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風機國產化 文章列表
#
風機國產化
約 2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興達海基燒光64億慘關門「最大苦主是它」 柯志恩:非核家園傷害還未到盡頭
為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所成立的中鋼子公司興達海基,因後續接不到水下基礎生意,大虧64億元宣布關門。對此,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非核家園」給台灣的傷害還未到盡頭,當年政策拍板者早已走人,接棒的還執迷不悟,不知未來要把台灣的能源政策推向何種坎坷險境。
陳明遠
2024-12-15 20:46
新聞
國內
財經
風機國產化指標案「興達海基」傳收攤 經濟部曝1原因接不到單:將進行轉型
製作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的興達海基,傳出主要持股的中鋼因無法承受不斷虧損、其他股東不願注資的情況下、農曆年前要收攤,對此經濟部回應,興達海基並沒有要在農曆年前收掉,只是要進行轉型,相關方案已經交由中鋼重新提出轉型報告後而定。
馮建棨
2024-12-09 17:09
國內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台灣海峽綠電豐富,但近岸風場已逼近飽和!萊茵再生能源:浮動式風機是解答
離岸風電是台灣綠電開發的重中之重,雖然台灣海峽是全球難能可貴的風場,但隨著開發,近岸淺水水域已逐漸飽和,若要再拓展風場,勢必得走向更深的海域,但固定式風機的基樁也得跟著加高,營建成本隨之飆升。因此不受限於水深的「浮動式風機」將是台灣下一階段的離岸風電技術,萊茵再生能源也在此砸重本,投資相關技術並爭取案場。
郭家宏
2022-06-23 20:40
品味生活
科技
環境
第一片風機葉片即將誕生 台灣國產化之路「倒吃甘蔗、越吃越甜」(上)
根據全球數據統計網站OurWorldinData的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再生能源發電量發電比率持續領先香港、新加坡及南韓,穩居四小龍之冠。蔡英文總統更在今年初宣布,綠電的備轉容量率從2016年的1.64%穩定提升,目前已能保持在10%以上,台灣儼然已經邁入綠電穩定供應的時代。最近國產供應鏈也傳出捷報,首座國產風機機艙正式投入生產;而另一家位在台中港離岸風電專區負責生產風電重要零件的台廠,在疫情衝擊研發進度的情況下,仍有望在下半年順利產製台灣第一支離岸風機葉片。台灣綠能產業版圖漸趨完整,可望讓台灣再擴大領先優勢,奠定亞太綠能中心的地位。
唐可欣
2021-08-20 18:03
財經
科技
不畏新冠肺炎疫情 天力為落實離岸風電國產化,由總經理蕭維成親自領軍赴丹麥取經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獲得有效控制的情況下,為了讓台灣的離岸風電政策得以順利推動,台灣唯一MW級風機葉片製造商天力離岸風電,預計派遣50位技術人才至丹麥接受為期3個月的離岸風力發電機葉片製造技術培訓,第一批11位先遣同仁,已於1月8日出發至丹麥,今(13)日特別舉辦誓師記者會,分享台灣葉片人才培訓計劃,合作夥伴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與台灣菱重維特斯(MVOW)皆蒞臨現場,支持並肯定離岸風電葉片製造將成為另一項台灣之光。
財經中心
2021-01-13 14:51
VIP
政治
國內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第三階段開發風電商各顯神通 CIP拋浮動式風機國產化當「誘餌」?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預計明年第2季進行遴選,由於明年首批使用國產化零組件的沃旭能源,國產化執行成績不盡理想,讓第「國產化」比率訂定變得更為困難;加上經濟部長王美花先前在公開場合表示,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風電業者「很可能用很低價甚至零元來競標」,而成本偏高的「國產化」又該如何應處?
林上祚
2020-12-07 08:10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攜手華城電機 機艙組裝落地台中港,風機國產化跨大步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InfrastructurePartners,CIP)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今(29日)與華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華城電機)簽署機艙組裝廠工程合約,預計於2022年第三季完工,落實經濟部工業局「機艙組裝」在地化。
財經中心
2020-09-29 16:02
地方新聞
台中
風機鑄件龍頭新廠落腳台中 離岸風電推動再往前一大步
台灣風機鑄件龍頭「永冠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將於台中港興建離岸風電鑄造生產工廠,18日舉辦動土儀式。副市長令狐榮達代表市長盧秀燕到場共襄盛舉,強調永冠新廠不僅提供台灣風電產能需求,更使台中港成為亞太風電供應基地,為台中市離岸風電推動再邁前一大步。
王秀禾
2020-08-18 23:12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開發倒數計時 CIP拋國產化議題有弦外之音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InfrastructurePartners,CIP),攜手台灣菱重維特斯離岸風電公司(MHIVestasOffshoreWind,MVOW)串起台灣風機產業鏈。CIP彰芳西島與中能風場是第二階段潛力場址中惟二通過風機國產化審查的風場計畫,在CIP與MVOW風機國產化的努力下,本土供應鏈蓄勢待發,而穩定的產業政策與足量經濟規模,將成為本土供應鏈發展的最大助力。
財經中心
2020-06-24 14:02
新聞
國內
財經
離岸風電國產化審查 CIP過關,將在台設機艙組裝廠
離岸風電國產化審查,CIP(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InfrastructurePartners)過關。經濟部工業局日前完成2025年前最後一批風場國產化審查,其中CIP除海纜項目因國內業者無意投資而無法落實之外,其餘風機零組件都將依政府要求在台生產,並在台設功率轉換模組(PCM)組裝廠、機艙組裝廠及葉片廠。另外,海龍風場則因發電機、變壓器等4項目未規劃採用台製產品而沒通過審查,需在3至6個月內改善。
尹俞歡
2020-01-06 15: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高銘志觀點:離岸風電遴選開發商就算「零國產化」也合法正當!
近期離岸風電最熱門的議題,無非是政府聲稱,以外國兩倍以上購電費率,可以非常划算地換到兆元離岸風電本土產業目標,慘遭廠商打臉。台灣廠商穩晉在五月中首先要求解除與風電大廠沃旭間的海底電纜合約,(風傳媒,與風電大廠沃旭首簽海纜佈設合約卻縮手 穩晉:投資額過高、人力培訓不及)此舉如同對於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開了一槍。
高銘志
2019-09-06 05:50
新聞
國內
財經
國內已投資逾200億!離岸風電國產化好在哪?學者直言重點在這裡
離岸風電國產化商機大。立法院15日召開公聽會討論離岸風電國產化進程,工業局初步統計,國內產業2年來已投資209億新台幣生產水下基礎及風機零組件,後勢可期;學者也認為,相較核電、火電關鍵技術僅集中發電機組,較難國產化,離岸風電則有高達8成的投資可引導至在地生產,政府應更努力讓社會了解風電產業對產業的好處。
尹俞歡
2019-01-16 09:53
新聞
國內
財經
離岸風電本土化》政府要審查成果!開發商拚下單台廠不手軟
政府推離岸風電國產化,本月15日就要初步檢視成果,各開發商因此「卯足勁」向台廠下單。沃旭能源(Ørsted)今(12)日宣布將下單中鋼旗下興達海基56座水下基樁訂單,並「放話」願意延長交貨期、讓興達海基有時間設廠及投產;另一家開發商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則宣布已和60家台廠簽署200億台幣的訂單,在台灣「買好買滿」。
尹俞歡
2018-11-12 19:00
新聞
國內
財經
回應政府「風電國產化」要求 CIP再加碼1.5億助系統商採購本土塔架
回應政府風電國產化,開發商再加碼。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今(29)日宣布,由於風機製造本土化初期成本高,將另外提供系統商三菱維斯塔斯(MHIVestas)超過1.5億新台幣投資塔架生產工作。MHIVestas明日也將和CSWind及金豐機器簽塔架採購合約。
尹俞歡
2018-10-29 17:07
風生活
環境
一樣價錢,你要1台MIT風機還是2.5台歐製風機?他道出離岸風力產業的國產化困境
去年(2017)11月我們發布一系列的文章,預測我國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發展路徑,半年之後全部命中,比我買樂透還準!這陣子新聞熱點「離岸風電競標破盤價,全民損失九千億」引發社會各界強烈的批評,因此今天我想接著之前《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遴選困境》這篇文章,針對國產化具體討論其困境及可能的解法。
綠學院
2018-07-23 16:51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風評
風評:風電競價曝8千億「賣台」,經部官員要面對歷史審判!
上周離岸風電競標制開標,得標價格是最低2.2245元,最高2.5481元,這個結果跌破外界眼鏡、更引發不少批評與連想,因為只有第一階段遴選價格的一半不到,經濟部是否該好好提出一個論述告訴外界:為什麼?甚至是否該思考應該調整政策?否則,未來官員勢必要面對歷史、甚至司法審判!
主筆室
2018-06-30 07:30
新聞
國內
財經
離岸風電遴選 在地化承諾恐違反WTO?經長:已檢視 不會違規
經濟部預計明年將公布離岸風電遴選辦法,產業關注相關產業效應,學者則批政府限制風場國產化比例恐違反WTO相關規定。經濟部長沈榮津今(28)日於立法院備詢,被立委問及是否違規,沈榮津指內部已檢視相關貿易規定,「不會違規」。
尹俞歡
2017-12-28 17:3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離岸風電發展建言(下)台灣的離岸風電產業策略
台灣要推動產業創新與轉型,「離岸風電」是一個絕佳選項。第一,在國際上,特別是歐洲,經過十數年的試驗,離岸風電各項技術經驗已臻成熟,代表這並非遙不可及的創新,離岸風電早已成為許多國家重要的電力來源之一。第二,離岸風電的開發,除了風場開發商(規劃、興建並營運整個風場)外,產業鏈既長又廣,橫跨各類工作船舶製造、水下基礎製造、機械、材料、海事工程、電力纜線、光纖通訊、各類感測器、各級變電設備等等,是台灣許多既有產業及廠商可以轉型前往的出海口。
鄭亦麟
2017-07-29 06:10
新聞
公共政策
財經
調查
風機國產化》國內首家離岸風機製造商新能鬧分家 國產化添疑慮
離岸風電產業鏈,最關鍵的本土風機製造商面臨解體?據了家,國內第一家離岸風機製造商、由東元及中鋼共同組成的新能公司,由於兩邊對標案意見相左,現在中鋼正透過律師終止合資協議,讓風機國產化再添疑慮。而原本背負使用國產風機任務的台電現也改口,表示不會無條件採購新能的風機。
尹俞歡
2016-08-26 08:30
新聞
公共政策
財經
調查
風機國產化》離岸風力商機大 外資、亞泥搶攻千億市場
政府訂出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其中離岸風力部分由於目標明確、加上商機上億,國內外業者都躍躍欲試要投資。目前國內除了中鋼、台電等大廠確定投資,就連亞洲水泥都傳出有意願加入戰局。
尹俞歡
2016-08-26 08: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