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被遺忘的盟友 文章列表
#
被遺忘的盟友
約 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夏珍專欄:賴清德當然不是希特勒!
「賴清德當然不是希特勒,他是賴特勒」─這是一點都不好笑的「笑話」。
夏珍
2025-05-09 06:2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二二八事變75周年─中共對台灣最早實施的「認知作戰」
一年一度的二二八紀念日又到了,今年比較獨特之處是在於這是二二八事變75周年,而且九合一選舉很快就要到來,想必又將成為政治人物作秀的天賜良機。提到政治人物的作秀,本身其實就是所謂「認知作戰」(CognitiveWarfare)的一環,即透過影響群眾對客觀事實的認知來達成某種政治目的。如果我們把時空環境拉回到75年前,二二八事變何嘗不是一場中共對台灣的「認知作戰」?
許劍虹
2022-02-27 15:2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習近平之所以為習近平》塑造中國領導人世界觀、思想觀的5個歷史元素
台海日益緊張的局勢引起了人們對中國的關注,許多人都好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如何看待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所處的位置。牛津大學歷史學教授米德(RanaMitter)撰文稱,也許過去可以提供一些線索。
BBC News 中文
2021-10-26 20: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與美國隊長一起打鬼子─從《尚氣》談美國漫畫裡的中國人
最近由梁朝偉與劉思慕聯手主演的漫威宇宙電影(MarvelCinematicUniverse),《尚氣與十環傳奇》(Shang‑ChiandtheLegendoftheTenRings)在台灣上映,獲得了觀眾一致好評。
許劍虹
2021-09-26 07:2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對北京最嚴厲的懲罰,就是承認台灣獨立的合法性!」VOA專訪美共和黨眾議員麥考爾
眾議院外委會首席共和黨成員、來自德克薩斯州的眾議員麥考爾(Rep.MichaelMcCaul,R-TX)說,共產主義必將失敗,如同蘇聯和其他國家一樣。麥考爾7月7日從德克薩斯州接受美國之音視訊連線專訪時說,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壓迫和控制愈來愈嚴厲,中共最害怕的其實不是美國,而是本國人民。
美國之音
2020-07-13 12:28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還有誰緬懷抗日力戰殉國的將士?紀念空軍亞利桑那聯隊
拉斯維加斯的旅程結束後,我們於2019年3月20日下午展開了前往梅薩(Mesa)長達五小時的公路之旅,沿途經過壯觀的莫哈韋沙漠(MojaveDesert)。快要進入亞利桑那州的時候,沙漠的景象慢慢幻化成一座一座的紅色山丘,不斷衝擊著吳尚融與筆者的視野。途中我們還疑似因為發生火燒車的意外,被困在高速公路上長達20分鐘之久,也是吳尚融過去所沒有體驗過的。
許劍虹
2020-05-24 07:2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歷史
觀點投書:沒有真相,沒有原諒
今年的12月9日是「12.9運動」屆滿84年的日子,這個運動是中共策動的一次大規模學運,藉日本逼迫我國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促使華北自治之機,利用青年愛國情緒,鼓動學運,為中共宣傳「停止安內必先攘外」政策,將共產黨「停止遭到清剿」的需求與愛國學生「一致對外抗日」的主張進行接合(articulation),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成功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讓中共得以蓄積竊政籌碼,進言之,「12.9運動」為中共創造了僭政與謀奪抗戰話語權的有利機勢,但這個關鍵的歷史轉折卻沒有被太多人記得。
顏瑞宏
2019-12-23 06:0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賈忠偉觀點:一段被封藏的德俄軍事合作史
「《凡爾賽和約》嚴格禁止戰敗的德國製造及輸入──裝甲(運輸)車、坦克與其它相類似的武器。嚴格禁止生產毒氣及擁有高射砲等防空武器,軍用飛機亦在禁止之列,除舊有城堡可保有若干重砲外,陸軍只允許保留204門之77毫米(mm),84座105毫米之中型砲、792挺重機槍、1,134挺輕機槍與252座迫擊砲。」
賈忠偉
2019-05-26 07:10
評論
國際
專欄
瑞典來鴻》一個記者之死與一場被遺忘的戰爭
引言:卡舒吉生前對沙特捲入葉門衝突的批評,促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不得不採取調停行動,但葉門戰爭會結束嗎?
(瑞典) 茉莉
2018-11-26 05:50
新聞
國際
歷史
包修平觀點》「讓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共組一個國家吧!」在亂世中傾聽薩義德的教誨:一國方案才是以巴和解的可行選項
美國總統川普12月6日正式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並著手開始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TelAviv)轉移到耶路撒冷,川普的聲明再度成為國際媒體討論的話題。在〈曾獲諾貝爾和平獎肯定,以巴和平進程為何未能持續?〉一文中,我曾分析以色列政府對巴勒斯坦土地與資源的絕對控制,就是當前以巴和平遲遲未有進展的主因。如今川普對以色列強力支持,似乎更加證實國際社會主張的「兩國方案」,不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選項。
包修平
2017-12-09 08:22
新聞
政治
軍事
歷史
紀念七七抗戰80周年》馬英九:許多人不知道我國為二戰勝利、世界和平的貢獻
為紀念七七抗戰80周年,國民黨與政治大學人文中心7日合辦學術研討會,前總統馬英九與前副總統吳敦義均應邀出席。馬英九致詞表示,當年抗戰的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壯烈事蹟,在80年後回顧,仍令人熱血沸騰、肅然起敬,但他感嘆,由於時過境遷,許多人不曉得我國為二戰勝利及世界和平,做出多大貢獻。
周怡孜
2017-07-07 14:39
風影音
國際
言必稱「美國優先」川普宣誓就任美國第45位總統 演說全文中英對照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美東時間20日中午12點(台灣時間21日凌晨1點)在美國國會山宣誓就任美國第45位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兩次提到「美國優先」,稱這將是他今後做每一個決定的出發點,並誓言打破華府陳腐的體制,為人民找回工作與財富。演講最後他也訴求團結:「團結一致,我們將讓美國再度強大」。
魏嘉瑀
2017-01-21 08:50
風生活
世界
川普上任,台灣如何面對國際新局勢?國際法學博士:別忘了有「這一張牌」可用
川普政權的誕生,意味著今後的全球政經形勢中,美國在其國家戰略上可能出現尼克森・季辛吉時期以來「美中俄三方關係」的大逆轉,顛覆美國「聯中制俄」的戰略,並以相同的現實主義地緣政治戰略邏輯,隱隱形成「聯俄制中」的全新結構。
想想論壇
2017-01-20 14:59
評論
國際
閻紀宇專欄:川普粉墨登場,美國版「烽火外交」從此燎原
未來4年的美國最高領導人,是個房地產大亨、曾多次破產的賭場飯店經營者、熱門電視實境秀主持人。我們或許可以想像,白宮將成為另一種意義的「賭場」,橢圓型辦公室(OvalOffice)有如攝影棚。
閻紀宇
2017-01-18 06:30
評論
政治
吳典蓉專欄:馬英九是中華民國最後戰士?
每年的國際書展,總統買書已經成為一種表演藝術,在這樣萬家爭鳴的年代,總統挑書不見得有引領風潮作用,但是,總統挑什麼書、或不挑什麼書,其實可以反過來詮釋他個人,買的書可以有微言大義,沒買的書也常有一番曲折;所以在2015年時,馬英九到八旗出版社,面對出版社準備的三本書,他卻避開了二本中國主題的書,這說明了什麼事呢?
吳典蓉
2016-05-19 06:30
評論
風生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真正翻轉教育的關鍵——誘發動機
二零一六年四月十二日,我踏上客運從台灣第一學府附近前往桃園樸實、可愛的平鎮高中。因緣之際,我得到一堂課的時間可以演講。這個演講的目的,在我看來很簡單,就是「誘發」。在商用英文的戰場上,我看到很多已經定型的社會人士,有時難免會想「如果我可以更早遇到他們,或許會有所不同」。所以我選擇去挑戰台灣教育體制中被遺忘的一群人——體保生。
楊仕任
2016-04-24 06:2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抗戰正在消逝的事實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戰區受降典禮於九月九日,由我國何應欽上將主持,日方則由在華派遣軍岡村寧次上將代筆簽署降書,我國政府為紀念抗戰勝利於九月三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後於四十四年通令改為軍人節,此為軍人節由來。
何奕築
2015-09-14 05:3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選摘(5):我們是怎樣戰勝日本的?
一九三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日軍以十二個師團、約二十五萬兵力,大舉進攻武漢;防守武漢的國軍為四十七個軍、約七十五萬人,雙方在此展開大戰,是謂「武漢會戰」。會戰至十月二十五日結束,國軍主動放棄武漢;本戰,國軍傷亡十九萬餘人,日軍傷亡兩萬餘人。
郝柏村
2015-07-05 05:10
新聞
政治
軍事
馬總統國防戰力展示致詞:8年抗戰國府主導 不容竄改扭曲
今天非常高興以三軍統帥身分,主持國軍「漢光31號演習」國防戰力展示。剛才校閱了參演部隊及各式武器裝備,看到官兵的高昂士氣、壯盛軍容與精良戰技,展現了國軍戰力整建成果,相信全國同胞都跟英九一樣,感到振奮。今天的操演非常成功,英九要向幾個月來在烈日下認真操練的參演官兵們說一聲:「辛苦了,我們以各位為榮!」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15-07-04 11:12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選摘(3):還原歷史真相
抗戰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一定要知道,中國的抗戰是從一九三七年的「七七事變」開始。在此之前,面對日本的侵略,我們只有忍讓,但從這一時刻起,我們不再忍讓,開始反擊了,我們中華民族站起來了。
郝柏村
2015-07-03 05: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