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0月16日針對香港局勢,發表了一份措辭強硬的評論。他認為香港示威者提出絕不妥協的「五大訴求」,只是為了令港府「蒙羞及倒台」。李顯龍表示,示威者要求普選,但香港並非一個國家,而是一個特別行政區。他說:「當香港陷入困境,出現示威遊行或發生更嚴重的騷亂時,當行政長官被噓聲噓出立法會會議廳時,我認為這對香港來說是非常可悲的,對這個地區也是不利的。」在臺灣,類似李顯龍這樣的說法,一定會被冠上「親中」的帽子。尤其是美國眾議院才在前一天(15日),全票通過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李顯龍還會因此被質疑,他是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今年6月,由美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Rubio)和同黨聯邦眾議員史密斯(ChrisSmith),分別在參、眾兩院提出,要求美國國務卿每年向國會提交報告,審核香港有否按照《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及《國際人權公約》,保有充分的自治、人權和民主。同時,法案規定對侵害香港自治和人權的官員,實施拒絕入境、凍結在美資產等形式的制裁,並對申請美國簽證、因參加民主抗議而留有案底的香港人予以通融。眾院日前通過法案的部份措辭和要求,比6月的版本更加嚴厲及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