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23條立法 文章列表
#
23條立法
約 1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楊智傑觀點:政治獻金侵占案,卻搞錯政治獻金的定義
柯文哲被起訴除了京華城案,另一個部分是政治獻金侵占案。其中,關鍵的角色是木可公司。檢察官的邏輯在於,木可公司販賣小物與舉辦演唱會的收入都屬於政治獻金,應歸於民眾黨,而柯文哲等人共同侵占這些收入。筆者將說明,檢察官一開頭就搞錯了政治獻金的定義,展開了錯誤的論述。
楊智傑
2025-01-22 06:50
VIP
政治
兩岸
調查
歷史
文化
大國博弈
幕後》「兩岸一家親」學者赴香港講學竟卡關,是「政治審查」還是另有隱情?
專治中國近代思想史與文化史研究的中研院學者黃克武,原受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邀請,於2024至2025年度第2學期開設「中國近代史專題:中國近代思想與人物」課程,卻傳出工作簽證遭拖延卡關,已錯過前兩堂課,該系臨時更換授課教師的風波。黃克武認為,香港入境處要求他提交的資料有「政治審查」的意涵,遂已撤銷簽證申請。不過,在中國大陸與香港學術交流經驗豐富,曾言「兩岸一家親」、以「祖國」稱大陸的黃克武,何以突然遭港方嚴審簽證申請?
張鈞凱
2025-01-19 08:40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塵封20年「澳門模式」能讓兩岸再度破冰?陸方3涉台人士幕後穿針引線
曾經熱絡的兩岸交流,遭遇到疫情衝擊,以及民進黨政府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等雙重打擊。如今看似逐漸重啟,陸客可經由第3地入台自由行,馬龍等大陸球星也受邀到台灣訪問,更有不少大陸學者低調在台灣進行學術參訪。不過兩岸雙方就團客問題,依舊互相指責,陸方批評「兩岸旅遊問題的癥結和障礙完全在民進黨當局」,而我方則強調阻礙兩岸觀光的禍首在於大陸開放清單始終未納入台灣。
張鈞凱
2025-01-17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十年抗爭:在沉默與抹煞中掙扎保存的記憶
香港人肯尼(Kenneth)在維多利亞公園漫步時,記憶如潮水湧回。這裡曾是香港抵抗中國的地標。
BBC News 中文
2024-12-01 14:40
新聞
政治
解放韓國瑜選黨主席?藍營軍系擬提案連署 廢除立院組織法這條文
國民黨全代會將在11月23日於桃園正式登場,本次以歡樂的園遊會為主題,配合上基隆罷樑國民黨全勝,台中市長盧秀燕現傳出確定不參選2025黨主席大位的訊息,讓現任主席朱立倫連任之路一片光明,惟國民黨前黃復興黨部副主委羅睿達提案連署,要求修正《立法院組織法》第三條立院正副院長「不得擔任政黨職務」條文,希望予以廢除,被黨內人士認為是要力推立法院長韓國瑜參選國民黨主席的起手式。
戴祺修
2024-11-05 10: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前所未聞!香港法官以「案件複雜、像考試卷」為由,駁回黎智英申請陪審團審理
香港一位法官以案件牽涉大量文件和複雜議題陪審團無法應對之由,10日駁回了身陷囹圄的前傳媒大亨黎智英(JimmyLai)提出的由陪審團審理他針對親北京的大公報的誹謗案的請求,並下令黎智英支付被告30萬訟費。這是他身為民主活動人士遭受多次司法打壓的最新例子。
美國之音
2024-10-11 18:33
新聞
國際
兩岸
「雨傘運動」十年:留給香港的是希望或失望?
「那個時候是和平抗爭的最高峰。大家還是相信可以坐下來好好的與香港政府溝通,講這個『愛與和平』就沒問題,」談及香港「雨傘運動」,目前定居台灣、從事出版業的香港人Roy(化名)這麼說。
德國之聲
2024-09-27 1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前眾院議長聲援黎智英!裴洛西要求北京「立即釋放政治犯」:他是我們的英雄
美國國會眾議院榮譽議長南希·裴洛西(NancyPelosi)對美國之音表示,她從以前就對中國政府是否會遵守對香港的承諾持懷疑態度,現在事實證明他們沒有履行承諾。「我們對中共在壓制中國和香港人權感到失望,」這位重量級資深民主黨聯邦眾議員說。
美國之音
2024-09-20 14:26
新聞
國際
兩岸
駐美經貿辦將關閉:衝擊香港國際地位,特首李家超痛批美國「手段無恥」
香港駐全球經貿事處遭質疑「洗白」香港政府、協助港府打壓人權,英國、美國陸續採取行動反制,其中以美國國會即將通過《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影響力最大,將導致香港經貿辦在美國的3個辦事處關閉,進而衝擊香港在世貿等國際組織的地位。香港特首李家超9月17日譴責美國詆毀香港國安法律,抹黑中國、香港,手段「無恥」和「醜陋」(shamelessandugly)。
王秋燕
2024-09-17 16:00
新聞
國際
國內
「租約到期、生意慘淡」銅鑼灣書店即將搬遷,林榮基:基本法23條讓港客大減
銅鑼灣書店在台灣重啟4年多後,近日傳出可能熄燈的消息,引起關切。書店老闆林榮基對本台表示,由於租約到期加上生意慘淡,將搬到更小的店面。他說,基本法23條頒布後,來自香港的客人大幅減少。但是這個書店是許多人的重要交流據點,他還是會繼續經營下去。
自由亞洲電台
2024-07-10 17:51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經濟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沒救的「香港沒救」論
就在北京發布「依法懲治台獨」《意見》之後,陸委會6月27日將赴陸港澳旅遊警示調升至「橙色」燈號,「建議國人避免非必要旅行」,其中針對香港的理由是實施了《港版國安法》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23條立法)。港府對此氣炸了,隨即發布新聞公報加以反駁,指台方「誣衊抹黑香港國安法律,訛稱赴港風險增加。特區政府強烈譴責並強烈反對這些歪曲事實、抹黑詆毀的政治操弄和險惡用心。」
張鈞凱
2024-07-01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解析》中共「懲治台獨」威力比《港版國安法》更強?最殺之處在「這2字」
中國大陸「兩高三部」6月21日與國台辦聯合舉辦專題發布會,推出《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下稱《意見》),在兩岸都引起熱議。賴清德總統24日回應,指「不管是台灣派、中華民國派、中華民國台灣派,在中國眼中都是台獨」,「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只會越來越疏遠」。
張鈞凱
2024-06-24 14:47
新聞
國際
兩岸
《德國之聲》專訪羅冠聰:我只是大歷史中的小人物
羅冠聰2016年以23歲之齡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但隨即因宣示風波喪失議員資格,並在香港通過國安法的2020年流亡英國成為通緝犯。如今30歲的他接受DW專訪,談自己心境的變化與對於香港民主運動的觀察。
德國之聲
2024-06-13 12:00
新聞
兩岸
藝文
香港嚴防六四集會 行動藝術家手勢比劃「神秘數字」沉默悼念遭捕
今年6月4日,為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通過後首個「六四」紀念日。據香港獨立媒體報導,過往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前,都有藝術家前往銅鑼灣東角道以行為藝術悼念,但今年僅有三木(本名陳式森)現身。
德國之聲
2024-06-04 13:53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歷史
華人世界公開悼念六四的最後陣地,會是台灣嗎?
香港十幾萬人在維園公開悼念「六四」的盛大場面如今不再,近兩年更被「家鄉市集嘉年華」取而代之。在距離中國8000多公里的英國土地上,海外港人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紀念「六四」,希望藉由公民社會倡議與藝文表演的力量,傳承「六四」的真相與精神。
德國之聲
2024-06-03 18:00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幕後》「民共港澳對話」陸方沒反對 只差賴清德一句「通關密語」
賴清德總統520就職演說震動兩岸關係,當天兩岸研究圈子的幾個群組,紛紛在傳同一個消息:「聽說民共學者要在港澳或美國進行對話」。隨著大陸官方、官媒、海警、解放軍接連出手強勢回應,眾人都好奇,「民共學者對話」難道還有譜?
張鈞凱
2024-05-29 08:5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團提案「撐香港」 藍白提修正動議:別口惠而實不至
歐美多國及日本近來相繼發表聲明,對香港政府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條「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提出質疑,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今(3)日也在院會提案,建請立法院對中國及香港政府予以最嚴厲譴責,並要求陸委會持續關注香港局勢,給予香港人民支持與協助,且承諾在香港人權情形改善前不會停止。不過,國民黨、民眾黨團均對該提案提出修正動議,最終經民進黨團提議逕付二讀並行黨團協商後,院長韓國瑜裁示,藍白動議併同民進黨團提案召集協商。
鍾秉哲
2024-05-03 16:56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基本法23條發威!《自由亞洲電台》撤離香港 《華爾街日報》亞洲總部遷新加坡
香港《基本法》23條陰影下,又有國際媒體選擇撤離香港。由美國國會資助的《自由亞洲電台》,3月底決定撤離香港之後,過去曾以香港作為亞洲總部的美國《華爾街日報》(WSJ),將把亞洲總部遷至新加坡,同時會大幅縮減香港駐站的記者及編輯人數。
兩岸中心
2024-05-03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專訪齊邁可》兩岸三地的中國新聞有何侷限?美國資深新聞人這樣看
美國資深新聞人齊邁可近日在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就台灣媒體如何報導中國提出他的見解。作為長居在台灣的資深新聞從業者,他指出,台灣人觀察中國的視角主要集中在兩岸關係上,因此,中國內部與此無直接關係的事情可能得不到足夠關注。
蔡娪嫣
2024-04-15 09:3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香港基本法「23條」的前世今生:民意與港府角力的五個關鍵時間點
2024年3月23日,香港刊憲實施俗稱「23條」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
BBC News 中文
2024-04-01 14:58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