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文章列表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約 6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財經
科技
商業
消費者飲食習慣改變,將帶來哪些投資機會?
隨著人口成長、城鎮化,以及消費者飲食習慣的改變,預計到2050年,全球食物的需求成長將高達6成。人類若仍以傳統方式進行糧食生產,將快速消耗地球的資源。為避免情況持續惡化,食品創新的需求因此應運而生,使全球糧食和農業系統發生前所未有的轉變。
smart智富
2024-10-31 15:10
風生活
國際
科技
商業
即時
「二氧化碳合成奶油」好吃還能拯救世界!連比爾蓋茲都看上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畜牧業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4.5%,為全球溫室效應的重要負面推手之一,同時聯合國也在此前頒布了2030年碳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43%的目標,如何減少碳排放甚至是回收二氧化碳成為各國重點課題。
蔡華洲
2024-07-31 17:32
風生活
商業
台灣人愛吃吃到飽又超浪費,餐廳怎麼處理廚餘?專家提解方減少奧客
近年來剩食議題受到國際關注,國內部分吃到飽品牌餐廳為落實ESG企業責任,開始採取各種相關策略,例如運用整日的分時段供餐、預先訂位掌握來客人數,以及依據節慶及淡旺季等方式,依據大數據來調整備餐的情況,同時掌控食材的採購及現場製作的即時調整等等。
食力foodNEXT
2023-10-23 15:49
地方新聞
新北
惜食概念能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 響應世界糧食日新北鼓勵購買格外品與即期品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在世界各地仍有許多地方面臨飢荒問題,新北市政府農業局在這個具代表意義的節日要呼籲國人重視惜食議題,提供大眾幾個日常生活可以身體力行的惜食作為:多多消費格外品、即期品,並且養成吃多少、點多少的習慣,也邀請大家到惜食餐廳、農會惜食專區消費,以行動支持惜食理念。
李梅瑛
2023-10-16 13:26
風生活
美食
新知
世界
你手中的洋芋片從哪來?樂事、聯華好吃的關鍵是什麼?帶你從馬鈴薯生產地揭開背後秘辛
台灣雖然也有種植馬鈴薯,但是產量無法因應國內需求,仍須靠進口補充,而台灣進口馬鈴薯的主要國家就是來自美國。到底美國為何能做到全年穩定供應品質優良的馬鈴薯呢?而台灣的進口量竟然能排上美國馬鈴薯的出口第六名!跟著《食力》前往美國重要的馬鈴薯生產地「華盛頓州」,了解美國馬鈴薯的生長環境與供應鏈!
食力foodNEXT
2023-08-16 10:27
風生活
職場
為什麼願意做慈善?比爾蓋茲的答案震撼麥肯錫合夥人,竟跟世界慘況有關
從「不敢不同」到「敢於不同」,這個轉折支持了我在麥肯錫後五年的職業發展。
高寶
2022-12-31 11:00
新聞
國際
國內
駐索馬利蘭代表處響應世界糧食日 代表羅震華:「台灣模式」合作有利當地農民
1979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把其成立日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每年紀念此日以提升饑餓和糧食安全認知。索馬利蘭農業部16日舉行相關活動,我國代表處首度獲邀參加,駐索馬利蘭代表處羅震華強調,台灣與其他國家的農業合作成果良好,相信此「台灣模式」有益於索馬利蘭農民。
簡恒宇
2022-10-17 05:00
新聞
國際
財經
永遠困擾我們的生存問題:地球能養活多少人?當前世界人口是不足還是過剩?
此刻,這座谷底為沼澤濕地的山谷還是一片沉靜祥和,綠草和棕櫚樹在水面上投下依稀模糊的影子,魚兒靜靜地躲在紅樹林的水下,樹林中的猩猩正在用堅韌的手指尋找果實。然後,轟然一聲雷鳴爆響,一個沉睡的巨人突然從睡夢中醒來。
BBC News 中文
2022-10-02 21:10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煤礦中的金絲雀》滴答作響的債務炸彈 《日經亞洲》:這個國家的危機在南亞敲響警鐘,中國立場是關鍵
印度洋島國斯里蘭卡近一年陷入日益嚴重的債務危機及1948年獨立以來最嚴峻的經濟危機,通貨膨脹一發不可收拾,經濟崩潰,民怨沖天。《日經亞洲》28日指出,斯里蘭卡是亞洲滴答作響的債務炸彈,而一些南亞國家也可能步上斯里蘭卡的後塵,斯里蘭卡危機在整個地區敲響警鐘。
廖綉玉
2022-09-30 04: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缺乏美國領導,聯合國出現「外交真空」!學者:中國趁機推進戰略目標
在各國領袖陸續抵達紐約,準備參與20日即將展開的聯合國大會(UNGeneralAssembly)之際,中國卻將目光望向大西洋對岸的另一場會議——於瑞士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在該會議上,中國外交官極力阻止聯合國繼續調查新疆維吾爾族的人權問題,並企圖利用聯合國機構推動有利於北京的戰略目標,從而改變全球秩序。
陳艾伶
2022-09-21 02:00
新聞
國際
政治
調查
前進烏克蘭》俄軍炸毀的糧倉滲出農家的血 農民絕望:世界幫不到我們
「請幫助我們消除障礙,把這些小麥和穀物賣出去,否則我們真的會破產,生存不下去了。」在鄰近黑海(BlackSea)的尼古拉耶夫州(Mykolaiv)以農業起家的維特利(Vitaliy),向世界發出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吶喊。
Daniel S. Y. Ceng
2022-08-02 17:00
國際
財經
經濟
新加坡「國菜」海南雞飯漲兩成!通膨、疫情、戰爭、出口禁令,加劇全球糧食危機
通膨海嘯席捲全球,加上疫情影響和烏克蘭港口因戰爭被封鎖,糧食價格不停上揚,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抗議生活成本飆升,政治人物則想方設法讓民眾買得起食物。對一些發展中國家而言,頒布糧食出口禁令以保護國內供需與食物價格是膝反射一樣的決策,這能讓他們安撫緊張的民眾,使他們相信需求會被滿足。
劉俞妗
2022-07-27 17:00
國際
解析》新冠疫情、談判卡關、收成欠佳 一文看懂全球糧食危機的前因後果
世界兩大糧倉俄羅斯與烏克蘭合計占世界小麥與大麥出口量近3分之1,俄烏戰爭威脅世界糧食供應,全球糧食價格飛漲,而這可能會導致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饑荒、政治動盪的問題惡化。
廖綉玉
2022-06-24 03:00
風生活
新知
曾是全球第一的養蝦王國,如今卻得靠進口!台灣養蝦業遭遇3大困境,從此一蹶不振
「1987年台灣養殖蝦年產量以9.5萬噸佔全球4分之1,雖然在蝦病毒影響下當今產量不如以往,但小小台灣當時就能在全球養蝦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千萬不要妄自菲薄。」有「草蝦之父」、「台灣水產養殖之父」之稱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廖一久一語道出台灣養殖蝦王國的興衰,但在台灣養殖蝦產業沒落後,他卻仍保持希望,期待產業有一天能再度復興。
食力foodNEXT
2022-06-24 00:15
VIP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
通膨創40年新高,何時才讓人喘口氣?70年代歷史教訓:世界經濟恐將硬著陸
主計處近期公布通膨數據,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3.39%,創下117個月以來新高。雖然高物價讓民眾叫苦連連,但放眼國際,台灣的通膨相對溫和。在美國,4月CPI年增率高達8.3%,就算不計入食物與能源價格,核心CPI年增率也達到6.2%;3月CPI年增率更高,為8.5%,核心CPI年增率為6.5%,皆創下40年來新高。
郭家宏
2022-06-14 17:20
新聞
國際
調查
前進烏克蘭》「我們很怕!」躲過坦克、機關槍攻擊 倖存者憂:俄軍遲早會下手
載著大頭照的蘇聯式麵包車,迎面駛過;哭泣與飢餓的烏克蘭籍婦女,靠近車窗訴苦。車諾比(Chornobyl)核電廠鄰近地區,這些畫面與情緒,讓俄軍入侵的殘酷記憶重現,而猛攻後的餘波,也一一浮現。
Daniel S. Y. Ceng
2022-05-03 17:40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糧食危機》烏克蘭戰爭不斷推升食用油價格,餐飲業苦不堪言、窮人受創最深
從新冠肺炎疫情2年多前爆發以來,全球食用油價格一直上漲。烏克蘭是全球最大的葵花油出口國,俄羅斯居次,烏克蘭戰爭爆發後,葵花油的出口運輸中斷,導致全球食用油價格飆升,加上通膨衝擊,導致原已高昂的糧食成本及能源成本節節攀升,這對貧困人口的打擊最為嚴重。
廖綉玉
2022-04-27 18:0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土壤劣化危機,全世界「飯碗」難保?!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署長大衛·比斯利(DavidBeasley)去年(2021年)曾呼籲並點名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Musk)只要捐出「60億美元就可以協助4200萬人避免死於饑荒」。對此,不論馬斯克是否真的依照計劃書,賣掉特斯拉股票捐款60億美元解決世界饑荒問題。今天的世界已經比1年前更加複雜和動盪不安,「糧食安全」正在快速螺旋式下降。
王淑琪
2022-03-22 13:30
評論
國際
財經
風評
風評:今年的經濟災難,台灣難倖免
雖然第一季尚未過去,但已幾乎可以肯定,今年的經濟災難就是:通膨:從上周歐元區公布2月通膨飆上5.8%,就可看出其災難性;更讓人憂心的是:盡頭尚未看到,俄烏戰爭將進一步拉高通膨,台灣恐怕也難免除,通膨想再控制在2趴以內,難度越來越高。
主筆室
2022-03-07 15:20
新聞
國際
吃樹葉維生、瘦得像骷髏!洪水肆虐、血腥衝突…專家:今年將是南蘇丹饑荒最嚴重的一年
東北非內陸國家南蘇丹從去年6月雨季開始,異常豪雨在全國各地氾濫,爆發60年來最嚴重洪災,國內持續發生暴力衝突,和平協議執行緩慢,導致南蘇丹大部分基本服務被剝奪,專家表示今年將是南蘇丹饑荒最嚴重的一年。
廖綉玉
2022-01-11 16: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