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超抽地下水 文章列表
#
超抽地下水
約 4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高雄
端午連假新玩法 跟著高分署走讀高屏3大永續秘境
隨著全球永續浪潮興起,旅行不再只是走馬看花,更成為實踐環保、支持在地的方式。面對即將到來的端午連假,您是否也想規劃一趟既有趣又有意義的旅程呢?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長期透過「多元培力就業計畫」,支持在地團體發展兼具生態、文化與觀光價值的低碳行動。今年端午,高分署特別精選了高雄、屏東三條獨具特色的永續遊程,邀請大家一同出發,感受不一樣的在地風情。
陳逸群
2025-05-02 15:2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設廠中南部面臨搶水危機?李鴻源提2辦法解決缺水:否則台積電一個頭兩個大
台積電計劃在高雄楠梓產業園區、嘉義科學園區設廠。然而,半導體產業需要大量用水,台灣中南部水庫常發生缺水危機,外界擔憂台積電未來需爭搶水資源。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提出兩個辦法,除了釋出2成農地,讓農業用水轉為工業用水或民生用水,也可以把台灣污水處理廠處理完的水回收一半,就能解決台灣的缺水問題。
許詠晴
2024-04-16 08:10
地方新聞
高雄
高市大樹抗旱水井無超抽、鑿設深度150公尺內 丁澈士:未造成地層下陷
高市府水利局與中央合作鑿設抗旱水井位於高屏溪右岸大樹區,依據水資源學者丁澈士名譽教授表示,「大樹區抗旱水井未集中且鑿設深度介於100公尺至150公尺,採分散地點且不同深度取水」,而大樹區地質為砂礫石層,地下水蘊含量豐沛,故無地層下陷問題。
徐炳文
2023-06-09 18:28
評論
國際
專欄
張泉湧觀點:全球暖化危機─亞洲極端氣候災難愈發嚴峻且趨常態化
2020年亞洲許多國家爆發水患,孟加拉有1/3的土地成為水鄉澤國,影響280萬居民;日本九州遭受大範圍強降雨,熊本縣有數十人因此罹難,百萬人遷離;中國50年來最劇烈的暴雨,造成嚴重水患和土石流,共約3,789萬人受災;印度東北部,有約680萬人遭受水災影響,尼泊爾及印尼也都因水患造成重大災難;水患已是亞洲許多國家的夢靨,每年都會發生的「平常」現象。
張泉湧
2023-04-20 13:50
新聞
地方新聞
雲林
2022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季 生生不息感受土地的堅韌與美麗
陳逸群
2022-09-17 23:26
VIP
國際
兩岸
科技
經濟
中國缺水危機,恐引發世界級災難:當長江水位降到157年來的最低點,糧食市場與全球供應鏈再度蒙上陰影
中國目前正遭遇高溫乾旱侵襲,8月12日之後,中央氣象台已經連發10個最高級別高溫預警,媒體則說這是「60年一遇」的酷熱氣候,長江鄂州段的水位甚至來到1865年以來的最低點。至於為何是1865年?因為中國那時起才開始紀錄長江水文,所以這究竟是長江多久以來的歷史低點,其實誰也弄不清楚。更重要的是,缺水的中國可能引發糧食短缺與供應鏈混亂,有學者甚至警告,若不能及早提出中國水資源短缺的對策,恐怕會造成世界範圍的經濟與政治動盪。
李忠謙
2022-08-25 02:00
新聞
政治
喝高粱救高鐵?蘇煥智怒轟陳吉仲「還沒喝就醉」:邏輯根本有問題
台灣高鐵日前公布最新報告,2021年彰化、雲林及嘉義路段的下陷量為逾10年來最大沉陷。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赴台南參加金酒高粱契作祈福會時,喊出「喝高粱救高鐵」。對此,前台南縣長蘇煥智怒轟,陳吉仲「還沒喝就醉茫茫」,要種高粱救高鐵根本是邏輯有問題、區位不對,還不如改革農會,使農會成為「可以自己救自己」的平台。
鍾秉哲
2022-04-18 00:47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劉曜華觀點:台中人期盼摒棄雙重標準的執政高度
這個月21日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再度前往台中視察,她表示,旱象惡化,中部加大力度開發多元水源,不是只靠德基水庫,因為台中地質穩定,地下水豐沛、水質好,抗旱水井從25口增加到88口,伏流水從16萬噸增加到51萬噸,希望撐到五月底甚至更晚。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立委卻質疑大量抽地下水恐有地層下陷疑慮,不能部長說了算。
劉曜華
2021-05-04 06:4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鑿井取水是最後手段,需要審慎以對
久旱不雨,為了撐住供需平衡,水利署最近在台中、苗栗、高雄等地鑿井,不過因為動靜太大,引發地下水是否超抽的疑慮。地下水是救命水,不是不能用,但要審慎使用。但鑿井取水實在太方便,也可能讓地方政府見水心喜,未來成為抗旱的優先手段。因此必須以嚴肅、而非輕率的態度面對鑿井這件事。
朱淑娟
2021-04-27 06:30
新聞
政治
李鴻源示警「高鐵恐只能坐到烏日」 水利署:地層下陷在容許值內
台灣遇旱、水情吃緊,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議題再成焦點。前內政部長、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近日示警,雲林地層下陷問題嚴峻,「高鐵只能坐到烏日」恐成真。對此,水利署表示,彰雲地區下陷較顯著路段,均在高鐵設計規範之容許界限值內,且差異沉陷趨勢減緩,不影響高鐵結構與營運安全。
羅立邦
2021-04-09 17:40
風生活
國內
下班經濟學
台南、高雄皆缺水!為何屏東用水無虞?「2大關鍵」曝光了
各地水荒,部分地區開始限水,位於南台灣的屏東因地下水豐沛、人口不多,水情穩定,南區水資源局及水利單位表示,屏東在汛期來臨前,民生用水及灌溉用水都沒有問題。
中央社
2021-04-01 23:40
新聞
國際
全球下沉最快城市!雅加達地層下陷問題難解 興建「巨大海牆」能解決危機嗎?
雅加達正在下沉,北部一座清真寺浸入海中,許多民宅與道路已墊高,沒改建的相對變矮,露出地面的大門只剩約莫小孩的身高,有些居民鋪設斜坡以便進出,在不可逆轉的地層陷落危機中求生存。
中央社
2021-03-07 15:30
地方新聞
高雄
保育地下水資源 高市水井申報納管作業持續辦理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為保育地下水資源永續利用,防止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之情形,自106年起受理水井納管申報作業,延長申報期限至110年12月31日止,99年8月4日前鑿設且未辦理水權登記之既有水井皆可申報。
徐炳文
2020-08-20 16:47
風影音
國際
歷史
文化
整座城市變成「毒氣室」!印度首都德里空氣污染急遽惡化,當局發送500萬個面罩搶救小朋友
全球印度教徒上月27日歡慶「排燈節」,但燃放鞭炮的習俗卻讓印度首都德里空氣污染危機急遽升高,2000萬市民的健康大受影響。首席部長(市長)克里瓦爾形容德里已成了「毒氣室」(gaschamber),並緊急向學生發送500萬個免費面罩,試圖降低空污對下一代的傷害。
陳鈺臻
2019-11-02 19:02
新聞
國內
「垃圾掩埋場對淨水廠水質影響非常小」 鳥嘴潭人工湖淨水廠計畫通過環評
為解決彰化境內自來水源長期仰賴地下水、嚴重超抽導致地層下陷的困境,經濟部水利署核准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現人工湖已在施工當中,下游淨水廠設置計畫則在今(10)日經環保署環評大會審查通過,取得用地後3年可完工,未來營運後將能處理27萬CMD水量,提供彰化縣25鄉鎮市和台中市烏日區溪尾里穩定的用水,每年得減抽彰化地區地下水量達6200萬公噸。
廖羿雯
2019-07-10 16:29
新聞
國際
一個快要渴死的城市!印度大城清奈爆發缺水危機,水庫乾涸,數百萬民眾苦不堪言
印度南部坦米爾納德邦首府清奈面臨70年來最嚴重乾旱,遲來的雨季未能填滿當地4座見底的水庫,當地數百萬居民陷入嚴重缺水危機,每天帶著罐子、在酷熱的天氣裡排隊數小時等著裝水已是家常便飯,苦不堪言的民眾表示,這場延續近2個月的缺水危機讓他們的生活完全被打亂了。
廖綉玉
2019-06-30 11:00
風影音
國際
印尼首都雅加達2050年恐沉入海中 總統佐科威啟動10年遷都計畫
印尼首都雅加達因人口快速發展,造成交通阻塞、空氣污染,加上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專家預估2050年,雅加達北部會有95%區域被洪水淹沒,為了解決滅都危機,同時平衡印尼東部島嶼發展,印尼總統佐科威29日拍板定案,要將首都遷出雅加達,然新的首都位置仍待決定,相關遷都工作預計要花上10年。
黃思敏
2019-04-30 18:1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綠色價值消失」 環團質疑曾文溪水保區解編為圖利財團
「撤銷工業專管,檢討前瞻計畫,保護曾文溪!」台灣水資源保護聯盟理事長陳椒華今(22)天批評,行政院核定「玉峰堰專管計畫」,是為了解編曾文溪水質保護區,屆時「統一夢世界」可設置高爾夫球場,養豬及污染性工廠可進駐,呼籲新閣揆蘇貞昌重新檢討前瞻計畫,如政府圖利財團,讓曾文溪變成「臭水溝」,「民進黨綠色價值會消失。」
周思宇
2019-01-22 11:46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調查
「農地種電」鹹魚翻身?地目變更下放地方審查 屏東縣要成立綠電「回饋金」小金庫
在政府積極推動綠能轉型政策下,「風頭水尾」的貧困區域,可望鹹魚翻身,農業縣市包括彰化、雲林等,都開始標榜自己是「風光大縣」,綠電設施的回饋金到底有多高?業者透露,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區,參考當地公告地價,綠能業者承租農地,如果以1公頃建置1MW(百萬瓦)計算,每公頃的回饋金大約在300-700萬元不等,在內政部將地層下陷區的綠電設施地目變更權限,下放給地方政府後,屏東縣政府已準備成立「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基金」,將回饋金法制化。
林上祚
2018-11-08 09: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孫慶餘專欄:八二三水災竟變成八二三砲戰!
這次南部大水,天災遠大於人禍。但政治人物及媒體把天災當人禍炒,「口水淹沒洪水」,口水成了最大人禍,使八二三水災竟變成八二三砲戰!連總統勘災坐雲豹甲車都被罵「未苦民所苦」,曾在台南治水有功的閣揆也被罵「治水破功」,更不必說副總統一家假日遊金門被罵「無同理心」(民進黨同志亦認為「社會觀感不佳」)。把水災當成「國有大喪」,人人都得哭喪著臉,任何旅遊(即便早已訂好)都不能去,任何災難都是修理執政團隊的「天賜良機」,這是什麼朝野關係!什麼胡鬧社會!
孫慶餘
2018-09-03 07:1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