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船舶 文章列表
#
船舶
約 8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馬斯克破涕為笑!曝美中停戰「這些股票最受惠」 分析師:這類股亮燈漲停板
美國與中國結束在瑞士日內瓦的貿易談判,並於今(12)日發布共同聲明,宣布雙方降低關稅稅率90天。對此,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在個人頻道上指出最受惠於中美達成談判的類股,其中部分與中國對美國提出的「三大議題」有關。
陳明遠
2025-05-12 23:10
地方新聞
新北
迅速通報違規船舶載客 交通局:確保民眾生命安全!
淡水河疑有非法船舶違規載客,新北市交通局第一時間啟動調查並立即通報交通部航港局,經該局查證屬未登記船舶,後續將依「無籍船聯合查巡及處置小組執行作業要點」會同相關單位辦理聯合稽查,若有當場查獲違規事項,依「船舶法」查處,船舶所有人、船長可能面臨6萬元以下罰緩,並當場禁止駕駛航行,以確保民眾生命安全及河川航行秩序與公共安全。
李梅瑛
2025-05-05 18:34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關稅戰升溫!美國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 學者揭美方結盟「這個國家」的幕後盤算
美中關稅戰開打愈演愈烈,美國將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北京學者分析,美國此舉除了是要打壓中國,也是為了聯合造船業發達的韓國,振興美國造船業;也有學者點出,巨額港口費將迫使美航線船公司減少停靠美航線或退出市場。業者指出,川普貿易政策充滿不確定性,使得原本要前往美國的中國船舶改道駛往英國和歐盟。
兩岸中心
2025-04-20 09:21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美將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 中國外交部:損人害己、將捍衛自身權益
美國宣布對中國船舶港口費徵收方案。中國外交部18日重申徵收港口費的立場,表示對貨物裝卸設備加徵關稅,損人害己,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捍衛權益。
中央社
2025-04-19 10: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強化民間船舶造能,國軍結合產業實力備戰海上防衛
國防部長顧立雄今(16)日在立法院答詢時,針對是否與美方合作推動造船、修復船艦表示「不適宜公開討論」,但亦明確透露臺灣「有此意向」,此番言論雖保守,卻已透露我國在臺美國防合作上尋求深化之實質動向;此一發展不僅呼應美方對中國海權崛起的警覺,也凸顯臺灣正積極掌握國際戰略轉變,尋求強化國防工業體系,以自立自強對抗中共威脅。
茜茜
2025-04-19 0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川普擬對中製船舶徵天價港口費!美國貿易商率先「大喊吃不消」,農牧與能源業都面臨危機
美國川普(DonaldTrump)政府正在擬定計畫,要針對中國製造或含有中國生產成分的船舶,徵收高額港口費,藉此強迫各大船運公司改買美國造船廠產品,振興自家造船業的發展。但這種極端的做法,不僅引起全球貿易相關產業恐慌,也導致美國煤炭庫存激增、農產品市場陷入高度不確定性,因為本土出口商未來將很難找到「可用船隻」,將貨物運往國際市場。
李靖棠
2025-03-20 19:44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中國切台灣海纜驚動國安會!海巡、海軍拚命扛 部會修法沒下文
總統賴清德近日做出不少強烈的國安動作,例如宣布恢復軍事審判,顯見他對台灣國安受滲透、襲擾的憂心。但有一件事,明明很嚴重,也驚動國安會,以後可能還要派檢方出手,但一些相關部會卻彷彿事不關己,讓在海上拚命的海巡、軍方徒呼負負。
張曜麟
2025-03-15 08:20
風生活
即時
全球海運市場大地震?川普「18項狠招」封殺中國船舶產業!這些國家急撤逃離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WallStreetJournal)近日指出,川普政府計畫發布一項行政命令,旨在重振美國造船業,同時削弱中國在全球航運領域的主導地位。這項命令包含18項措施,涵蓋對中國製造船舶徵收高額港口費用、提高本土造船工人工資,並設立新部門專責海事發展。此舉無疑將對中國船舶業者及國際航運格局帶來重大影響。
周育信
2025-03-06 13: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商業
經濟
中國製造就是錯?美貿易代表又有「新玩法」,中製船舶或陸籍海運恐被加收「最高5千萬入港費」
美國除了要對來自中國進口商品加稅,如今還把心思動到廣義「中國製造」產品身上,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近日向華府提議,要針對所有可能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製船舶,徵收最高150萬美元(約新台幣4920萬元)的入港規費,藉此作為美國不滿中國主導全球造船、航運及物流產業的回應。這個新計畫不只針對中國船運企業,就連那些旗下使用中國製造船隻的第三國企業,也會遭受波及。
李靖棠
2025-02-25 20: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排隊等過蘇伊士運河,美軍航母被撞出一個大洞!杜魯門號趕赴希臘維修,紅海出現「航母空窗期」
美軍杜魯門號核動力航空母艦12日在埃及港口附近與散裝貨輪相撞,雖然雙方都沒有人員傷亡,但杜魯門號的艦載機升降梯附近損傷嚴重,目前已抵達希臘進行維修。軍事媒體《Warzone》分析,杜魯門號過去幾個月都在中東打擊胡塞武裝與ISIS的恐怖分子,如果長時間進港,將對紅海一帶的美軍行動造成重大影響。
國際中心
2025-02-17 16:18
地方新聞
高雄
海洋專區助力培訓風電船舶人才!金屬中心引進海事工程雙模擬系統
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以下簡稱海洋專區)經行政院核定設置,由經濟部能源署委託金屬中心營運管理,專注於離岸風電與海事工程領域專業人才的培育。在獲得GWO國際風能組織及OPITO雙國際標準認證後,海洋專區持續擴展風電人才訓練項目,目前已具備超過30個國際證照訓練模組,可提供從基礎、進階到符合客戶需求的客製化訓練的完整課程,已累積訓練來自全球各國近3000位學員,成為亞太區離岸風電與海事工程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專業人才培訓基地,持續為台灣推進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徐炳文
2024-12-28 19:31
地方新聞
高雄
實現船舶減重瘦身效益!中鋼集團開發船用鋁合金材料
中鋼集團是全球少數既生產鋼材,又生產鋁材的集團,中鋼不僅攜手集團子公司中鋼鋁業(以下簡稱:中鋁)深耕高強度汽車用鋁合金,採取鋼、鋁分進合擊的加乘效益策略,實現汽車減重效益,另也積極投入研發資源,成功開發出輕量化、高強度、易銲接及耐蝕性之船用鋁合金板,2021年至2023年平均一年約供應4,000噸材料,廣泛應用於各種商業船舶及國防艦艇,除了響應政府國艦國造之政策目標外,未來中鋼集團也將積極拓展船用鋁合金多元化應用領域,瞄準包括離岸風電維修船、大型遊艇等商業用途。
徐炳文
2024-09-12 19:22
VIP
政治
兩岸
大國博弈
幕後》賴清德拍板!0214金門翻船事件簽署「共識」,開創兩岸談判的「金門模式」
金廈海域0214大陸「三無」漁船翻覆事件至今近半年,兩岸雙方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商定於7月24日在金門金湖飯店簽署「共識」。據知情人士透露,兩岸在金門就善後工作達成共識,我方將歸還2名大陸漁民遺體及查扣漁船,同時也給予家屬撫慰金,陸方也將讓滯留大陸逾4個月的胡姓釣客返回金門,如此開創了兩岸談判解決金廈海域問題的「金門模式」。
林庭瑤
2024-07-24 08:00
新聞
政治
中國封鎖高雄港釀台「斷氣」危機?郭正亮揭戰略意涵:展現對台船舶控制是內政
中國上月展開「聯合利劍-2024A」軍演包圍台灣,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指出,外籍船長拒絕穿越演習範圍,整整3日沒有任何1艘天然氣船在台灣泊靠卸貨,可見中國有阻斷台灣能源供應的能力。對此,前立委郭正亮表示,若兩岸事態持續惡化,中國極有可能封鎖高雄港,因此他要求國防部長顧立雄盡速提出具體對策。
林湘淇
2024-06-14 08:30
新聞
政治
卓榮泰要求針對軍演繃緊神經 政院:航空器、船舶照規劃運行,確保安全
針對中國解放軍宣布對台進行「聯合利劍」軍演,行政院今(23)日表示,國防部已經說明,國軍有能力、有信心確保國家安全、捍衛國家主權,請民眾放心,此外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已要求各部會針對中共演習提高注意力,讓民眾安心。
黃信維
2024-05-23 15:54
地方新聞
高雄
台船舉辦DNV年會 發表甲醇雙燃料船舶整合解決方案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與DNV挪威船級社合辦第9屆航運研討會(簡稱DNV年會),有鑑於全球氣候的變化,針對溫室氣體排放要求日趨嚴格,國際海事組織(IMO)於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會議中,針對船舶溫室氣體排放訂定目標與措施。針對溫室氣體排放訂定2050年目標為淨零排放,於2030年之二氧化碳排放相較於2008年基期,至少減少40%。因此,今年研討會主題著眼在航運界所要面對關於替代燃料及複合式動力的機會與發展。
徐炳文
2024-05-15 17:47
風生活
即時
日本
日本製造又蒙羞!重工業巨頭認了「造假測試數據20年」股價連2天下跌
「日本製造」再蒙羞,日企連爆造假衝擊消費者信心!繼先前松下集團子公司松下企業、豐田旗下的大發工業(DAIHATSU)被爆造假測試數據多年,日本重工業巨頭IHI旗下子公司IHI原動機(IHIPowerSystems),也被爆出長達20多年竄改4000多具引擎燃油數據,對此IHI在24日證實並道歉了。
陳怡穎
2024-04-27 16:35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陳奕璇觀點:回歸事實,勿讓政治模糊焦點
3月14日大陸籍漁船「閩龍漁61222」在金門外海翻覆,我國海巡署艦隊分署第九海巡隊派遣4艘船,兩岸聯合搜救。而回顧一個月前金門發生漁船翻覆事件,造成4名船員落海,其中2人送醫後不治身亡,而卻演變為臺灣內部的政治攻防。雖此事件所造成不幸令人感到不勝唏噓,但仍須回歸問題本身,撞翻大陸漁船為「三無船舶」,是「無船名、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登記」。這「三無船舶」在海上肆意航行、捕魚等諸多不法情事,若臺灣海上執法單位不嚴正取締,縱容此等情事「常態化」,唯恐危害到臺灣自身安全外,亦會造成兩岸間更多齟齬。
陳奕璇
2024-03-20 07:00
地方新聞
南投
日月潭遊湖更安心 南投首座公有船舶上架場啟用
南投縣公有船舶上架場6日啟用,提供船舶業者完善的檢修服務,提升航行安全。縣長許淑華主持揭牌儀式及啟用典禮表示,上架場已委由南投縣渡船遊艇商業同業公會經營管理,統整業者的需求,結合技術人員,提供專業服務,收費也很平價,鼓勵船家有異常就將船隻上架檢查,確保航行安全。
王秀禾
2024-03-06 18:52
新聞
政治
海巡署密錄器為何不足?黃揚明揭原因:政策都只做一半
金門漁船翻覆事件持續延燒,海巡署宣稱執法過程中未能全程錄影錄音,導致無法將關鍵事實完整呈現,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日前則爆料,海巡署的密錄器其實數量是夠的,但因民進黨政府禁用中國通訊器材,導致部分中國製密錄器無法使用。對此,媒體人黃揚明於網路節目《阿姐反抗軍》表示,台灣政策僅做一半,禁止使用中國密錄器但沒有後續措施,應報廢一隻補一隻。
蔡翌暄
2024-03-05 20:45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