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水墨畫家潘天壽(1897–1971)和清末大家吳昌碩(1844–1927)學了一陣子的畫,也就謝師另起爐灶,不是不敬師而是自我表現強,當吳派第二人不是他藝術嚮往,功夫不懈自成一家。從這兩位的作品看來,筆觸裡都有雄威,畫面大氣澎拜,兩人性格清楚明瞭但是截然不同,吳昌碩公開表面過,阿壽學我最像,但一跳離後離我最遠,是成大器之才!他並不介意潘的離去。吳是清末人,還有辮子,他的花鳥其實像龍蛇,氣勢凌人,好似魯莽但梅花瓣瓣清楚,雖是以金石雕刻爲基礎,那梅花可是花裡透光,隱隱發香。他的枝幹筆法舉世無雙,任何人也練就不出那樣的筆力畫法,因為那是吳氏特有。他經歷太平天國的亂世,家裡人全死光剩下父親和他,蓋了幾間茅屋名爲「蕪園」,因爲一無所有。在後院種了梅樹,最初學畫就是看著梅樹寫生,是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