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軍事封鎖 文章列表
#
軍事封鎖
約 4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揭仲專欄:《外交政策》與《經濟學人》對台灣的真正警訊
近期,兩岸安全情勢又成為國際重要期刊關注的焦點,先是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雜誌於5月1日刊出標題為《川普應約束台灣》(TrumpshouldreininTaiwan)的專文,主張川普政府應對賴清德總統近期的言論與政策動向進行「外部約束」,以避免台海衝突升溫然後將美國捲入。
揭仲
2025-05-09 06:5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202X的台灣危機,會是1962年古巴危機的翻版嗎?
在川普回到白宮兩個月之後,總是將「台灣淪陷」與「美利堅帝國走向終結」相提並論的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NiallFerguson)依舊堅持他的觀點,認為美國如何處理台灣問題,或者說,川普(DonaldTrump)到底會怎麼跟習近平談他「美麗的大交易」,攸關美國的國運興衰、至少決定了二十一世紀的印太老大究竟要讓誰來當。
李忠謙
2025-04-01 06:10
新聞
政治
軍事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國軍信心危機!5成民眾不擔心中共封台 卻也不信國軍守得住
中國14日對台舉行「聯合利劍-2024B」軍演,不過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有5成6的民眾不擔憂中共軍事封鎖台灣,擔憂者占4成2;另外,若中共近期武力犯台,有4成5民眾對國軍防衛台灣的能力有信心,5成則沒信心,沒信心者多出5.1個百分點,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對此指出,台灣人民對於國軍防衛台灣的能力,已出現信心危機,這是一個嚴重的警訊。
張大任
2024-10-22 09:0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統一進入準備期?利劍軍演「緊勒」台灣 民進黨錯估習近平「會等不會退」作風
總統賴清德10日發表國慶演說,重申兩岸「互不隸屬」。而其論述調性往「中華民國」靠攏,不少分析指賴清德身段放軟,有助於緩和兩岸緊張氛圍。語畢不久,解放軍東部戰區於14日凌晨5時,突襲式宣布舉行「聯合利劍─2024B」軍警聯合圍台軍演,還製作了動畫短片,用大大了紅色「勒」字,緊緊壓在台灣身上。
張鈞凱
2024-10-15 08:20
新聞
政治
軍事
解放軍隨時能封鎖台灣?李彥秀指賴清德授命唐華:賣亡國感給青鳥添柴火
海軍司令唐華接受英國《經濟學人》專訪時指出,解放軍已準備好,「只要願意隨時可以封鎖台灣」,而台灣方面展現克制,避免給北京製造藉口來發動封鎖或衝突。對此,李彥秀表示,這是總統賴清德授命有意為之,繼續販售亡國感,給青鳥添柴火。
戴祺修
2024-10-05 14:21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國不動武就控制台灣?智庫CSIS示警:「隔離」奪台手段難防,美國也難擋
近年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台灣的強硬行動日益增加,令人擔憂緊張情勢可能爆發為全面衝突,而中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默許反應進一步加劇了這些擔憂。長期以來,各界一直密切關注中國可能採取的兩種主要選項是:全面入侵(full-scaleinvasion)或軍事封鎖(militaryblockade)。
蔡娪嫣
2024-06-23 16:31
風生活
兩岸
國內
即時
不需要入侵、武統!中國1策略「不費槍彈拿下台灣」 美國想幫也得猶豫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雖稱沒有要武統台灣,但強硬態度仍引起外界關注。智庫研究就警告,中國統一台灣不一定要發動軍事入侵,其實只要一個簡單的方法,不費一槍一彈,連美國跟西方國家都無法出手,台灣必然得認輸。
林瑩真
2024-06-23 15:09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張競觀點: CSIS 中共對台「類封鎖」想定的思維盲點與矛盾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所屬中共實力研究計畫(ChinaPowerProject)編組成員,6月5日以「中國大陸能對臺採取何種「類封鎖」手段:描繪兩種可能作戰想定」(HowChinaCouldQuarantineTaiwan:MappingOutTwoPossibleScenarios)為題,刊登文稿說明研究分析結果,儘管受到媒體轉刊,但卻顯然未曾引發北京積極關注。
張競
2024-06-15 07:1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解析》中共快閃軍演該怕嗎?一行動斷了台灣3條線 下波力度要看美日反應
總統賴清德發表520就職演說,中共對台展開「聯合利劍-2024A」軍演,軍事專家指出,這次是共軍的信息支援部隊首次粉墨登場,也是中共第一次將台灣外離島拉入「軍警協同」的演習範圍,軍演要阻斷「台灣3條線」,而且主要是看美國和日本的反應,再決定下次演習行動規模和力度。
林庭瑤
2024-05-25 17:18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金門漁船翻覆事件餘波未了 BBC:兩岸「海空界線默契」恐逐步失效
今年2月14日,兩名中國民眾在台灣海岸巡防隊於金門水域的追捕行動中落水身亡後,引發兩岸高度關注及唇槍舌戰,中國海警及海監船還進一步進入台灣一直視為「禁止」或「限制」的水域。大陸國台辦強硬表態稱廈金海域「不存在禁止、限制水域」。
BBC News 中文
2024-03-11 1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改善防禦作為不足,台灣無異自殺!」川普時代副防長科爾比談台海危機
二月十日,是中國的農歷新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官兵們顯然無緣春節假期,而是要繼續在台灣周邊舉行軍事演習。在北京看來,台灣只是中國的分離一省。根據台灣國防部的統計,龍年新春的前六天,闖入台灣海域空域的中國大陸軍機共有43架,艦艇29艘。
德國之聲
2024-02-18 1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呂恒君觀點:「馴服利維坦」與馬英九的「海棠血淚」
臺灣前總統馬英九在大選前的訪談中就兩岸關係「必須相信習近平」的論斷,是對蔣經國政治遺產的忠實繼承,其中不乏充滿悲憫與希冀的深厚人性。如何回應中國大陸,好比文明世界如何馴服極權主義這頭「利維坦巨獸」。
呂恒君
2024-01-31 0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以色列誓言消滅的哈瑪斯,究竟是什麼組織?堅持「暴力路線」的巴勒斯坦極端團體
以色列一度相信自己可以和哈瑪斯共存。但10月7日早晨,統治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組織哈瑪斯射向以色列的數千枚火箭擊碎了這項信念。
美國之音
2023-10-16 17:38
風生活
國際
政治
兩岸
中國在全球各地建立海軍基地,未來20年內能和美國不相上下?3大佈局措施一次看
伴隨着中國領導人訪問南非,中國同非洲國家的合作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將自己定位為「平台公司」的中國港灣,集合中國在工程建設領域的優勢,在非洲十多個國家承建了數量眾多的港口,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遍布了非洲的海岸線。
香港01
2023-10-12 10:39
新聞
國際
軍事
另類以巴衝突: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支持者,在美國街頭對峙叫陣
以色列與哈瑪斯激烈交戰,戰事已造成雙方超過1100人死亡、逾4000人受傷,衝突恐持續升級。數千名示威者週日(10月8日)在美國紐約、亞特蘭大、舊金山等多個城市集會,聲援巴勒斯坦人;另一方面,親以色列遊行者也進行相應示威,盼在以色列對巴勒斯坦施以報復時給予支持。兩方示威者期間發生多次對峙。
美國之音
2023-10-09 16:16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馬英九呼籲「兩岸備戰不如對話謀和」:我當總統時大家知道不會打仗,年輕人都敢生孩子
「2023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11日在台北香格里拉遠東飯店舉行,由東南亞影響聯盟(SIA)邀請國際知名學者米爾斯・海默、約瑟夫・奈伊、格雷厄姆・艾利森、馬凱碩等人出席,為身處美中對立與地緣政治風暴核心的台灣獻策。前總統馬英九受邀發表演說時談及「處理兩岸關係應有的大戰略」,批評「新兩國論」嚴重危害兩岸和平,還說自己執政時兩岸關係穩定,大家知道不會打仗,所以年輕人都敢生孩子。
國際中心
2023-09-11 11:57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別把對手逼成軍事敵人!」智庫專家呼籲美中競爭該有這個終極目標
美中關係正因台灣和烏克蘭戰爭等議題陷入僵局,拜登政府近幾個月希望和緩與北京的緊張局面,但恢復軍方高層溝通渠道的要求遭到中方冷處理,這讓一些專家與輿論擔憂兩個超級大國可能會誤判局勢、發生衝突。
蔡娪嫣
2023-06-08 21:0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連國安局都入場 兩岸海峽中線談判秘辛
中華民國與美國於1954年12月締結《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據此劃定海峽中線,成為兩岸軍事的和平底線與默契;然而,這條無形的界線,近年在共軍頻繁擾台下越趨模糊,解放軍更直接開嗆「沒有海峽中線」。但事實上,兩岸曾有一段為中線交手的談判秘辛,而且是在台灣穩定進行政權輪替後的民主時代。
張曜麟
2023-05-25 16:30
評論
政治
專欄
許詠翔觀點:職棒本質迷阻止不了李多慧,政治本質迷卻常禍國殃民
今年台灣的棒球代表隊在世界棒球經典賽打出精彩的戰役,雖然仍無緣晉級,但也為今年職棒的球季吸引來不少關注眼光。
許詠翔
2023-04-23 14:2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勝選就動手?他曝中國鷹派看國民黨「沒差別」:逼和不成照樣封鎖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8日在綠營質疑聲中率團出訪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強調,此行是延續去年8月訪問行程,沒有絲毫政治目的。對此,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提到,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鷹派的態度,對他們來說,民進黨和國民黨的差別其實並不是很大。
李瑋萱
2023-02-09 19:25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