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連假新玩法 跟著高分署走讀高屏3大永續秘境

高分署精選高雄、屏東三條獨具特色的永續遊程,邀請大家感受不一樣的在地風情。(圖/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提供)

隨著全球永續浪潮興起,旅行不再只是走馬看花,更成為實踐環保、支持在地的方式。面對即將到來的端午連假,您是否也想規劃一趟既有趣又有意義的旅程呢?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長期透過「多元培力就業計畫」,支持在地團體發展兼具生態、文化與觀光價值的低碳行動。今年端午,高分署特別精選了高雄、屏東三條獨具特色的永續遊程,邀請大家一同出發,感受不一樣的在地風情。

隱身在高雄都會區的「洲仔濕地」,是由「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用心經營的環境教育秘境。這裡不僅是獲得認證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更是建立全島濕地生態廊道的重要據點。參加他們的尋訪遊程,您可以深入認識豐富多樣的濕地動植物生態,還能親手體驗濕地植物拓印畫、植物染、生態瓶DIY等活動,從做中學,感受濕地之美與生態保育的重要性。想知道更多活動訊息?快上「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官網或「洲仔濕地」粉絲專頁查詢吧!

來到屏東大武山腳下、沿著185縣道拜訪「內埔鄉隘寮社區發展協會」,您會發現一個充滿驚喜的低碳桃花源。這裡不僅榮獲低碳社區銅牌及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社區內更隨處可見永續巧思,像是利用地勢打造的雨水回收系統「206巷負碳基地」。社區居民更將在地特色植物「黃荊」發揮得淋漓盡致,研發出埔姜蜜、荊萃身體乳、防蚊貼片,甚至還有獨特的黃荊烤雞腿!遊客可以參加一日農夫體驗,製作黃荊薰香、編織包,或騎上單車,串連「185沿山秘境鐵馬勝利遊」,探訪隘寮到涼山瀑布的古道秘境,感受隘寮社區的黃荊傳奇與低碳活力。詳情請搜尋「屏東縣內埔鄉隘寮社區發展協會」粉絲專頁。

屏東佳冬鄉的「塭豐社區發展協會」,則述說著一個關於環境變遷與社區韌性的故事。早期因養殖漁業超抽地下水,導致此地嚴重地層下陷,加上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的雙重壓力,走在社區裡,能清楚看見房屋與路面近兩公尺的驚人落差。為了喚起大眾對環境的重視,社區將下陷屋保留,打造成獨一無二的「五感環教場館」,透過導覽與特製桌遊,讓民眾了解地層下陷的成因與防治的重要性。來到這裡,還能體驗古老的「陸上牽罟」捕魚、釣沙蟹、夜遊海堤,甚至DIY沙窯海鮮披薩。在夕陽餘暉中,坐在魚塭旁享用午仔魚一夜干、海味湯飯的下午茶,更是獨一無二的漁村享受。快到臉書搜尋「塭豐社區發展協會-海平面以下的漁力再現」了解更多! (相關報導: 端午節用電鍋蒸粽子,快避開2大NG行為!台電曝:默默吃掉很多電 更多文章

高屏澎東分署長郭耿華表示,透過多元培力就業計畫,我們看見這三個單位如何努力重建地方的美好,並將永續 DNA 深植其中。無論是濕地保育、低碳農業旅遊,還是關注地層下陷與漁村轉型的環境永續體驗,都展現了在地的無限可能。端午佳節,誠摯邀請大家攜家帶眷,親自走訪這些充滿活力的社區,感受永續旅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