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英美關係 文章列表
#
英美關係
約 20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財經
美中會談成果 學者:關稅戰收尾但台灣挑戰剛開始
美中會談聯合聲明出爐,全球2大經濟體從劍拔弩張轉為互給台階,同步調降稅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緩和,但台灣挑戰才要開始,學者直言,大國有博弈本錢,小國往往被「柿子挑軟的吃」,台灣要向美國爭取降低關稅,但對國內衝擊,必須妥為因應。
中央社
2025-05-12 22:47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川普又喊「達成重大貿易協定」!BBC解析英美關稅協議真相:只是大內宣
英國和美國就兩國間部分商品的關稅達成協議。
BBC News 中文
2025-05-11 11:43
新聞
國際
川普攪亂澳洲大選!親美候選人慘兮兮 ,三分之二澳洲民眾「不信任美國」
在雪梨西部,一群戴著牛仔帽的澳洲人坐在摺疊露營椅上,大口喝著啤酒,一邊吃著被稱為「棒棒薯」的螺旋狀炸馬鈴薯串。
BBC News 中文
2025-05-04 13:20
評論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專欄
文化
書頁下的戰場》英治時代的冷戰論述,香港的戰爭與和平
你可曾想過,一場從未開打的戰爭,卻徹底改變了一座城市的命運?《香港的戰爭與和平》帶領讀者深入冷戰時期香港的獨特處境——雖未有明顯戰事,卻成為東西方對抗的前線。
壹玖肆伍・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
2025-04-08 05:4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布洛薩專文:獨立事實與主權幻想─台獨論述如何說不通
2024年5月20號上任的台灣新總統賴清德不厭其煩地唱一段小調:由現在起,不需要隆重宣佈台灣獨立了,畢竟中華民國已經是獨立國家,所以是主權國家。台灣既然已經獨立成一個主權,無所謂宣不宣布。這個說法在上一任總統蔡英文任期已經出現,但賴清德把它鑄成國家官方綱領。
布洛薩(Alain Brossat)
2025-03-28 07:1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人物》柯文哲出庭怒控後檢察官模範公務員落榜!爭議林俊言如何在檢察界崛起
台北地方法院2025年3月20日傍晚審理京華城案,首次提審台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受命法官許芳瑜在檢方細訴柯文哲圖利、收賄等過程逾30分鐘後,從第7法庭最高的審判席向被告席的柯文哲問,「你有沒有話說?」被關押近7個月,與父親生死隔絕的柯文哲從座位站起來,對著麥克風,先是口氣堅決地說「有」,接著一一駁斥檢方的指控,逾40分鐘過程中有理有據,整個法庭氣氛隨著柯文哲言語抑揚頓挫而起伏。
林益民
2025-03-24 08:20
新聞
國際
接力馬克宏,英國首相施凱爾跟川普談了什麼?
2025年2月27日,英國首相施凱爾與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白宮舉行首次面對面會晤。川普再次擔任總統後對烏克蘭、中東和全球貿易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
德國之聲
2025-03-01 10:1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卡特與尼克森,誰「讓美國再次偉大」?
美國前總統卡特以100歲高齡過世,會讓人想起另一個「對照組」案例:尼克森─卡特身後廣受讚譽,尼克森臭名昭彰到「歷史留名」。但2人到底那個對「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貢獻更大?
呂紹煒
2025-01-01 06: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當「全球化」開始反噬!川普高喊「美國優先」,中國卻積極「單邊開放」—表象之下的政治現實是什麼
川普的當選,在太平洋對岸的中國激起兩圈相互矛盾的漣漪:中文社交媒體上,有眾多川普的支持者,他們歡呼這個特立獨行者的強勢歸來;另一邊是憂心忡忡的精英人士,他們恐於貿易戰再起,中美關係雪上加霜。
BBC News 中文
2024-12-02 13:09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美「中」對抗下的華裔美國人
筆者最近有空,前往位於洛杉磯市中心「小東京」(LittleTokyo)的日裔美國人國家博物館(JapaneseAmericanNationalMuseum)參觀,研究日裔美國人的歷史。其實洛杉磯中國城(ChinaTown)旁也有一座華美博物館(ChineseAmericanMuseum),按照讀者對筆者的瞭解,我理應先介紹華裔美國人的歷史才對,為什麼要先從日裔美國人的紀念館下手呢?
許劍虹
2024-11-24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虛幌的亞洲北約─石破政權日臺交流關鍵字是地方與社會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提出的「亞洲北約」,實際並非著眼於「北約」,而是著眼於「亞洲」。
陳冠智
2024-10-08 05: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趙春山觀點:香山論壇不提台灣、不駡美國─只能聽其言觀其行
為期三天的第11屆「北京香山論壇」於本月14日閉幕,外界注意到中共國防部長董軍在這場聚焦國防安全的論壇演講時,罕見「不提台灣」、也「不罵美國」,而只是照本宣科,強調「各國正當主權安全利益神聖不可侵犯」。但如果認為中共此舉代表立場軟化,那就是錯估形勢。
趙春山
2024-09-20 07:10
新聞
國際
軍事
英美戰略對話聯合聲明:重申「台海和平對國際安全不可或缺」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0日在倫敦與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啟動「英美戰略對話」,雙方在14日發布的聯合聲明重申,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安全繁榮不可或缺。
中央社
2024-09-15 17:38
新聞
國際
幕後》「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獲釋,檯面下是何方勢力運作?
在外交、政治和法律的共同作用下,朱利安·阿桑奇(JulianAssange)乘坐私人飛機於周一從倫敦斯坦斯特德機場起飛,最終將前往澳大利亞,重獲自由。
BBC News 中文
2024-06-26 20:37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尹麗喬專欄:川普回歸?台灣面臨的挑戰與契機
這次的美國總統大選將由民主黨的拜登和共和黨的川普再度對決。根據最近的美國全國民調平均,拜登及川普的支持度難分高下。不過,根據剛出爐的紐約時報民調,在六個搖擺州中的五個州,川普的民調於密西根、亞利桑那、內華達、喬治亞、賓夕法尼亞領先;拜登僅在威斯康辛領先。川普當選的機率不低。不少國家,現都在為川普當選的可能進行沙盤推演,預作準備。舉例而言,近年來支持臺灣的立陶宛,因為擔憂川普執政會對俄國較為親近並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川普曾發表過幾次對普丁的友善言論--開始大規模的擴軍。
尹麗喬
2024-05-27 07:1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如果狂人川普再度回歸白宮 《外交政策》剖析亞洲國家應該警覺的3大理由
美國前總統川普跨過共和黨提名門檻,預計將在11月角逐白宮大位。面對川普可能再度當選總統,歐洲大陸瀰漫著恐慌氣氛,但亞洲國家明顯冷靜。美國期刊《外交政策》專欄作家、英國地緣政治分析家考伯垂20日指出,亞洲各國的平靜態度反映出危險的誤判,他認為亞洲國家應該對川普可能的回歸有所警覺。
廖綉玉
2024-03-23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避免台海危機,澳洲智庫建議:支持美中建立「危機管理機制」
澳洲智庫指出,大國衝突及潛在誤判都加深區域危機風險,中共武力犯台又是其中的關鍵與潛在危機之一,澳洲應採取行動,支持中美間戰略層面建立危機管理機制,並在不讓步的前提下,尋求改善戰略溝通的方案。
中央社
2024-02-23 18:0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史上最像中國國民黨的組織─談塞爾維亞的「切特尼克」
南斯拉夫的共產革命領袖狄托(JosipTito),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毛澤東在歐洲的一個對照組,主要是他在奪取大權之後,沒有完全加入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而是走上民族主義道路。狄托選擇把南斯拉夫的國家利益置於美蘇的意識形態鬥爭之上,不只沒有如其他歐洲社會主義國家般的加入華沙公約組織,還一度為了抗衡蘇聯的影響接受美英的軍事援助。
許劍虹
2024-02-11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勢將面對兩岸和平談判或戰爭的抉擇
前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建議,台海兩岸不妨透過「值得信賴中間人」協助下,恢復官方溝通管道。政治風險諮詢機構「歐亞集團」不久前發表年度風險報告,把賴清德和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並列是美國「三個危險朋友」,因為賴清德令人擔心的台獨傾向,讓他成了「國際認證」的危險人物。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擔心兩岸情勢的專家,積極建議兩岸必須恢復溝通管道,而距離520賴清德上任只有4個月的時間,這樣的建議能否成真,還是這僅能是包道格的一廂情願?中國大陸甚至是賴清德都不願意坐下一談呢?
王義雄
2024-01-30 06:50
VIP
國際
兩岸
政治
大國博弈
2024台灣總統大選》經濟學人解析台美選戰的地緣政治變數:賴清德、侯友宜各有讓美國憂心之處
在台海軍事緊張和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今年將迎來台灣大選和美國大選,人們密切關注是否會導致地緣政治局勢的進一步激化。英國《經濟學人》4日在一篇分析文章中探討,2024年台美大選可能帶來的地緣政治和安全風險,以及不同候選人對台灣、中美關係和印太地區局勢的可能影響。
蔡娪嫣
2024-01-08 16:16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