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2019諾貝爾文學獎 文章列表
#
2019諾貝爾文學獎
約 5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藝文
拉丁美洲文壇祭酒,與馬奎斯、寇塔查齊名: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尤薩逝世
根據家屬在社群平台X上的貼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秘魯作家尤薩(MarioVargasLlosa)13日在家人陪伴下「安詳」逝於秘魯首都利馬(Lima),享壽89歲。
中央社
2025-04-14 14:31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蔡元豐專文:爛土長出毒果子—方方的偵探現實主義小說
「世界變得越來越黑暗,就像電燈泡一顆一顆壞掉一樣。」—韓江《少年來了》
蔡元豐
2024-12-15 05:50
評論
國際
兩岸
藝文
專欄
呂恆君觀點:殘雪、韓江與諾貝爾文學獎
在連續六年成為呼聲較高的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之際(2019-2024),中國女作家殘雪再次與之失之交臂。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韓國女作家韓江。
呂恆君
2024-10-20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向駿觀點:拉美研究套我40年
《繁花》語錄之一:「人嘛,總要被一樣東西套牢的,不是股票就是房子,」對我而言,那樣東西是拉美研究,而且一套就是40年。
向駿
2024-05-05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DW專訪戴倫・拜勒:「昨日疆藏、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並非不可能
中國數位監控技術有何進化?「跨境鎮壓」海外維吾爾人取得多大成功?當國際關注消緩,如何不忘新疆?DW專訪維吾爾族社會與中國監控體系專家戴倫・拜勒(DarrenByler),請他分享看法。他並警告,「昨日疆藏,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並非不可能。
德國之聲
2023-07-31 18:39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米蘭・昆德拉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作者在巴黎逝世,享耆壽94歲
這位捷克小說家發現自己被共產政權噤聲,他卻憑藉詼諧的哲學小說贏得國際性的聲譽。
李忠謙
2023-07-13 06:30
評論
政治
財經
風評
經濟
風評:曾文生的綠電遁詞,是魔法還是騙術?
李登輝有十八套台海危機劇本,蔡英文則有十八套不缺電的話術。最近,經濟部政務次長兼台電代董事長曾文生拍了一支宣傳片,「澄清」台灣這幾年頻繁的大停電,不是因為缺電,只是「電網故障」;他保證,到2030年都沒缺電問題。經濟部長王美花也曾說,造成停電的原因是鳥、蛇、猴子和松鼠,把缺電原因推給小動物。寧願搬出連環十八套的綠電騙術,就是不肯好好思考能源結構造成的缺電問題。
主筆室
2023-06-14 07:20
走走晚報:寒冬保暖的高麗菜穿衣法
0116晚報
走走
2023-01-16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香港原不以文學知名,因為她,文學足以成為香港的驕傲」 終生關懷「我城」,名作家西西逝世
香港著名作家西西與世長辭,享年85歲。這位華語文壇翹楚,童年由上海移居香港展開創作之路。她的作品被喻為使文學成為香港的驕傲,筆下描繪了這座「浮城」的城市和人心面貌;至晚年仍不言休,影響力遍及兩岸。
德國之聲
2022-12-20 18:43
新聞
國際
藝文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以勇氣與客觀的敏銳揭示個人記憶的根源、隔閡和集體限制」 法國女作家安妮.艾諾摘下桂冠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台灣時間6日晚間7時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由現年82歲的法國女作家安妮.艾諾膺此殊榮,獨得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880萬元)獎金,獲獎理由是「以勇氣與客觀的敏銳揭示個人記憶的根源、隔閡和集體限制」。
廖綉玉
2022-10-07 03:09
文化
閻紀宇:我是《魔鬼詩篇》中文版譯者
這世界永遠需要願意為夢想、理想受苦的「吉訶德」。
閻紀宇
2022-08-21 09:40
對話吳媛媛:上一堂瑞典的思辯國文課
每年的某個春日,瑞典的中學生們都要坐在教室裡參加全國期末考。對高中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光是考國文一科——分為演說、閱讀、寫作三個部分——就得花上他們兩天。其中,寫作部分必須在3小時內完成兩篇作文。
Yan Zhang
2022-06-10 17:50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諾貝爾文學獎知多少》主辦機構瑞典學院曾捲入#MeToo風暴、以任何語言寫作都能獲獎!
2021年諾貝爾獎從4日起開始揭曉,7日將頒發各方最關注的諾貝爾文學獎。2018年因評審機構瑞典學院陷入性醜聞風暴,文學獎被迫「停頒」並改於隔年補頒,分別由波蘭暢銷女作家朵卡萩、奧地利劇作家與小說家漢德克摘下桂冠。2020年則是「帶有樸素美麗的明確詩意聲音讓個人存在成為普世經驗」的美國女詩人格呂克摘下桂冠
吳珮瑜
2021-10-07 08:00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諾貝爾醫學獎知多少》佛洛伊德被提名32次竟空手而歸!還有多組學霸夫妻、父子檔
2021年諾貝爾獎將從4日起開始揭曉得獎名單,打頭陣的生理學或醫學奬(簡稱醫學獎)得主將在台灣時間下午5時30分出爐。
邱舒恬
2021-10-04 08:00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歷史
諾貝爾「男人獎」?歷年僅57位女性獲獎……2021年諾貝爾獎女力能否現蹤?
2021年諾貝爾獎從10月4日起陸續公布獲獎名單,但這個舉世矚目的獎項近年因得主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衡而引發爭議。自1901年首度頒發以來,超過900位個人得主中,居然僅有57名女性曾獲諾貝爾桂冠加冕,約佔6%,科學領域的女性獲獎者更是鳳毛麟角。#MeToo運動在2017年延燒至諾貝爾文學獎的遴選單位瑞典學院,更導致當年文學獎延後一年頒獎,在性醜聞風暴餘波盪漾下,諾貝爾獎遴選機制也再度面臨檢視。今年的諾貝爾頒獎典禮上是否能看見女性身影,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鍾巧庭
2021-10-03 17:00
新聞
國際
藝文
巴布狄倫被控56年前性侵12歲女孩!以毒品、酒精、暴力虐待,她至今痛苦欲絕
現年80歲的美國傳奇搖滾教父巴布狄倫日前遭到控告,一位化名為「JC」的女性向紐約最高法院提出訴狀,指控在56年前遭到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性侵。今年68歲的JC指出,案發當時自己才12歲,巴布狄倫以音樂家身分接近她,使她對其產生信任感,卻在1965年4月至5月期間露出可怕面目,以下藥、灌醉等方式多次迷姦她。
蔡娪嫣
2021-08-17 18:40
國際
藝文
歷史
文化
這位「語言世界的難民」,竟讓日本語和日本文學煥然一新!第165屆芥川獎得主:從台灣「逃到日本」的李琴峰
座落東京築地4丁目的「新喜樂」料亭,14日照例在一樓宣布了芥川賞名單,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出現了歷來第二位「非以日語為母語」的得主—來自台灣的李琴峰(第一人是2008年得主、來自中國的楊逸)。李琴峰15歲在台灣就讀國中時才開始自學日語,十多年後竟抱回日本文壇新人作家的最高榮譽,這個筆名不但在日台媒體發燒,網友也在社群媒體紛紛讚歎:台灣人竟然拿到芥川獎,太厲害了!
李忠謙
2021-07-16 02:07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全民總動員,台灣開始面對美中「認知大作戰」!
「八家將能打共匪嗎?」最近有些朋友喜歡討論這有趣的問題。有幾個電視政論節目也以此為熱門議題廣邀眾名嘴開場倡議,大有掀起另一個「認知作戰」的風向之意圖。
陳昭南
2021-05-01 07:10
評論
國際
專欄
瑞典來鴻》北歐經典詩歌與新納粹宣傳─談瑞典文學院的獨特官司
瑞典文學院以「經典保護」法律起訴新納粹。這場爭議對我們回顧歷史上的浪漫民族主義文學、反省經典所起的作用,是很有教益的。
(瑞典)茉莉
2021-03-21 07:00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歷史
1%Style
邱吉爾送給羅斯福的禮物,落入安潔莉娜裘莉手中! 二戰時期珍稀畫作拍出3.2億天價
佳士得拍賣行1日於英國倫敦舉行拍賣會,一幅描繪北非摩洛哥風光的1940年代畫作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最後也以828.5萬英鎊(新台幣3億2千萬元)的高價落槌成交—這幅油畫出自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之手,不只是這位一代名相在二戰期間留下的唯一作品,更是他贈予時任美國總統小羅斯福的禮物。
鍾巧庭
2021-03-02 19:0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