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臨床 文章列表
#
臨床
約 24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AI
醫療健康
和病人溝通不來,先找AI聊看看!馬偕引進虛擬人計畫 16種情境強化臨床對話
「報告阿長,那一床的家屬好兇,我剛才不知道該怎麼辦?」「阿伯,我已經講過很多次了,你一個人住院,下床一定要小心,不然又要跌倒了啦,怎麼講都講不聽。」「你態度怎麼這麼差。」「我是關心你耶,你幹嘛誤會我的意思,我就沒有那個意思!」「你還說,你就是那個意思!」
黃天如
2025-05-12 13:03
新聞
國際
科技
AI
自拍照預測癌症存活機率?AI工具FaceAge估生物年齡,準確度勝臨床醫師判斷
一張看似尋常的自拍照,竟可能成為醫療決策的關鍵依據。美國最新研究揭示,透過AI演算法分析臉部影像,不僅能推估一個人的「生物年齡」,還能進一步判斷癌症患者對治療的耐受度與存活機率,挑戰傳統醫學仰賴醫師直覺的「肉眼判讀」。
王秋燕
2025-05-12 09:20
地方新聞
台北
提升市場流動性,穩步推進全球三期臨床 康霈啟動「1拆10」股票分割計畫
康霈股東會通過股票分割案,面額將由每股5元調整為0.5元,預計於第三季完成,有助提升市場流動性並擴大投資人參與。
唐可欣
2025-05-06 13:35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乳癌末期患者福音!新一代ADC藥物納入健保給付 國外臨床證實可延長生命
乳癌在台灣一直是女性罹癌率最高的癌症,尤其一旦病情進入晚期,5年存活率約只剩下40%,若是惡性重大的三陰性乳癌患者,存活率更可能低至10%。過去多數病人在病情進展至第4期時,往往只剩效果有限的化療。所幸新藥抗體藥物複合物(Antibody-DrugConjugates,ADC)今年2月納入健保給付,有助於提升乳癌HER2受體弱陽性晚期病人的治療成效。
黃天如
2025-03-27 20:00
新聞
國際
科技
商業
醫療健康
製藥界也出了一個DeepSeek!?從仿製到創新研發,中國生技公司癌症新藥引發關注
中國人工智慧平台DeepSeek,以超低研發成本橫空出世震驚全球,如今在製藥領域,也出現類似黑馬角色,在不被外界看好的狀態下,推出新藥物引發生物科技產業議論。這家企業名為康方生物科技(Akeso),創立至今還不到十年時間,他們在2024年9月、推出一款在臨床試驗中,療效優於歐美巨擘的全新肺癌藥物,讓歐美世界開始注意到這家企業。
李靖棠
2025-02-27 18:40
品味生活
中裕新藥宣布長效型TMB-365/TMB-380愛滋療法2a期臨床試驗成功達標
中裕新藥2025年1月7日正式宣布,長效型TMB-365和TMB-380單株抗體以每兩個月一次方式治療愛滋2a期臨床試驗結果獲得重大正面結果,成功達到所有臨床試驗主要指標(PrimaryEndpoints)。
唐可欣
2025-01-08 11:16
風生活
健康
膀胱過動症症狀有哪些、怎麼治療、如何改善排尿次數?一文看懂不再一直想尿尿
頻尿、尿失禁等排尿問題困擾著許多人,而其中常見的原因之一是「膀胱過動症」。這種情況會讓人感到強烈尿意,甚至來不及上廁所就發生漏尿,影響生活品質。據統計,日本40歲以上約有千萬人可能受到這問題困擾。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膀胱過動症的成因、診斷與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行為訓練及先進的肉毒桿菌素療法,幫助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新自然主義
2025-01-04 10:00
新聞
國內
快打疫苗!流感疫情進入高峰 台大醫分享臨床故事:小孩當天使去了
疾管署示警流感疫情將進入流行,不過在新冠過後國內民眾逐漸拿下口罩,卻也給了流感病毒可趁之機,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在臉書發文分享自身經歷,表示在他曾收治的孕婦中,有2位就因有沒有打流感疫苗,導致在孕期中確診流感時,一位沒有任何症狀,另一位的小孩卻「當天使去了」。
張大任
2024-12-08 13:49
地方新聞
台北
台灣醫材創新突破 三軍總醫院攜手工研院打造新世代醫療敷料 整合尖端材料與臨床應用 實現高階醫材自主研發
在全球醫療器材供應鏈重組之際,台灣醫材產業迎來重大突破。綠能奈米科技有限公司透過與三軍總醫院及工研院的策略性合作,成功開發出新一代高性能醫療敷料,實現從原料研發、製程優化到臨床應用的全方位在地化,為台灣在高階醫材領域開創嶄新里程碑。
唐可欣
2024-11-25 17:2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台灣正念工坊舉辦正念醫學研討會 7面向找回健康心生活
由台灣正念工坊、陽明交大醫學院共同舉辦的「正念與醫學暨心理學研討會」,2024年11月16日在台北舉行,匯聚國內外醫學和心理學專家,探討正念臨床應用,包含慈悲與自尊、禪與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生活型態醫學、睡眠、老化、減重等7大議題,不少醫護人員亦分享接觸正念後的轉變。
陳筱玲
2024-11-25 12:39
VIP
國內
新新聞
有錢就能入學?波波醫師現身說法 揭學制反擊:台牙醫來念未必能畢業
本土小牙醫對「波波醫師」連續抨擊多日,但卻少見波波牙醫出面回擊。《新新聞》訪問到中華民國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理事長林宗億,他也是社會大眾口中的波波醫師,他強調,本土小牙醫說他們買學歷、走後門……,諸多不堪的指控張口就來,卻毫無證據。
黃天如
2024-11-19 08:40
風生活
即時
不是歷史、哲學系!調查揭「這10大科系賺最少」失業率超高 驚見「1治療領域」也入榜
作為對未來職業選擇的踏板石,不少學子都會在考量自身興趣、未來薪資與職涯發展選擇大學所要就讀的科系。如今最新調查出爐,「最沒價值」的10個學位中,竟有過半數都與藝術領域相關,薪資幾乎都低於5萬美元。
古靜兒
2024-10-11 09:57
地方新聞
台北
連續5年奪冠!陳亮恭入選「全球前2%科學家」 臨床醫學領域第一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兼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恭,近日再度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Top2%Scientists),這是他連續第5年獲得該項榮譽,並蟬聯我國臨床醫學領域第一。
何長澤
2024-09-23 19:51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炎黃世胄」獵殺「中國人」,歷史顛倒造就精神錯亂
巴黎奧運落幕,但台灣內部獵殺「中國人」的民粹激情,卻愈演愈烈。日前「麟洋配」二度奪金,寫下奧運歷史,立委翁曉玲在微信上稱他們是「中國人的驕傲」,結果引來輿論群起攻之,還有人去她清大的研究室門口貼「中國人教授」紙條。在各種綠營掌握話語霸權的場域中,翁曉玲更是被挖出祖宗18代,還有名嘴批評她「連自己阿公都抹紅」。
張鈞凱
2024-08-12 06:10
地方新聞
新北
醫學科技人才從高中扎根!新北攜手長庚大學臨床模擬中心深度體驗一日醫師
新北市教育局今(5)日與長庚大學攜手共同培育醫學專業人才,結合醫學院專業師資,提供校內頂尖的臨床技能與模擬中心場域,帶領新北市高中學生深入擬真的醫院場域,化身一日醫師學習臨床技能!為符應當前AI科技浪潮,特別與長庚大學合作開設「數位科技與臨床醫學」課程,引導新北市高中學子探索科技與醫學的多元應用,分別由護理系的沈浸式智慧科技認知訓練、職能治療系的癌症病情告知及人體解剖學等初體驗導入課程,同時搭配讓學生透過「數位解剖平臺」等專業設備體驗高度擬真感受科技醫學的情境。
李梅瑛
2024-08-05 17:22
風生活
健康
少吃1食物多活近9年!想要延長壽命多吃3種食物,還能降低膽固醇、抑制腫瘤
在2022年2月由挪威卑爾根大學所進行,並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PLOSMEDICINE)的研究,針對二百多年來全球各地死亡原因、疾病和傷害等數據進行統合分析後發現,若20歲開始採取植物性飲食,取代以加工肉、高脂肪、精緻澱粉與高鈉含量的西式飲食,對於男性最長可延壽多達13.0年,女性則可延長10.7年壽命。至於飲食內容有哪些呢?
商周出版
2024-06-15 09: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余伯泉觀點:賴清德在台灣心理健康史的關鍵貢獻與前瞻
515是臨床心理師節第20週年,臨床心理師公會今年以「為自己出征」為主題,邀請民眾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小冒險故事,面對困難如何為自己出征,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英雄,並特別聚焦於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旨在提高全民的社會情緒學習和「心理韌性」。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陳建仁、台北市長蔣萬安、市議員秦慧珠、苗博雅、陳賢蔚、應曉薇、吳志剛、郭昭巖,立法委員黃國昌、陳昭姿、403大震受創的花蓮縣長徐榛蔚等不分藍綠白錄製小影片祝賀臨床心理師節。
余伯泉
2024-05-18 06:40
地方新聞
高雄
輔英科大單嘉俞習書法有成 提升臨床照護冷靜與專注力
輔英科大五專護理科單嘉俞同學(彌陀國中畢)從小喜歡書法,今年入選第十六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行草組,她和表姐、胞妹三人都讀護理,她曾照顧年邁的阿嬤,實習時看顧癲癇病人,很有成就感,未來會繼續運用書法的專注力與冷靜,投入臨床,提供病人最好的照顧與服務。
徐炳文
2024-05-02 19:26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寶林中毒案莫淪「臨床醫源病 」
寶林中毒案目前累計31例通報、5重症、2死慘劇,衛福部長薛瑞元放出風聲「不一定會有最後答案」,如同年前瘦肉精的「天選豬肉」一般,是否又以來源不明來作結案,也讓寶林中毒案陷入「臨床醫源病」隱憂。
蔡威
2024-04-18 05:30
評論
政治
專欄
林騰鷂觀點:廣開臨床憲法課─沒有憲法你活不下去!
蘇永欽教授日前在報端發表「民主嘉年華之後必須正視的憲法問題」,對當前半總統、半內閣之憲政體制,在13日大選後,會發生什麼憲法問題,有深入之分析,但文中甚多專業語詞與制度描述,在他所謂「民眾普遍不知也不讀憲法」的情況下,恐陷多數民眾於十里雲霧中,難以在選後國會三黨不過半的憲政情勢下,帶動民主的向上提升!
林騰鷂
2024-01-25 06: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