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言論管制 文章列表
#
言論管制
約 16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王義雄觀點:請問賴清德「務實台獨工作者」有否牴觸現行中華民國法律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揭穿總統賴清德正透過「台獨三部曲」,集權集錢、肅清異己,並透過「賴17條」實施思想戒嚴與言論管制。這「台獨三部曲」逐漸將台灣導向台獨戰爭,賴清德嘴上說不會戒嚴,事實上他已經藉由司法檢調箝制政敵,以恢復軍事審判禁錮軍隊的忠誠思想,更以國安為由阻絕兩岸往來,把宗教交流打成是統戰,以反共之名,行戒嚴之實,然而賴清德此舉正是在為台獨做準備,實踐他所謂的「務實台獨工作」。
王義雄
2025-04-03 06:50
風生活
國際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軍工股逆勢上攻!方亞申:漢翔、千附精密搶下軍工紅利
最近總統賴清德定調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還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主要就是在配合美國對付中國的鷹派抬頭,對中國來硬的!台灣在野黨卻大刪預算,美國政府官員點名批判,台灣要美國保護,還要砍軍事預算,就像美國選前川普所言,台灣在幾千英里外,為何要派美國子弟兵去保護?
下班經濟學
2025-03-27 17:35
新聞
政治
「賴17條」引爆台灣肅殺氛圍?朱立倫批賴清德:走麥卡錫主義進行台獨三部曲
近日綠營發動全台大罷免,在野質疑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賴17條」引發台灣社會肅殺氛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26)日在中常會上批評賴清德,正在進行「台獨三部曲」,走「綠色麥卡錫主義」,「賴17條」雖號稱是為國安,其實只是為了「黨安」,讓全民不安,假反共、國安之名,行戒嚴之實,風聲鶴唳肅清政敵。朱立倫並呼籲支持者站出來,讓民進黨的台獨陰謀無法得逞。
晏明強
2025-03-26 18:05
新聞
國際
「這裡沒有網路、沒有提款機、禁止侮辱領袖!」鎖國長達五年,北韓終於對西方遊客開放
禁止侮辱領袖,禁止攻擊意識形態。不要發表見解。
BBC News 中文
2025-03-04 12:15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胡又天專欄:從道家思想看中共的「反民粹」生態
相對於每天都要整些大新聞的川普,以及動輒就要表演些什麼以求拉抬支持度的民主國家領袖,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形象,是完全相反的極其沉靜。
胡又天
2025-03-01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郭力昕觀點:面對仇恨動員的心理狀態
台灣瀰漫在情緒政治與仇恨動員的氣氛裡,愈陷愈深。它無可否認的外在因素,是近年來中共對台灣持續升高的武統威脅與軍事騷擾,以及在國際非政治性之公共事務/組織上的全面打壓。北京政府希望以這些作法嚇阻台獨,卻不斷助燃、創造許多並不認同急獨立場的台灣人對中國整體的厭惡與仇恨。儘管北京政府以為可以「軟的更軟」平衡「硬的更硬」的對台策略,但我以為這種傷及台灣人民心理的粗暴作法,是非常愚蠢的——如果北京真的在乎「兩岸一家親」的話。
郭力昕
2025-02-19 06:50
新聞
兩岸
藝文
北京觀察》生不如死!大陸結婚人數斷崖式下墜 年輕人鐵了心做「最後一代」?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節,在北京不少商圈都能看到商家推出的有關情人節的活動,希望在這一天能夠促進節日消費額的提升。隨著大陸人口老齡化持續擴大,出生人口的數量也呈現出斷崖式下降。在一些大陸一線城市,許多適齡情侶選擇晚生育也有選擇成為頂客家庭。(相關報導:中國婚姻報告2024:為何結婚對數創40年新低)
田暢
2025-02-14 16:45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破解DeepSeek!唐鳳公開讓它答出「六四天安門」的密技
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生成式人工智慧(AI)模型震驚全球,但中國的言論審查機制讓AI套上緊箍咒。首任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出招破解,讓DeepSeek回答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話題。
中央社
2025-01-29 19:00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AI
一文看懂DeepSeek!中國最新AI模型有何特別,為何能撼動矽谷與亞洲科技股價
「DeepseekR1是我見過的最令人驚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之一」、「這是AI的史普尼克(Sputnik)時刻。」
國際中心
2025-01-27 20:50
新聞
國際
「義和團」言論退場!川普要來了,中國網民在美使館微博留言風向丕變
西方駐中國使領館官方微博評論區往往充斥著中國民族主義言論,但近日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官微評論區風向轉變,出現大量「中美友好」、「友誼長存」等留言。分析稱,中國深陷經濟與地緣政治危機,當局放下戰狼姿態,向美國拋出橄欖枝。
中央社
2025-01-05 20:04
新聞
國際
德國聖誕市集恐攻:一名沙烏地阿拉伯的精神科醫生,如何在德國的開放社會走向極端
20日晚上,一輛汽車衝入德國馬德堡市(Magdeberg)的戶外聖誕市集,造成一名9歲男童和四名婦人死亡、另有200人受傷。兇嫌阿卜杜勒穆森(Talebal-Abdulmohsen)當場被捕>根據《紐約時報》,這位在德國生活近20年的精神科醫生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經常在社群媒體上批評德國政府和激進伊斯蘭教主義。德國當局正在試圖拼湊出阿卜杜勒穆森的犯案動機,但目前仍無斬獲。
李岱青
2024-12-23 18:30
新聞
政治
曝國安法實施後香港自治「衰退有感」 日學者揭1現象:統治系統重構明顯加速
關注香港情勢,東京都豐島區立教大學於14到15日舉行了一場以香港研究為主題的研討會,來自日本、香港及台灣的學者齊聚一堂進行討論。研討會由立教大學亞洲地域研究所與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共同主辦。作為主辦方之一的立教大學倉田徹教授指出,自2020年香港《國家安全法》(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的「統治系統重構」進程明顯加速,他對香港自治的衰退深表憂慮。
黃信維
2024-12-15 17:02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虛幌的亞洲北約─石破政權日臺交流關鍵字是地方與社會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提出的「亞洲北約」,實際並非著眼於「北約」,而是著眼於「亞洲」。
陳冠智
2024-10-08 05:4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吳海傑專文:港英時代有「言論自由」?英國如何在香港靠審查制度壓制異見
本章揭露了(英國)殖民時期新聞預審制度的隱秘運作,也是對香港所廣受讚譽的「自由與法治」的祛魅。本章也修正了以往的學術研究,這些研究錯誤地認定香港的新聞規例和審查法律賦予香港政府的廣泛權力鮮有使用,而總體上新聞業仍較自由。從前述的檔案研究中,我們可以得知為何港府(港英時期,下同)無視殖民者與被殖民者都普遍認同的新聞自由的重要性,和英國擁有的新聞自由,仍然堅持通過法律制度控制華文報業。
吳海傑
2024-06-23 06:30
評論
兩岸
專欄
長平觀察:「習近平先生,推倒這堵牆!」
「六四」運動35周年紀念日,請允許我再次分享一則往事。2011年11月的一天,我和幾位中國學者拜訪了德國勃蘭登堡州調查民主德國專制遺留問題專員普珀(UlrikePoppe)女士。普珀女士帶我們去看牆上的一張照片,並同意我拍攝下來。照片上一位女士舉著橫幅,橫幅上寫著「克倫茨小平?--不,謝謝(KRENZXiaoping?-NEINdanke!)」。當時,六四血腥屠殺剛過不久,東德人民正在為自由而抗爭。抗爭者警告時任東德領導人克倫茨(EgonKrenz),休想效仿鄧小平的殘暴。
德國之聲
2024-06-06 05:40
新聞
政治
兩岸
與習近平不合傳言超過10年總理任期 李克強辭世後故居上多了篇「魯迅」
今年開始,中國「兩會」取消了閉幕後的總理記者會,人們不禁再次想起了已故總理李克強的身影。儘管現任總理李強也開過一次記者會,但其任內形象總不若李克強鮮明。
中央社
2024-03-20 11:59
風生活
心理
記不住新事物,不只是變老的關係!專家曝「這1物」奪走人們的注意力,過度依賴記憶力會變差
意思:對於可用網路搜尋引擎輕鬆蒐集到的資訊,人的記憶能力會變差的現象。又稱為數位失憶。
台灣東販
2024-02-12 12: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國之音》專訪胡平:中共最不想讓中國民眾知道的台灣真相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台灣問題好像跟天氣問題一樣,看似很熟悉,但細說又發現什麼都難說清楚。在台灣選舉即將到來之際,學者胡平接受美國之音記者金哲採訪,談他對台灣問題多年來的研究心得,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當局在台灣問題上一直對中國人進行怎樣的輿論導向,台灣人的國家認同變化是怎麼回事,中共對台灣的戰爭恐嚇目的何在及效用如何。
美國之音
2024-01-13 19:00
新聞
政治
爆卓榮泰找公股銀行幫林飛帆喬貸款 王鴻薇駁中共介選:請檢調即刻查辦
2024大選倒數16天,繼日前揭露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全國競選總督導卓榮泰坐鎮公股銀行「信賴金融」群組後,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28)日偕同黨籍新北板西立委候選人林國春、律師柯晨晧再開記者會,踢爆卓榮泰曾找人幫民進黨前副秘書長林飛帆「喬貸款」,且幫助要有「灰色地帶」交換條件;林國春下午也親自遞狀,呼籲檢調徹查卓榮泰找公股銀行幫候選人喬貸款。
鍾秉哲
2023-12-28 18:31
新聞
國際
兩岸
「把記者當犯人看管,寫什麼都要經過批准!」中國記者還有多少生存空間?
本週三(11月8日)正值中國第24個記者節。隨着中國新聞自由一再惡化,有中國前媒體人表示,中國記者的生存空間急劇壓縮。但並非僅在習近平治下,而是自中共建政以來,就從未停止過對傳達真相的新聞行業的打壓。
自由亞洲電台
2023-11-09 16:00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