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文章列表
#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約 16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爭取釋放黎智英!香港人如何看待回鍋白宮的「川普2.0」
回顧川普在第一屆總統任期內,簽署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制裁多名中國官員,其中包括香港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屆美國大選,川普宣布勝後,他曾表示會爭取釋放涉國安案件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問及對川普當選的看法,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回應指,希望美港互相尊重,避免以政治干擾影響特區司法和正常商業活動。
德國之聲
2024-12-02 10:07
新聞
國際
從古巴移民之子到對中鐵桿鷹派:「川普2.0」準國務卿魯比歐
美國總統當選人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於本周三(11月13日)宣布,提名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馬可·魯比歐(MarcoA.Rubio)出任國務卿。這一任命被廣泛認爲代表了本届美國政府的新外交走向。
BBC News 中文
2024-11-15 14: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曾經深信他能救香港!當川普強勢回歸,香港支持者為何「脫粉」了
四年前的美國大選,不少香港民主派人士支持川普連任,認為他以往展現出的強硬「反共形象」能助捍衛香港的自治。
BBC News 中文
2024-11-10 19:01
新聞
賀錦麗對台灣與中國態度為何?過去重點發言一次看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在副總統任內多次代表美國出訪,與美國在亞洲的5個條約盟友領袖都曾會面,是美國印太策略的熟面孔。從她過去對台灣、中國議題的發言,也可一窺她可能的外交政策。
中央社
2024-08-11 12: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VIP
大國博弈
人物》「中共同路人」還是「中國老司機」?賀錦麗欽點的「老白男」搭檔,如何挑動美國敏感的反中神經?
打從拜登(JoeBiden)宣布退選,交棒賀錦麗(KamalaHarris)接班以來,誰會成為其副手搭檔,成為了近期美國大選的熱門話題。賀錦麗緊鑼密鼓在華府官邸展開面試,當地時間8月6日人選「千呼萬喚始出來」,由明尼蘇達州州長華茲(TimWalz)雀屏中選。這位現年60歲的「老白男」出線,令眾人跌破眼鏡。而華茲在當前美國政壇擁有極其特殊又難得的「中國經驗」,讓美國總統大選快速升溫,就華茲的中國背景針鋒相對。
張鈞凱
2024-08-10 0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當共和黨人痛批賀錦麗副手「最親中」,這是不是一種認知戰?
在蒂姆·華茲(TimWalz)獲得美國民主黨副總統提名後的幾個小時內,共和黨人就迅速端出他是親中人士的指控。
BBC News 中文
2024-08-08 16:49
VIP
國際
兩岸
歷史
大國博弈
賀錦麗副手華茲是鷹派中國通?天安門事件當年赴中國教書,挑六四周年結婚
華茲是自擔任過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的老布希(GeorgeH.W.Bush)以來,首位具有中國生活經驗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蔡娪嫣
2024-08-07 15:31
新聞
國際
兩岸
賀錦麗將對北京更強硬!華府智庫:為求勝選,賀錦麗可能化身「對中鷹派」
拜登宣布退出連任競選後,副總統賀錦麗(KamalaHarris)迅速成為民主黨內最有力的總統候選人。針對賀錦麗的對中立場,專家普遍認為,賀錦麗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續拜登政府的路線。不過為了增加勝選機會,她可能在競選過程中,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
國際中心
2024-07-23 16:45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媒預測賀錦麗外交立場:將持續對台灣的強力支持,維持美中競爭
在美國總統拜登宣布退選後,副總統賀錦麗成為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的熱門人選。根據美國政治網媒《POLITICO》21日的分析,若賀錦麗在11月當選總統,預測她將延續拜登的外交政策,對俄羅斯和中國保持強硬態度,對烏克蘭提供強有力支持,並繼續深化亞太地區的聯盟。基於她先前對台海議題的發言,她也可能維持對台灣的支持。
蔡娪嫣
2024-07-22 18:39
新聞
國際
兩岸
2024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稱賀錦麗支持度些微領先川普 學者解析她對中國外交政策立場
美國總統拜登高齡及健康狀康引起換人競選聲浪,副總統賀錦麗被視為替代人選之一,而11日發布的民調顯示,若是賀錦麗競選總統,些微領先共和黨對手、前總統川普。電子報《中國話題》指出,賀錦麗在副總統任內遵循拜登的外交路線,曾表明在「一個中國」政策下強力支持台灣。
簡恒宇
2024-07-13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中競爭》針對中國的法案倍增 學者示警:美國國會做得太超過恐加劇局勢
為了因應與中國的競爭,對中國強硬已成為美國國會跨黨派共識。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屈維斯和前研究員米勒直言,儘管至今美國國會通過的法案,對抑制中國有所進展,但仍具做得太過火的風險,而聯邦參議院跨黨派訪團到中國,凸顯部分關鍵國會議員想以不同方式來穩定美中關係。
簡恒宇
2023-11-16 1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國議員推《香港制裁法》,香港律政司長痛斥:美國就是「死性不改」的胖虎,但我不害怕
中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立法會提出要在2024年內完成《基本法》第23條國家安全立法後不久,美國國會的一部《香港制裁法》草案引起北京與香港政界連續多天的猛烈批評。
BBC News 中文
2023-11-11 1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第二大民主派政黨被迫解散 溫和路線恐已走到盡頭
成立超過17年,以專業形象吸引中產支持的香港民主派政黨公民黨,5月27日宣布解散後,隨後受到香港親北京媒體炮轟,除了譴責公民黨「反中亂港」,並質疑該黨透過清盤,意圖掩蓋收受境外非法資助。有觀察人士則譴責親北京陣營為求抹黑香港民主派,無所不用其極。
美國之音
2023-05-29 21:3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習近平強調「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之意涵與影響
習近平於5月31日主持了中共政治局集體學習,並在學習時指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引發了國際上熱烈的討論,美國媒體彭博社報導稱北京方面可能正在尋求緩和其強硬的外交方式;另外CNN也指出習近平希望與世界交朋友,但北京無法擺脫其「戰狼」的習慣。
呂委弦
2021-06-25 05:3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川規拜隨》美國國務院公佈最新人權報告:新疆發生種族滅絕與反人類罪行
美國國務院星期二(3月30日)公佈了2020年度的《各國人權報告》,收錄近兩百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及勞工權利狀況。在中國部分,該報告明文指出「新疆發生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台灣在報告中也有8400字的篇幅,我國在大部分人權領域表現良好,但嚴重貪污事件與刑事誹謗罪的存在均被認為是人權問題。此外,報告也關切中國當局試圖影響台灣媒體運作的問題。
國際中心
2021-03-31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2021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的有......香港民主運動!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向諾貝爾委員會發聯署信,提名「香港民主運動」角逐今年諾貝爾和平獎,表揚自主權移交以來在香港「有份建立和維持人權與民主」的人。
BBC News 中文
2021-02-04 16:29
新聞
國際
政治
新新聞
美政權交接風暴》美國、台灣、香港國會都被攻陷,有什麼不一樣?
一月七日早上,台灣人起床後發現美國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的煽動下,於華盛頓特區集結的川普支持者轉向國會山莊挺進,警力防備不足的情況下,抗議者短暫地佔領議會殿堂。
何明修
2021-01-13 1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中國威脅讓他們迅速警醒!盤點美國國會2020年十大「抗中法案」
在逐漸步入尾聲的2020年,華盛頓如何應對與北京的大國博弈無疑已成為本屆美國國會制定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之一。川普政府接連不斷推出針對中國共產黨政府的新措施,試圖以不同的限制方式對抗北京。位於賓西法尼亞大道另一端的美國國會今年也頻頻推出與北京相關的多項立法。從某種角度說,國會山上兩黨議員對中國挑戰的認識在2020年迅速警醒。
美國之音
2020-12-26 15:30
新聞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影劇界大哥大向華強為何想移台?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依《港區國安法》的罪名指控,腰纏著鐵鍊出庭的影像令人印象深刻。北京藉國安法恫嚇反對派,也嚇到了許多中產者、有錢人。
新新聞編輯部
2020-12-16 1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川普與拜登將如何處理香港問題
美國大選塵埃未定,香港風波又起。華府正處於過渡階段,因新冠疫情與大選餘波而分心。現任川普政府在未來兩個月,會採取更激進的對港政策嗎?勝出大選的拜登,又會如何處理香港問題?
BBC News 中文
2020-11-18 18:1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