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迷航 文章列表
#
迷航
約 3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新知
文化
早上6點就要開廟門!少年廟公揭秘「全職廟公工作內容」,其實一點也不輕鬆
編按:你知道廟公平常都在做什麼嗎?每天準時在六點整開廟門都需要做哪些準備呢?大學畢業後,一進職場就擔起蓋廟大業,成為蓋廟駐廟「少年廟公」的年輕人,以實際行動詮釋廟公的角色,也與信徒、神明一同築起信仰的根基。
采實文化
2025-04-26 09:00
新聞
國際
政治
「我是誰我在哪!」拜登辯論夜屢「迷航」 歐巴馬推文「固登」:投給誠實的人
美國2024年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落幕,代表民主黨的總統拜登思路斷線、「我是誰我在哪」的茫然表情引發自家人討論換將。前總統歐巴馬今天推文「固登」,要選民在誠實、說謊的人選中做出抉擇。
中央社
2024-06-29 09:23
風生活
兩岸
國內
即時
離島
前士官釣魚迷航滯中!家屬探親見「3個月胖8公斤」 立委曝「還卡1件事」盼早日放人
前金防部25歲胡姓士官,3月17日出海捕魚迷航至中國,因身分敏感而遭扣留,至今已逾3個月,其父母與妻女昨(23)日在金門立委陳玉珍的陪同下,至泉州探視胡男。胡男的家人表示,胡男在當地「吃好睡好、胖了8公斤」,但仍盼望雙方政府妥善處理,早日讓兒子回家。
侯詠晴
2024-06-24 11:46
地方新聞
苗栗
苗栗就業中心推「施用毒品者就業服務計畫」 助更生中年大叔展開迷航歸途之旅
為協助施用毒品者重返職場,勞動部推動「施用毒品者就業服務計畫」,提供一案到底就業服務,運用就業促進措施、職場關懷及追蹤輔導等服務,鼓勵雇主僱用,並協助穩定就業,增進復歸社會之動能。桃竹苗分署苗栗就業中心與法務部矯正署苗栗看守所建立合作機制,攜手成功推介43歲藥癮更生人阿倫(化名)至友善廠商任職,迄今已穩定就業3個月。
陳逸群
2024-06-20 10:22
地方新聞
高雄
職涯迷航不畏懼 高分署YS為你導航定方向
陷入「考研究所」或「就業」選擇困難的阿維,透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簡稱YS)職涯諮詢服務,定出職涯方向,選擇先就業再進修,並盤點自我優勢後積極展開求職行動,順利取得企業人力資源教育訓練師一職,並以考取工商管理暨商學研究所為自我充實之目標,成功排除職涯焦慮與迷惘,依照自己的職涯規劃一步步穩穩前進。
陳逸群
2023-11-07 13:14
地方新聞
新北
8月10日衝! 青年局 x 台藝大《字型創作展:迷航日記》開展 收件匣
新北藝術主題展再度揚帆啟航!由新北青年局與台灣藝術大學共同策劃的藝術之旅進入第三站:《字型創作展:迷航日記》將於 112年8 月 10 日(週四)至 9 月 23 日(週六)在新北青職基地盛大開展!而第二期主題展《拾器:陶瓷花器展》即將在 8 月 6 日拉下帷幕,請民眾把握機會於撤展前到新北市青年局青職基地欣賞展覽並投票,即可參與抽獎,有機會獲得精美的花器作品!
李梅瑛
2023-07-25 15:59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貴敏觀點:戰略迷航7年 台灣該何去何從?
2012年1月6日,蔡英文總統臉書貼出了一段話:「過去四年,你過得好嗎?你找工作有沒有比以前容易?薪水能買得起的東西,有沒有變多?你是不是害怕沒有工作,覺得生活沒有保障?你的辛苦和困難,政府有沒有聽到?面對未來,你是不是更無力?」如此擲地有聲,全力和年輕世代搏感情,而把國民黨扳倒,也才有了民進黨近七年來的執政。
李貴敏
2023-06-12 06:5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軍事演習與環境保育的衝突
近年來,常聽到鯨豚在台灣的周邊海域擱淺,甚至死亡的消息,不由自主地產生怵惕惻隱之心,雖然專家都說是因為「迷航」的關係,產生了方位的錯誤估算,或是跟著食物游往岸邊的淺水區域,導致相關的擱淺狀況。不過,我們是不是也該檢討自身,以及長久以來對環境的破壞和干擾,是否漸漸地影響到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
楊永綨
2023-05-11 14:0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科技
葉文心專文:迷航烏托邦─科技世界讓人生迷路,但你依舊還可以很幸福
每個人的經歷都可以成為書。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寫成書。向林跨出了這一步,把近二十年來的摸索與追尋表述成為《迷航烏托邦》。這個書寫,提煉了他曾經有過的雜陳五味,凝聚了他靜下心來的反思。這是十分值得欣喜的。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自傳,也不是報導。但是因為向林寫作的誘因與素材,得自他現實生活中真切的情境,所以我們大可以把這部作品看成二十一世紀新一代人所記錄下來的心路歷程與時代側影。
葉文心
2023-02-20 13:10
國際
在塞納河迷航的病虎鯨》以聲音引回海洋失敗,專家遺憾同意安樂死
一隻身長約4公尺的年輕公虎鯨日前罕見地游入法國塞納河,接著一路游到諾曼第大區首府盧恩。為了牠的健康與安全著想,盧恩所在的濱海塞納省政府28日嘗試利用無人機播出虎鯨聲音,引導牠游回大海,結果失敗告終,而專家發現,這隻虎鯨可能罹患黑真菌症,狀況不樂觀,因此決定讓牠安樂死。
簡恒宇
2022-05-30 19:12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藝文
新新聞
台流迷航3》從出生補助到往生 政府「幫忙」竟讓台灣影視被韓流越拋越開
雲端的串流時代,國家與語言的疆界越來越模糊,台灣文化內容產業才正要起步,就得與國際影視、科技巨獸同場較勁,對此文化部儘管祭出解方,鬆綁國發基金投資限制,意圖2年內引入總計60億元資金做銀彈,但卻有產業界人士擔憂,此舉將重蹈補助政策覆轍,無法真正改善文創產業體質。(台流迷航系列3之3)
吳尚軒
2022-01-18 17:2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藝文
新新聞
台流迷航2》讓國產OTT能和Netflix、Disney +抗衡 專訪李永得:透過政策引導平台整併
2022年的第一個上班日,文化部便公布全新政策,大幅放寬使用國發基金投資文化內容產業規定。文化部長李永得接受《新新聞》專訪表示,國發基金放寬規定後,文化部目標是未來2年投資30億元國發基金、帶動民間共同投資30億元,藉此讓產業界習慣投資思維,慢慢取代過去的補助政策。(台流迷航系列3之2)
吳尚軒
2022-01-18 17: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藝文
新新聞
台流迷航1》月老、華燈初上創佳績 台灣影劇表現亮眼,文策院為何被刪預算?
隨著《月老》、《當男人戀愛時》等電影接連締造破億元票房,劇集《華燈初上》、《俗女養成記2》也透過串流引爆收視,台灣影視內容儼然迎來爆發。然而在該趁勝追擊的關鍵時刻,專責文化內容產業的文化內容策進院卻跌了大跤,年度預算先遭文化部刪減,後又遭立法院部分凍結,當「台流」看似復甦的時刻,為何從主管機關到監督民代,對文策院卻不埋單?(台流迷航系列3之1)
吳尚軒
2022-01-18 17:00
新聞
國際
《星艦迷航記》的寇克艦長終於飛上太空!威廉薛特納90歲完成終身夢想
2021年10月13日之前,美國科幻影集與電影傳奇人物、聯邦星艦「企業號」的寇克艦長,其實從未離開地球大氣層。13日這天,飾演第一代寇克艦長的威廉薛特納終於如願進入太空,到達「人類最後的疆界」,他已經高齡90歲。換言之。威廉薛特納是有史以來最老的「太空人」。
閻紀宇
2021-10-14 09:20
新聞
兩岸
藝文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撐香港 開幕片選香港公映「被消失」的《理大圍城》
去年因疫情延期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年將於4月登場,不但新增單元「撐香港」,23日更宣布開幕片,由匿名「香港紀錄片工作者」的《理大圍城》為影展揭開序幕。
吳尚軒
2021-03-23 19:5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多維觀點》迷航中的共和黨,誰來掌舵?
今年1月,震驚國際社會的國會暴動事件撕破了川普(DonaldTrump)共和黨政府最後一層偽裝的面紗。已經縱容和遷就川普四年的共和黨建制派,不得不加速和川普的切割。眾議院共和黨三號人物錢尼(LizCheney)領銜的10位共和黨眾議員投票支持彈劾川普;參議院領袖麥康奈(MitchMcConnell)私下樂見川普被彈劾;而一直支持川普的眾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KevinMcCarthy)甚至曾建議川普提前辭職。從表面上看,共和黨建制派已經和川普走向決裂。
黃治金
2021-02-13 06:30
新聞
國內
藝文
金馬57》「願自由歸人民!」反送中短片獲獎,港導演聲援遭送中12港人
第57屆金馬獎今晚於國父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香港導演郭臻以拍攝反送中運動為主題的短片《夜更》,奪下最佳短片,代領人朗讀郭臻感言表示,願大家好好療傷、休息,「願自由歸於人民」,最後也以「Save12」聲援遭中國扣留的12港人。
吳尚軒
2020-11-21 21:13
VIP
國際
政治
新新聞
專欄
蔡宏政專欄:台灣是個繼續迷航中的海洋國家
最近美中南海軍事對峙升級,民進黨政府誓言要與美國一起捍衛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國民黨則從反共復國變成堅守九二共識,以保衛兩岸和平為價值。兩者都是對民主、自由、和平等概念的工具性使用,以口號尋求短暫的民意支持。但這種口號政治與媒體風向營造,卻無法真正揭示台灣地緣政治、經濟與軍事的場所意義。
蔡宏政
2020-09-18 17: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粹主義—民主的現代迷航
6/6,韓國瑜遭到高雄市民罷免,其引領的旋風暫歇,無論支持或反對,至少因選舉而生的緊迫性已經消失,台灣社會是時候該退一步思考,被中外媒體稱為「民粹現象」、被百萬人支持以及百萬人反對的韓國瑜旋風究竟對台灣的民主發展有何意義?本文嘗試以政治學當代民粹主義研究的角度告訴你,民主與民粹不是二元切分,更不是善惡對抗的終局之戰,而是一個民主發展過程中必須被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
林懿平
2020-08-02 05:3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南向迷航─疫情下震盪下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近日的疫情令世界各國陷入危機,國際關係的大局也在改變,眾局之中又以美中博弈屬大,也最有能力影響台灣的命運。
林懿平
2020-04-06 05: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