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之後,造成全球供應鏈發生斷裂,大部分國家2021年開始的通貨膨脹多與此有關。再加上2022年初的烏俄戰爭以及2023年10月後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引發中東地區的一連串衝突,造成紅海及蘇伊士運河的危機,大眾的注意力和解決方案多半集中在人為所造成的供應鏈問題,卻忽略了因為全球氣候變化造成運輸的不確定性增加,已成為全球貿易更大的隱憂。根據歐洲中等天氣中心(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所編撰的ECMWFReanalysisV5(ERA5)資料,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4.98度,比2016年高出0.17度,刷新歷史記錄。在此同時,西半球最重要交通動脈之一的巴拿馬運河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乾旱,由於海運是大多數產業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世界經濟勢將造成重大影響。固然海洋溫度高升和乾燥狀況直接影響巴拿馬運河,但喚起人們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亞馬遜森林長期的濫墾濫伐,和2023年出現有史以來最乾燥的雨季,是否引發該鄰近區域的氣候變化?這個20世紀初期的人類工程奇蹟,如今也讓人懷疑是否是造成這場生態浩劫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