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防衛固守,重層嚇阻 文章列表
#
防衛固守,重層嚇阻
約 11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防衛難以固守、重層無法嚇阻─國軍戰略必須調整,為什麼?
回顧民國38年國軍隨政府播遷來台,國軍的軍事戰略即隨著時代的脈動歷經「攻勢作戰」、「攻守一體」、「守勢防衛」、「積極防衛」、「守勢防衛」等時期演變,而發展成現行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註:坊間曾質疑所謂「重層」究竟是幾層?但一直未見軍方公開予以釋疑)。
李志堯
2025-05-07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法理包裝的對抗路線─賴清德正在把臺灣推向戰爭
近期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明確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並強調國防預算將提高至GDP的3%,這一連串舉措無疑是將整體國家路線導向對抗與軍備競賽,其後果令人憂心。國人必須正視一個事實:賴政府不是在強化和平,而是正在從法理、制度與預算全面準備迎戰,正將台灣引向戰爭的道路。
邱泰達
2025-03-30 06:00
新聞
政治
軍事
國防四年期總檢討出爐「比4年前多11頁」 軍方作戰思維有哪些轉變?
國防部今(18)日發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相較於4年前的QDR,這次篇幅多增加了11頁,這4年間軍方新增哪些項目?戰略上又有哪些轉變?
張曜麟
2025-03-18 18:15
新聞
政治
軍事
台灣軍事戰略重大轉變 防禦體系不只傳統陸海空 更首度納「太空」
國防部今(18)日發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其中在軍事戰略上,國軍依「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作戰整備方向,並強調在「機動、敏捷、致命、成本效益、隱匿」原則,並首度納入太空等多重空間領域的防禦體系。
張曜麟
2025-03-18 14:50
新聞
政治
軍事
賴清德首本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出爐 台灣軍事戰略正式定調「這8字」
國防部今(18)日發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本次之主軸為「建構敏捷應變戰力與全社會防衛韌性,確保國家安全」,區分為6章論述,說明整體國際戰略環境變動與我國面臨的國防安全挑戰,凸顯我國在印太地緣戰略的關鍵地位。其中,在國防戰略上,將以「多域拒止、韌性防衛」軍事作戰整備方向,同時將協同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執行全民防衛資源整合與演練,強化防衛韌性。
張曜麟
2025-03-18 14:11
新聞
政治
軍事
「漢光41號」擴大操演!實兵演練增至10天 軍方透露新驗證項目
國軍年度重大操演「漢光41號」演習將於今夏登場,面對敵情威脅,軍方今(2025)年擴大規模操演,不僅電腦兵推延長到14天,實兵演練更是從過往5天,增加一倍到10天,究竟國防部在今年的漢光演習上會演練哪些項目?目前規劃為何?國防部長顧立雄2025年3月3日與媒體茶敘,他在致詞時指出,「漢光41號」演習的規劃,以灰色地帶應處,至縱深防禦作戰為發展基礎,並調整演習期程。「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延長為14天,「實兵演練」則增加為10天,可以有效提升國軍執行聯合作戰計畫之任務能力。
張曜麟
2025-03-04 12:10
新聞
政治
軍事
國防部「5年兵力整建計畫」重點一次看 無人系統、AI及先進科研運用入列
國防部今(30)日將114年度國防預算書送至立法院,其中在「5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指出,將秉持「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指導,致力強化國防韌性、建構不對稱戰力,並將無人系統、人工智慧、先進科技研發運用列入整建重點。
張曜麟
2024-08-30 15:58
新聞
政治
國防自主是為戰爭做準備?賴清德:民眾可能有疑慮但始終追求和平
總統賴清德日前前往台中清泉崗基地視導「空軍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並以錄影方式為「國軍精神戰力專案教育」錄製勗勉談話,為準備漢光演習的國軍加油打氣,期勉國軍團結以赴,讓國人及全世界看到台灣守護國家的決心。賴清德強調,台灣位處第一島鏈關鍵位置,有極重要戰略地位,台海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要素,他會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讓台灣成為世界和平的舵手、世界繁榮的推手。
楊舒媚
2024-07-09 12: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台灣發展「不對稱作戰」嚴重影響戰力的盲點
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是目前各界咸認台灣抗衡中共侵略的最佳選項,且俄烏戰爭爆發迄今,烏克蘭面對海、空都擁有強大優勢的俄羅斯,也展現出「不對稱作戰」能力的重要性。不過,台灣身為海島型態的國家,與內陸國的烏克蘭在防衛策略上有明顯之差異,台灣可以吸收烏克蘭部份的作戰經驗,但未必能完全套用或如法炮製。基此,筆者認為台灣在發展「不對稱作戰」的過程中,仍存有若干盲點急需改進以免影響戰力,分述如後。
李志堯
2024-07-04 07:10
VIP
評論
政治
軍事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梅復興專欄:蔡政府國防施政的利鈍得失
新政府520交接在即。我們且簡單回顧一下蔡政府這過去八年來在國防領域的成敗得失吧。
梅復興
2024-05-15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戴維森窗口」逼近,華府智庫警告:台灣軍隊戰力衰退,美國送武器給台灣恐怕沒人會用
中國軍隊近來在台灣週邊海、空域的活動已成為台灣人必鬚麵對的生活日常,不過多位美國專家呼籲台灣軍方不要將台灣有限資源消耗在這種灰色地帶手段的侵擾,而是要面對自己最終可能必須與中國一戰的現實,認真建構台灣急迫需要的不對稱防衛能力。他們說,這是因為被稱為「戴維森窗口」(DavidsonWindow)的中國可能侵台時間表正在滴答作響地進入快速倒數階段。
美國之音
2024-03-20 16:0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重磅專訪
政經解密
重磅專訪》賴清德是否續推不對稱作戰?李喜明:美國人要
俄烏戰爭後,總統蔡英文明確表示,台灣必須執行不對稱作戰。2024年台灣選出新總統賴清德,他是否接續這個在軍方曾經引發大鬥爭的戰略改革?當初於軍中提出以不對稱作戰為基底的「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DefenseConcept,ODC)」,但後來受排擠因而不如歸去的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認為,賴政府會持續加深不對稱作戰的推動,「因為美國人要」。
楊舒媚
2024-01-29 08:5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解析臺灣軍事戰略演變及「源頭打擊」戰術
自1949年國軍轉進臺灣以來,我國軍事戰略不斷調整,受制於美中關係、區域安全情勢以及兩岸局勢的複雜影響。近年來,面對中國不斷的軍事威脅,我國政府積極調整軍事戰略,提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新方針。本文將深入探討我國軍事戰略的演變,尤其聚焦於「源頭打擊」戰術的重要性及其對防衛作戰的影響。
莊繼華
2023-12-12 05:4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人物》蔡英文派四星上將轟動日本兵推 大將軍霍守業坐鎮台北安全對話
2023台北安全對話11月8日登場,本場大咖雲集,前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佛洛諾伊(MichèleFlournoy)、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Pottinger)皆與會。但相對較少人注意到的,是我目前永不除役的唯一終身役四星一級上將、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這位80歲的大將軍,每場對話都坐在第一排全程聽完。
張曜麟
2023-11-09 08:40
評論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台灣遂行地面作戰的不利因素及對策
孫子兵法地形篇說:「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戰者必敗」。其意思是:「原來地形之利,是用兵上之輔助要素;作戰在先知敵情以定勝算,爾後須計算地形之險阨及敵我距離之遠近,這是高級指揮官的首要任務。所以了解此道而運用於作戰,必可獲勝;反之,不知運用者,必敗而無疑」。換言之,孫子明確告訴吾人,如能適切利用地形以結合戰略戰術之運用,則必然獲勝;反之,則必然失敗。
李志堯
2023-10-23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國造潛艦」急需補強的配套措施
9月28日我國首艘自製常規柴電動力潛艦在還未整個安裝完成前,即在乾塢廠房內進行「類下水」典禮,旋即爆發一連串的洩密風波,令社會為之側目及震驚。國防部長邱國正於10月6日表示:「本來好事一樁,怎會弄到這種地步?」他強調,國防部沒有偏袒哪個人,也不會去找哪個掮客私下溝通,因為多少眼睛在看這個案子,「國防部再怎樣笨,不會不知道」。
李志堯
2023-10-12 07: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台灣軍事戰略是否需改變
台灣在目前的軍事戰略是「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前者宣示我國不會去主動攻擊他國;後者表達「運用優勢作為陷敵於多重困境,藉此威脅敵人達到嚇阻效果。」
張至善
2023-10-03 06:1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F-16V戰鬥機不能起飛,也是「零」戰力
報載空軍公告總金額將近39億元的「高抗炸係數機庫堡」招標案,說要蓋出能抗擊3300磅級炸彈的機堡機庫,空軍參謀長甚至強調可抵擋「東風」彈道飛彈。立委馬文君說,她支持國軍興建抗炸機堡,但魔鬼藏在細節裡,目前最高抗炸等級的機庫只有2200磅,軍方誇口抗3300磅,就怕到時做不出來,自欺欺人。
李志堯
2023-10-02 07:10
評論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揭仲觀點:新版國防報告書有哪些調整?
最新一版的《中華民國112年國防報告書》已於9月12日公布,其中在「軍事戰略」與「防衛作戰構想」部分,乍看之下與110年版相去不遠,但若仔細比對,還是可窺見若干頗具深意的轉變。
揭仲
2023-09-22 07:00
新聞
政治
軍事
112年國防報告書出爐!揭國防3大戰略 推「城鎮戰」形成重層縱深反擊能力
國防部今(12)日公布「112年國防報告書」,其中在縱深防衛部分,國防部將推動城鎮戰,國防部表示,除了不對稱作戰武器裝備外,另搭配灘岸阻絕、善用守備區地形、地物、地貌、鄉鎮、建物及重要目標防護等防衛作戰手段,形成重層縱深反擊能力,以增加防衛密度,迫使敵犯台失敗。
張曜麟
2023-09-12 13:03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