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金燦榮 文章列表
#
金燦榮
約 6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強迫中概股退市?北京學者警告:川普還有「2張王牌」未出手
美國總統川普向中國發動關稅戰,中國強調「奉陪到底」,兩強之爭愈演愈烈,中國國際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17日發文指出,川普還有「2張王牌」尚未出手,中國要做好迎戰的準備,其中包括把中概股逐出美國資本市場,以及對中國在美國的資產徵稅。
兩岸中心
2025-04-22 11:39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政經解密
台海解碼》馬英九訪陸花了25年才成行 幕後推手一封遺言讓他扛起青年交流大旗
時任總統馬英九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馬習會」,實現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兩岸最高領導人首次會晤,在今(2025)年即將屆滿10周年。卸任之後已3度訪陸,「馬習二會」於2024年4月10日登場,馬英九會否藉著「馬習會」10周年的機會,再度赴京「馬習三會」,給了外界不小的想像空間。
張鈞凱
2025-01-25 09: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北京觀察》川普新局,不受中國歡迎的盧比歐─美中台三方如何「對賭」?
川普上任首日,並未像外界預測那樣快速且強硬的推出美國新「對華政策」。或許川普也意識到,需要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儘管川普在第一任期與中國發生了貿易戰和關稅戰,但這並不影響接下來美國新政府與中共高層的接觸。
田暢
2025-01-22 18:24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對話金燦榮》川普重返白宮對台灣是福是禍?中美「比拳頭」有1趨勢悄然改變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20日重返白宮,在此之前即已頻頻出招,尤其對美國周邊國家格外疾言厲色,對於中國卻看似另一番態度。對北京來說,如何研判川普2.0的性格與底色,將牽動世界格局與中美關係的變化,特別是台海局勢的走向。在中國大陸網路輿論有「政委」之稱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對此提出分析和預測。
張鈞凱
2025-01-21 08:0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鷹派學者變鴿派!閻學通從主張武統到「沒有時間表」 背後反映習近平意志?
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名譽院長閻學通12月20日在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Affairs)期刊撰文〈為何中國不怕川普?〉認為,北京未來4年的主要注意力將集中在重振經濟,不會在這期間制定統一台灣的時間表;而川普上任後將專注在國內改革和經濟,不願冒大國戰爭風險介入台灣問題,因此中美兩強不太可能會因台灣開戰。對此,中國國台辦回應,「這是學者的個人言論」,並指統一是「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
林庭瑤
2024-12-30 08:40
風生活
國際
政治
即時
美國選總統要花13天!專家喊「借鑒台灣1模式」6小時選完開票 3618萬人跟著看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兩週,已有近2500萬美國選民提前完成投票,然而,像亞利桑那州的馬里科帕郡這類搖擺州,由於選舉程序的複雜性,官方預測計票時間將需10至13天才能完整統計。對此,一名美國政經分析師在X(原Twitter)上發表示,應該學學台灣的計票方式後,而引起熱議。
黃卓霖
2024-10-25 14:56
新聞
國際
兩岸
VIP
大國博弈
美國大選後台灣地位不保?金燦榮:中美升級全面競爭,川普可能「賣掉台灣」
美國大選進入倒數,選後對台灣地位會有何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8日指出,如果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Trump)勝選,可能以商人的思維來看待台灣,他預測川普可能會在適當的時機「賣掉台灣」,以換取中美關係中的其他利益。相比之下,金燦榮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Harris)當選後,則不太可能透過交易形式處理台灣問題,但在其他方面進行「特殊交易」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兩岸中心
2024-10-09 14:18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中非論壇大撒幣!習近平:未來3年向非洲提供3600億人民幣 網民:用來改善民生不好嗎?
中非合作論壇(中非論壇)北京峰會9月4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未來3年將向非洲提供人民幣3600億元(合新台幣1.6兆元)額度的資金支持,並鼓勵非洲在中國發行「熊貓債」,為中非各領域務實合作提供強有力支持。
兩岸中心
2024-09-05 12:45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張俊華觀點:習近平左右搖擺,但依然心向普京
烏克蘭幾支部隊自8月6日出乎意料地攻入俄羅斯防御薄弱的庫爾斯克地區後,迅速擴大戰線和控制區域,這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行動目前已快兩周了,烏方已控制超過一千平方公裡的土地面積,80多個居住點。
德國之聲
2024-08-21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共和黨祭出政綱20條,北京學者:川普若當選,他只想要整垮這個「最大敵人」?
美國前總統川普周一(7月15日)在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正式提名為2024年總統大選候選人。一周前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發布的新的2024政綱,由川普團隊參與制定,因此被視為川普今年的總統競選綱領。
德國之聲
2024-07-17 11:16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專欄
林庭瑤專欄:盧沙野憑什麼稱台灣「叛亂政權」?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人如其名,愛盧又愛撒野,繼得罪前獨立國協的中東歐國家之後,最近把砲口瞄準台灣。在一場中法建交60周年演講上,長達7700字講稿裡硬是蹭熱度,塞入500字扯到台灣:「有網友留言,台灣之於中國,就像科西嘉之於法國、加泰隆尼亞之於西班牙。」顯然不相干之事,牽強附會,硬扣上台灣政府是「叛亂政權」。
林庭瑤
2024-07-06 06:50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財經
觀點投書:葉倫戴琪布林肯兵分三路對中國先威懾後托缽
長期受中國人寵愛的美國蘋果手機,現在即使削價,中國銷量仍滑落24%;被譽為電動車之王的特斯拉也同病相憐,即使一再減價,銷量仍下降19%。一葉知秋,其實,美國的高級產品、多領域的產業競爭力、國家財政赤字、外債數字等方面情勢不佳或深陷危機。葉倫,戴琪,布林肯分別出訪中國及歐洲,雖實質上是要求助於中國,但卻先擺出帝國主義的嘴臉威懾中國,私下再低聲拜求中國幫忙,注定了一事無成。
成吉鹿
2024-05-07 06: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林庭瑤專欄:福建艦的海試,賴清德的賀禮?
中共航母「福建艦」從上海江南造船廠出航,到赴舟山群島北方海域進行海試。啟航日程,不選在是4月23日中國海軍節,而偏偏選在5月1日國際勞動節。有評論指,這是要送給準總統賴清德520的「大禮包」。真的嗎?
林庭瑤
2024-05-04 06:40
VIP
國際
兩岸
歷史
科技
大國博弈
北京的豪賭:奉行技術民族主義,習近平相信中國將贏得科學革命
中國經濟近期陷入困境,3月份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提到,中國政府必須「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還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戰略翻譯中心主任葛里爾(TannerGreer)與研究員南西・余(NancyYu)在《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撰文指出,中國領導階層認為,新興技術可能顛覆現有的經濟秩序,習近平相信中國能贏得科學革命,但中國的技術民族主義政策主要關乎地緣政治、而非經濟政策。
廖綉玉
2024-05-03 12:34
新聞
政治
稱習近平已釋出「史上最大善意」 郭正亮提醒忽視後果:將被視為非我族類
前總統馬英九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10日於北京會面,讓「中華民族」的概念浮上台面。前立委郭正亮表示,習近平願意共創中華民族認同,是對台灣釋出有始以來最大的善意,同時也是最後呼籲,若民進黨願意接受中國善意的讓步,兩岸就還有談判的基礎;但若不願,恐會演變成硬碰硬的局面,中國將以「非我族類」的方式對待台灣。
林湘淇
2024-04-19 08: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普京把恐攻「栽贓」給烏克蘭,中國網民怎麼看?
莫斯科近郊一個音樂廳3月22日晚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恐怖攻擊事件後,許多中國網民在微博上對遇難者表示哀悼,譴責恐怖主義,祈禱世界和平。這起血腥恐怖攻擊是誰干的,也是網民關注的一個焦點。
德國之聲
2024-03-26 10:22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張俊華觀點:中國的「生產過剩」是個偽命題,如果......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大大提升了自己的製造業的規模和質量。在最近的兩會上,中共領導人驕傲地把「新三樣」即太陽能板、電動車、鋰電池這些產品作為中國成功的製造業的豐碩成果來。這本來是件值得慶幸的事。但沒想到,現在西方各國今年都開始擔心來自中國的「傾銷」 -即價值為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9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出口(這是南華早報估計的中國今年至少要出口的上述產品的價值)。
德國之聲
2024-03-22 06:40
評論
兩岸
專欄
趙春山觀點:「兩會」之後的中國─內政疲軟,外交抵禦美國圍堵
今年全球有76個國家進行領導人或國會改選,中共雖然沒有選舉,但本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俗稱「兩會」),必然會產生外溢效應,影響世界局勢。本文從內政與外交兩個層面分析中共今後走向。
趙春山
2024-03-21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商業
習近平「國師」談TikTok法案 金燦榮:這是霸權衰退的典型表現,無力以正常方式贏得競爭
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針對短片應用TikTok(「抖音」海外版)的法案,引起中國輿論嘩然,一些以鮮明民族主義立場著稱的中國學者更喊話政府採取反制措施。不過分析家認為,北京縱有反擊意志,但鑑於中國經濟前景不佳仍須仰賴外資投入,可以預期反擊的手段與力度都有限。
美國之音
2024-03-15 11:5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歷史
觀點投書:如果國父生在今日內外交迫的台灣?
民眾黨出考題後,國民黨與民進黨為爭取立法院龍頭,1月29日皆率團拜會民眾黨。民進黨將執政12年,弊端叢生兩岸衝突,如果國父生在今日內外交迫的台灣,會有甚麼樣的作為呢?筆者認為國父會有三大作為:一打破政治偏執重拾民生、二懷有中華民國的志氣與對岸談判對話、三致力培養菁英領袖全球治理。台灣人一起擦亮眼,想要讓未來的中華民國有甚麼格,就要怎麼栽。
阿寶JH Wei
2024-02-01 05:4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