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耗能 文章列表
#
耗能
約 2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高雄
企業深度節能怎麼做?台電:從高耗能設備下手
最好的能源就是節能!呼應政府深度節能政策,台電高雄區處與鳳山區處同時、不同地於(27)日舉行114年度大用戶座談會,邀請契約容量100KW以上的高壓用戶,包括機械設備製造業、塑膠品製造業、鋼鐵業等,共將近160多人參與。台電高雄區處處長黃志榮表示,節能省電必須用對方法,其一是透過台電節能診斷服務,從耗能設備下手調整;另一面相則是從用電時段和習慣下手,透過移轉夜尖峰用電、參與需量反應措施,把電費省下來。
徐炳文
2025-03-27 16:14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熱議華爾街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AI
AI需求引爆耗能飆升,電力真的夠用嗎?《華爾街日報》點出5大隱憂
在ChatGPT問世之後,AI領域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百家爭鳴,如今正式邁入了AI的「戰國時代」,各大企業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在電力爭取上也是費盡了心思和力氣,畢竟數據中心和訓練AI消耗的電量往往十分驚人,甚至相當於一座城市的平均用電量。
金牛幫幫忙
2025-02-20 12:00
風生活
汽車
平均耗能為 32.85km/kg,全新一代 Maruti Suzuki Swift S-CNG 登場
印度MarutiSuzuki於今年5月首度推出新一代國產化Swift車系後,日前再度宣布追加S-CNG天然氣車型,擁有32.85km/kg優異耗能表現。
小七車觀點
2024-09-13 10:06
財經
不用怕AI消耗能源!童子賢:微電子技術會讓算力更強,10年後用電占比應不到10%
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看好AI發展,認為AI的高耗電問題不足為奇。AI用電不排碳嗎?這跟他過往的說法是否有所牴觸?童子賢昨(5)日參與機電設備大廠西門子「2024台灣永續峰會」,大談電力排碳議題,盼喚起觀眾的減碳意識。走下講台後童子賢話鋒一轉,提及AI,童子賢笑稱:「10年之內,AI一定影響重大!」童子賢看好AI發展,認為當AI發展到極致,微電子技術進步之下,運算能力增強、可以更加省電,到10年後,AI在全球耗電量占比應不會超過10%。
張薰云
2024-09-06 09:48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過去5年,Google碳排大增48%!淨零碳排的投資,敵不過AI資料中心的高耗能
儘管谷歌(Google)致力於達成淨零排放目標,該公司表示,由於支援人工智慧(AI)所需的資料中心耗能增加,Google的溫室氣體排放不減反增。
中央社
2024-07-05 12:40
新聞
國內
財經
AI
一文看懂》AI用電有多恐怖?ChatGPT耗能比Google搜尋高10倍 資料中心耗水也很驚人
人工智慧(AI)可能以許多意料之外的方式改變世界,目前已帶來巨大衝擊,例如需消耗極大量的能源,仰賴全球數以千計資料中心電腦高速運轉的生成式AI即為最新例證。
中央社
2024-06-14 09:29
地方新聞
台東
「低耗能民宿暨集合式住宅計畫」補助開放申請 說明會現場反應熱絡
臺東縣政府為推展縣內節能減碳作業,113年臺東縣節電夥伴計畫因地制宜策略,規劃低耗能民宿暨集合式住宅節能改善補助計畫,以鼓勵採用節能設備和建置相關節能措施,降低民宿及集合式住宅的能耗及碳排放,將節能減碳觀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溫佳身
2024-04-30 15:55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台灣研發新款電子元件:「照光」就能切換功能,解決傳統電腦耗能問題
國科會指出,台灣團隊開發出雙模式二維電子元件,首創透過光的控制,在記憶體、電晶體模式之間靈活切換,為涉及大量儲存、高速運算能力的AI模型與相關應用,提供巨大潛力,也為高效能計算和半導體製程簡化開啟新方向。
中央社
2024-01-16 12:40
品味生活
國泰人壽榮獲「資誠永續影響力獎」,「步步攻億走」以千億步伐走出影響力 打造首間接近「零耗能」的離島小學,「FitBack健康吧」計畫助減碳約14萬噸
今(24日)國泰人壽以「【EveryStepCounts】2022步步攻億走公益紀實」,榮獲2023年「第七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國泰人壽「步步攻億走」的活動累計近千億個步伐,並將步數轉換為實質的公益支持,投入破千萬元的資金;而國泰人壽APP的「FitBack健康吧」健康促進計畫計算用戶每日走路量,2018年至今累計步數相當於為地球減少碳排放量約14萬噸,顯示國泰人壽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也積極創造正面的社會影響力。
唐可欣
2023-10-25 11:5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人腦耗能跟燈泡一樣,ChatGPT卻是10萬家庭的電量!AI想超越人類,要突破哪些限制?
到目前為止,人工智慧的發展已經跨越了以規則為基礎(rulebased)的AI(例如社群媒體平台篩選與推送訊息的AI等等)、內容覺察與留存處理AI(contextawareness&retention)的時期(例如Siri及Alexa等等),而到特定領域(domain-specific)專用型AI(例如下棋的AlphaGo、蛋白質結構摺疊的AlphaFold等等)。
大塊文化
2023-10-15 09:1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理財
iPhone 15剛開賣就爆災情!科技網紅點出問題:真的讓人失望
蘋果(Apple)9月13日舉辦發表會,iPhone15系列新機也同時發布,包含iPhone15、iPhone15Plus、iPhone15Pro以及iPhone15ProMax,台灣15日開放預購,並於22日開始供貨,令眾多果粉感到興奮不已。然而,有些民眾拿到新手機後,卻發現有過熱情況,知名科技頻道對iPhone15系列新機進行實測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王若桐
2023-09-24 11:21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熱議華爾街
訓練AI模型,用電量能為家庭供電41年!AI的矛盾:幫公司節能,自己本身卻很耗能
為了達到淨零碳排目標,人們需要密集監控自然環境與資源使用,同時也需要找到最有效率的能源使用方式,讓能源效益極大化,碳排放極小化。而AI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金牛幫幫忙
2023-09-21 12:00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新知
冷氣不冷先別急著補冷媒!空調師傅教1招自救,快速降溫還省下5000元維修費
時序來到夏季,各個家戶都開始開冷氣。而小編也不例外,卻發現冷氣吹出來的風不僅不涼快,還會漏水,而且這幾個月電費都居高不下。所以今天就請來師傅為我們解答,為什麼冷氣會滴水、不冷還耗電?
HoHo
2023-08-17 09:52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節電1800萬度耗能!高市經發局輔導服務業導入ESCO能源技術
高市府經發局110年起力推「ESCO能源技術服務」,結合能源局推動,計有16處機關、業者申請經濟部能源局「節能績效示範推廣補助計畫」補助導入節能服務,每年減少超過1,800萬度用電及9,000公噸碳排放。今(16)經發局長廖泰翔率隊參訪節能有成的小港醫院了解計畫成果,借鏡未來政策方向,持續輔導更多單位響應節能政策。
徐炳文
2023-03-17 01: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經濟
謝錦芳專欄:台商回台投資,半數以上屬高耗能,會引發什麼危機?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在埃及舉行期間,來自台灣的官方代表團前往現場參加周邊會議,宣揚台灣訂定2050淨零願景。諷刺的是,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台灣高碳排業者竟然逾8成不知道政府的2050減碳規劃,這項調查顯示,政府雖然高喊2050淨零目標,但是政策溝通完全不及格,空有口號,無濟於事。
謝錦芳
2022-12-18 14:40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科技
經濟
大國博弈
美國出招恐讓「矽盾」出現裂痕!《外交政策》刊文警告:晶片大戰與高耗能的台積電,都讓台灣更危險
「在目前的情況下,台積電的地位讓中國更加覬覦台灣。」
李忠謙
2022-11-11 23:08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全台恐將遍地開花的海水淡化廠 搶電之外又有一大問題令人憂
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與逐年增加的產業用水,台灣本島將陸續設置海水淡化廠,台塑集團出資供六輕使用的麥寮海淡廠正在興建中,新竹與台南海淡廠甫通過環評初審,不過海淡廠高耗能又影響漁獲,一直是漁民與環評委員質疑的問題。
李佳穎
2022-05-13 17:00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中國遭遇普遍電力短缺,可能干擾全球供應鏈
中國正在遭遇普遍的電力短缺,經濟復甦因此受到打擊,並可能干擾全球供應鏈,加劇全球通脹壓力。
華爾街日報
2021-10-05 17:25
風生活
財經
環境
溫室氣體排放王不是工業?環保專家曝「這產業」對環境最傷,大多數人都誤會了
前兩個月因為疫情大家宅在家時間多了,白天冷氣用電量也隨之增長,不少人收到電費後晴天霹靂,明顯感受到溫室效應造成的生存壓力。
綠學院
2021-09-19 09:3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綠能未必真減碳,節電才能救地球!」
2021年7月,中國啟動全球最大規模的「碳排放權市場」,美國也宣布2035年「碳排放清零」計畫,歐盟則朝向2050年時現「完全碳中和」的目標邁進,並決定2035年起,禁止銷售新汽/柴車及油電混合車。地球已面臨嚴重的溫室效應及氣候變遷之危機,然而,全球碳排最多的國家(※中國、美國及歐盟),仍在玩弄「碳交易、減碳排、碳中和、碳補償」的數字遊戲。
何宗岳
2021-08-07 06: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