-12-17 07:1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美帝」最冷血猙獰的化身,季辛吉
智利大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Larraín)新作《伯爵》(ElConde)鋪陳一個絕大的秘密:大獨裁者皮諾契特(AugustoPinochet)並未在二〇〇六年死亡,而是早已化身為一個不死的吸血鬼,長期盤旋首都聖地牙哥(Santiago)的夜空搜尋獵物!
閻紀宇
2023-12-09 06:20
新聞
國際
兩岸
北京到底要什麼?王毅跟布林肯談了七小時,還是不肯敲定「拜習會」
中國主管外交的最高級別官員王毅星期六(10月28日)結束了對美國的訪問,但北京仍然不願確定其領導人習近平是否會出席下個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並在其間與美國總統喬・拜登(JoeBiden)進行雙邊會談。為「拜習會」鋪路被普遍認為是王毅此次美國之行的主要任務之一,分析人士認為,北京不願敲定習近平的行程,可能希望利用手中的籌碼迫使華盛頓在其關切的議題上做出更多讓步。
美國之音
2023-10-30 14: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為普京訪問北韓探路!拉夫羅夫拜會金正恩:俄中朝正努力緩解區域緊張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訪問北韓(朝鮮),拜會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批評了美國。這次訪問被認為是為普京的訪問打前鋒。衛星圖像顯示,自8月下旬以來,朝俄兩國之間至少有六次海上運輸。
德國之聲
2023-10-20 16: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升級軍事基地、擴大美軍部署 《國家利益》:澳洲正成為美國最有能力的防禦夥伴
美國與中國的競爭日趨白熱化,美國正進入與中國競爭的「決定性十年」,美國的絕對軍事優勢不再,而澳洲正升級軍事基地,擴大與美國的合作。美國期刊《國家利益》指出,澳洲正成為美國最樂意也最有能力的防務夥伴,這對美國來說是好消息。
廖綉玉
2023-09-09 13:00
評論
國際
國內
軍事
專欄
盧倩儀觀點:地球人,請反戰
越來越多氣候科學家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就像恐怖電影一樣,無論你怎麼吶喊、怎麼警告,依舊只能眼睜睜看著人們遭原本可以避免的災難吞噬。這個夏天,我們所親身感受的極端天候以及新聞播報的各地氣候災難連前菜都稱不上,頂多是全球沸騰大餐的第一抿餐前酒。接下來等著我們的災難只會更巨大、更多樣、更殘酷得超乎想像。各國攜手合作尋找並落實氣候解方是四、五十年前就該做的事,這非但沒有發生,許多理當攜手合作的夥伴此刻或正彼此交戰、或是劍拔弩張,為發高燒的地球火上加油。
盧倩儀
2023-08-18 06:4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幕後》清泉崗基地睽違7年再開放 藏蔡英文與美國只能做不能說的戰略秘密
近年中共軍事擴張快速,引起周遭國家戒備警惕,解放軍更時不時就出動共機、艦逾越台海中線侵擾我國;而國軍為因應對岸動作,則出動戰機、戰艦應處抵禦,第一線的空軍,更是直接從西部機場起飛,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也成為禦敵重鎮。
張曜麟
2023-08-13 08:4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核武遺留的長遠災難:歐本海默首次核試驗,是怎麼永遠改變全世界的?
在新墨西哥州沙漠那令人感到壓迫的白色沙地上,一座石碑標誌著三位一體核試驗的紀念,這裡是核時代引爆的開端。
蔡娪嫣
2023-08-03 17:40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