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遺跡 文章列表
#
遺跡
約 5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新竹
見證竹塹建築歷史遺跡 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即起開展
新竹市文化局辦理「迎風建走-竹塹建築變遷特展」以「新竹城市變遷」為策展概念,帶領觀者理解竹市在不同時期的變遷與演進、觀覽不同時期的新竹樣貌,即日起至明年2月9日於新竹市定古蹟「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展出。代理市長邱臣遠今(15)日在開幕記者會表示,此次展覽不僅呈現新竹市的建築變遷史,還讓市民與遊客透過這些歷史遺跡,重新認識新竹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城市發展脈絡,邀請民眾親自體驗。
方詠騰
2024-10-15 18:09
VIP
評論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在陸戰隊米拉瑪航空站尋找中國遺跡
今年9月27日到29日,位於南加州聖地牙哥的米拉瑪陸戰隊航空站(MarineCorpsAirStationMiramar)展開為期三天的營區開放活動,吸引來自全球的航空迷共襄盛舉。而米拉瑪知名度之所以如此之高,則與阿湯哥(TomCruise)主演的《捍衛戰士》(TopGun)系列電影有密切關係,因為兩部電影都是以米拉瑪航空站為主要背景。
許劍虹
2024-10-06 07:20
風生活
風歷史
即時
嘉義
「嘉義廠挖到遺跡」台積電急徵60人考古!日薪1700元引戰 網喊:是在羞辱人?
台積電在嘉義科學園區興建2座CoWoS先進封裝廠,第1廠工程於5月進行地質鑽探時,挖掘到疑似遺址,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已暫停施工,並委託台灣大學考古團隊進行後續搶救。近日,網路上突傳出台積電徵人啟事,急徵60名耐熱考古挖掘人員,無經驗者或耐熱農民佳,日薪1700元,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對此,台積電表示,確實有委託嶼田文化有限公司進行徵人。
黃卓霖
2024-07-23 13:45
風生活
即時
科技
嘉義
台積電嘉義廠「緊急停工」原因曝光!縣府證實了 PTT網笑翻:歷史系的反撲
「護國神山」台積電今年宣布進駐嘉義,將在嘉義科學園區設立的2座CoWoS先進封裝廠,第1座已經在5月開始動工,卻傳出6月初在進行地質鑽探作業時,工地發現疑似遺跡,目前已暫停施工並依法通報嘉義縣府觀光局。由於近來成功大學歷史系分發人數掛零話題沸沸揚揚,台積電嘉義廠挖到疑似遺跡消息曝光後,有網友笑稱「歷史系的反撲」!
陳怡穎
2024-06-17 16:34
地方新聞
高雄
玩轉誠信培育反貪價值觀 台糖邀大專院校生探索百年橋糖廉政遺跡
為宣揚廉政誠信的人生價值觀,6月1日台糖公司於高雄橋頭糖廠舉辦「古蹟糖韻清廉留痕」誠信培育工作坊,邀請40名全國大專院校學生沉浸體驗百年糖廠歷史風華,並攜手結合糖史元素,創造廉政主題的遊戲,讓誠信的觀念透過玩樂的方式深植人心。
徐炳文
2024-06-03 20:20
新聞
政治
二戰遺跡「寡婦樓」爆都更弊案 國防部:已函請竹市府審查解約可行性
新竹市政府啟動擱置多年的二戰遺跡「寡婦樓」都更案,過程引發質疑,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今(7)日召開記者會,要求國防部應立即發函給竹市府暫停環評和都更程序。對此,國防部回應,已依法、依約撤銷最優申請人及解約可能性,後續會與相關單位會商適法處置。
張曜麟
2023-11-07 18:37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施威全專欄:馬訪陸只憑弔遺跡?還是突顯中華民國現狀
2008年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訪大陸時,祭中山陵的文字裡沒「中華民國」四字,只在之後的講話指著石碑刻文「中國國民黨葬總理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呈現中華民國。2016年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訪中山陵,祭文裡拆開了「中華民國」,分鑲在「中華宏顯,民國光耀」句子裡,之後的講話則以「國父孫中山先生創建中華民國」為主軸,講述中華民國歷史。
施威全
2023-03-23 14:4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打開圓山坑道神迷面紗 北市府帶民眾一探究竟
具有軍事民防色彩的圓山坑道坐落於圓山山腹內,曾經是臺北市重要戰略地區的建設,始建於日治時期,並在國民政府來臺後,為因應戰後空防而擴建,是臺北人的秘境空間,終於將於本(111)年度11月12、13日兩天,結合「打開台北」活動首次進行圓山坑道策展活動,提供民眾進入坑道免費參觀,探索古往今來,參訪這座極具歷史價值的古蹟、體驗過去軍事戰略的重要基地。
陳逸群
2022-11-09 22:21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考古學結合當代藝術 藝術家劉柏村打造跨越千年鋼鐵宇宙
位於新北市八里區的十三行考古遺址,是臺灣首次發現煉鐵遺跡的遺址,在臺灣人類發展史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十三行博物館與藝術家劉柏村合作打造「考古與當代冶煉特展」,從十三行的遠古記憶出發,以藝術家的鋼鐵冶鑄創作為內容,從美學的視角重新凝視「冶煉」,並投射了藝術家對於「考古遺址」的未來想像。
李梅瑛
2022-10-22 02:40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野柳地質公園巨蟲遺跡 生痕化石特展等您來體驗
臺灣北海岸的野柳地質公園為沉積岩地形,除女王頭、俏皮公主等精雕細琢的蕈狀岩,民眾亦可在地面輕而易舉地發現海膽及生痕化石,近期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系施路易老師團隊於野柳地質公園發現前所未有的巨大生痕化石,並與園方攜手合作舉辦「巨蟲遺跡-野柳生痕化石特展」,將於111年1月23日(星期日)於遊客中心旁展示,活動免費,請熱愛地球科學、環境教育的民眾一同參與。
陳逸群
2022-01-18 22:51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是否該停工?鐵路高架化與遺跡的選擇
日前嘉義鐵路高架化挖到疑似台斗坑遺址,而市府目前的作法為「繼續開工,文化保存與交通建設並重」引發各界爭議,同時也引起我們的注意,並訪問了各界學者的意見。
liang kay
2022-01-10 13:40
地方新聞
新北
瑞芳龍鎮里長手繪文資導覽地圖邀民訪遺跡
瑞芳區龍鎮里長林文清長年經營「文清的瑞芳札記」部落格,精彩介紹在地景點不僅引人入勝,更執筆手繪當地交通及文化資產等導覽地圖為遊客帶路,在網路引起迴響,此外,身兼文史工作的他已無酬辦理近10場地方導覽課程,如走訪黃金神社、金瓜石、猴硐、義方商行,以至勸濟堂宗教文化等專題無所不包,為在地人增添更多地方歷史記憶。
李梅瑛
2021-11-05 18:13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台北獲選「孤獨星球」最佳旅行目的地!入選理由:社會包容力,對自然景觀和文化遺跡的保護
孤獨星球(LonelyPlanet)出版社新的年度推薦旅行目的地排名出爐。臺北、德國弗萊堡和中國西雙版納名列前茅。
德國之聲
2021-11-01 10:03
地方新聞
新北
拼陶罐、找遺跡 十三行種子教師研習營超精實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將於11月12日(五)辦理「種子教師研習營」,自10月25日(一)下午2時起至11月2日(二)下午5時止開放線上報名(https://bit.ly/3aVX5U6),名額共60名,全程免費。參與研習者可獲得「教師研習時數」或「環境教育時數」6小時,歡迎全國公私立小學教師、行政人員踴躍參與,將豐富多元的臺灣史前文化帶進校園!
李梅瑛
2021-10-25 18:20
新聞
國際
歷史
陰莖長達11公尺!考古團隊揭密英國裸體巨人像:異教徒千年前「挑釁」天主教會的遺跡?
從英格蘭多塞特郡北方塞那阿巴斯(CerneAbbas)上空俯瞰,可以見到山坡上鑿刻著巨大的裸男石像,造型童趣的巨石像高約55公尺、寬51公尺,右手舉著棍棒,尺寸驚人——長達11公尺、幾乎跟臉部一樣長——的生殖器尤其引人注目。
鍾巧庭
2021-05-19 10:10
新聞
國內
現場直擊》半世紀以來最嚴重乾旱 永和山水庫底「永安橋」遺跡重見天日!
台灣面臨近56年來最嚴重乾旱,中部多個水庫蓄水量都只剩約1成。《風傳媒》記者到訪蓄水量僅剩9.5%的苗栗永和山水庫,發現水位確實比往常時期低了許多,原本淹沒在庫底的土壤也盡數暴露乾涸、龜裂,較淺的區域甚至已長出草木,更直擊隱身在庫底約40年的「永安橋」重見天日。
盧逸峰
2021-03-26 13:53
新聞
國際
歷史
巴米揚大佛回來了!?遭神學士炸毀20年,消失的歷史遺跡以「3D投影」重現
這些古老的砂岩雕像位於阿富汗巴米揚山谷(Bamiyanvalley),曾經是世界上最高的佛像,但在20年前神學士把它們炸毀後就永遠地消失了。
BBC News 中文
2021-03-10 18:32
新聞
國際
歷史
「若沒獨立,珍貴遺跡將滅絕!」索馬利蘭以境內萬年壁畫為由,籲國際社會承認
境內擁有非洲保存最完好的萬年壁畫遺跡,成為索馬利蘭尋求脫離「祖國」索馬利亞、追求國際承認獨立的有力論述。索馬利蘭首都哈爾格薩郊區游牧地帶的拉斯吉爾(LaasGeel)岩洞壁畫群,在索馬利亞語中的意思是「駱駝飲水坑」,據估計這些壁畫被彩繪的時間,源自公元前9000或8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蔡娪嫣
2021-02-02 20:54
新聞
國際
綿延12公里的「冰原時期壁畫」!亞馬遜叢林發現大型遺跡 出自1萬2千年前人類之手
巨型地懶、乳齒象、駝科動物……南美洲多種已滅絕的史前生物,生動姿態都被記錄在哥倫比亞中部的阿蘇爾峰岩壁上。細膩的赭紅色圖畫還留下許多鱷魚、鹿、有蹄類等動物的身影,配上滿滿的動感圖騰。
王穎芝
2020-12-04 20:30
新聞
國際
歷史
兩千年前維蘇威火山爆發的意外遺跡:男性罹難者的「完整玻璃化腦細胞」,提供古代人類研究絕佳材料
西元79年,義大利南部的維蘇威火山大噴發,摧毀龐貝(Pompeii)等城市,遺跡被埋在火山灰下千餘年,為羅馬文化研究提供珍貴的資料,而在高溫的特殊環境下保存的罹難者遺骸,也是晚近科學家的研究對象。
劉俞妗
2020-10-07 09:4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