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翁啓惠 文章列表
#
翁啓惠
約 3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理財
商業
「1公司」股價從755跌到35元!投資人血本無歸,謝金河揭背後「炒股共同點」
台灣生技產業十年來風起雲湧,從浩鼎、基亞、合一到高端疫苗與鑽石生技,數度掀起市場投資熱潮。但隨著解盲失敗、無營收、資訊不對稱等問題浮現,許多曾經千元股價的生技公司,如今股價僅剩數十元。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直言,「十年一覺生技夢」,再度點出台灣生技投資的殘酷真相。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30 10:58
新聞
國內
財經
「股價血崩」生技公司大點名!這家從755跌到剩35 謝金河嘆:10年一覺生技夢
台灣生技產業備受關注,更有呼聲稱讓生技業成為繼半導體之後的第二座「護國神山」,不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29)日卻在臉書直言「10年一覺生技夢」,指出浩鼎研發15年乳癌用藥解盲再度失敗,股價從755元跌到剩35元,類似的其他生技公司案例還有基亞、鑽石等,「這產業中很多不肖業者熱衷『印股票換鈔票』,虧損累累的公司股價可以上千元,很不可思議。」
張大任
2025-04-29 21:21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李遠哲的遺憾,童子賢的鑑戒
「政客關心的總是下一場選舉,政治家關懷的則是下一個世代。」台灣不缺政客,看不到政治家,不過,永遠有「國士」願意為政客背書,過去三十年,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是「國士」代表號,雖然也是失敗的代表號;民進黨第三次執政,「新興國士」登場,代表號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李遠哲經驗」足可為借鏡。
主筆室
2024-06-20 07:2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吳榮鎮投書:學術環境政治化,諾貝爾獎遙不可及
去年,台灣寶島吹起一陣微微的「諾貝爾獎」。因為,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啓惠被寄望獲得2022年諾貝爾獎,結果仍然無緣得獎,引起部分國人警醒,鄰近的日本1949年以來,已經有28人得獎。反觀,台灣為何迄今只有李遠哲一人?
吳榮鎮
2023-01-10 14: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淪為「政客」的科學家
日前,前副總統陳建仁接受媒體專訪,對「選情」、「疫情」夸夸而談。談及失控的疫情,陳建仁言稱「政府防疫沒準備」;談及選情、以及為何加入民進黨,他則「邏輯打牆」地說自己為「表達政治理念」而入黨。陳建仁一方面閃爍其詞,一方面「黑手」伸入政治,樂於當民進黨的「一枚魁儡棋」。對於種種質疑,卻總以無辜又無害的一號表情應對之。堪稱是最「政客」的科學家,實在並不為過。
陳力言
2022-06-27 13:4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國民黨誤會大了!監委肯安心養老也是功德
國民黨立院黨團日昨舉行記者會,矛頭對準根據憲法「理應與立法院平級」的監察院,狠狠修理,指陳過去二十個月有四位監委「零提案(彈劾)」、五名監委參與審查出席率低於八次,痛批這群「尸位素餐監委」,讓監察院成了不折不扣的安養院、酬庸院,對要求監察院比照「開放國會」,讓全民監督。
主筆室
2022-06-10 15: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陳建仁可以遊戲政壇,不能兒戲中研院
前副總統陳建仁最近紅成政壇炸子雞,自去年底申請加入民進黨,就是蔡英文總統兼民進黨主席手上「一枚最強活棋」,既是可以取代行政院長蘇貞昌的閣揆人選,還是可能取代陳時中的中央防疫指揮官人選;既能布局二0二四總統大選,更是民進黨台北市長熱門人選之一,哪哪都有他可以扮演的角色,而他,一以貫之,總以無辜又無害的招牌笑容應對之,既不承認也不否認,最近更欣然受聘為小英之友會全國總會榮譽會長。
主筆室
2022-04-09 15:2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陳立誠觀點:封殺言論自由,大愛電視臺有何苦衷?
自古以來中外專制政府都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言論自由,阻止不同意見的傳播,以控制人民思想。中國古代有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有清代的文字獄。歐洲則有納粹,不但打壓猶太裔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還公然焚書。千百年來人類爭自由民主是否成功的關鍵指標就是言論自由。有了言論自由,政府才有所忌憚,不敢胡作非為,因為到底對民間輿論有所顧忌。
陳立誠
2022-01-10 14: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蔡英文政治宿命的三顆「生技地雷」
毫無疑問,蔡英文總統的確心懷生技大夢,為了圓這個夢,在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的二00七年,她親自參與、甚至「親手撰寫」(根據維基解密台灣)《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親自拜訪並立法院長王金平領銜提案,這大概也是立法院有史以來第一個由國會正副議長領銜提出並通過的法案。
夏珍
2021-08-13 06: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林昶佐VS.林郁容,民進黨水逆代表號
疫情吃緊,疫苗仍缺,民進黨蔡政府最近聲望低迷,連網軍都難挽頹勢,在確診人數連續在百人之內,「微解封」彷彿露出一線曙光之際,台北環南市場又傳四十一人確診,中央指揮中心特別前進萬華,與台北市長柯文哲舉行聯合記者會,也是宣示中央地方齊心抗疫,就在這當口,萬華唯一立委林昶佐陪同出席記者會,却一頭撞上槍口,被當地民眾連三嗆,嗆得他灰頭土臉,旋即發表道歉聲明。
主筆室
2021-07-03 07: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如果陳建仁非要毀了蔡英文,那就來吧!
「透明」是數位時代的關鍵詞,除了網路可以更方便的成為政治透明的媒介,重要的是公民對於代議政治或行政授權不滿或質疑,可以透過「透明」重新建立信任的可能,沒有信任則民主必然挫敗。怪的是,打著「推翻黑箱決策」上位的民進黨蔡政府,創建了民選總統以降最大的黑箱,在這個黑箱裡「朕即決策」,更怪的是,黑到這個「朕」竟還有莫衷一是的空間,國產疫苗決策就是經典。
夏珍
2021-06-25 06: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陳培哲不是翁啟惠
跟浩鼎股價從755塊錢跌到58塊錢有關的是翁啟惠,不是陳培哲。
劉青山
2021-06-10 06: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館長校正時中─不能用人民的生命賭權力
全國新冠疫情三級警戒進入第三周,確診案例維持平穩,但死亡人數一再向上攀升,讓人心痛難忍,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應該回頭看看,在過去疫情最吃緊的半個月裡,他到底發揮了什麼「指揮」功能?指揮中心是否已經手忘腳亂到前言不對後語?而他自己是否就是風暴核心?
主筆室
2021-05-31 07: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翁啓惠的堅持VS.監察院的轉彎
五年堅持,前中研院長翁啓惠不但為自己爭到司法的「清白」,更讓監察院為他創下「一案三查」的紀錄,這份第三版的調查報告全面逆轉早前的調查彈劾與移送公懲會之舉,某種程度也形同否定司法院公懲會(現更名為懲戒法院)對他申誡的裁處,儘管監察院聲稱不會移送這份調查報告給司法院,但翁啓惠做為當事人,依法有權提請再審,值得注意的是,司法院(懲戒法院)會不會和監察院一般,否定自己兩次駁回翁啓惠提請再審的決定?
主筆室
2021-03-22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翁啓惠洗冤
前中研院長翁啓惠很憋屈,而且,從他的角度,已經憋屈五年了!浩鼎案「爆發」,長達五年時間裡,他無一日不困頓於司法訴訟,還得應付監察院惱人的「調查」乃至彈劾。最近他再次提請監察院撤銷對他的彈劾,這個請求史無前例,且無法可循;監察院司法及獄政委員會召委蔡崇義認為,「應該重新檢視,呈現事實」,如果此案立案,就是監察院為翁啓惠做的第三份調查報告,監察院的是非會否因政黨輪替而異?或者因被調查當事人的學問高低而異?頗值得觀察。
主筆室
2021-02-02 07: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專欄
陳師孟專文:冀望人類治癌的奇蹟發生在台灣─翁啓惠之冤
主人夫婦、梁兄、我,四個人坐在客廳,不太知道該講些什麼。這是週日下午,也是士林地檢署終於宣布對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放棄上訴的前一天。之前有消息傳來,士林地檢在週六曾全天開會討論此事,但究竟做何決定,沒人知道。所以我們只能胡思亂想,一下子覺得依照慣例,一審無罪、檢方有理無理必定上訴,一下子又覺得既然需要開會討論,可能是內部有反對聲浪,不必太悲觀。
陳師孟
2020-12-11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不見容石木欽的「當道」,是蔡英文還是許宗力?
石木欽是誰?除了法界,多數人不必認識他,最近石木欽知名度高了點,因為他主持的司法院公懲會審理監察院彈劾台大校長管中閔案,破格「公審」方式開庭,並以個案炮製獨創「新型態(兼職)業務」,記管中閔「申誡一次」,而廣為周知。沒想到,十天之後,司法院發布新聞稿,說明石木欽「涉及不當行為,嚴重違反法官倫理,傷害司法形象」,而發布新聞稿同時,證實石木欽已經請辭獲准。
主筆室
2019-09-14 07: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書生碰到蒼蠅
「白晝如黑夜,讀書見陳子昂詩:『人生固有命,天道信無言,青蠅一相點,白璧遂成冤』。」在司法院公懲會做出「申誡一支」的「判決」處分後,台大校長管中閔以詩明志,其心中憋屈不言可喻。
主筆室
2019-09-03 07: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管中閔成了政治與司法的煉金石
儘管管中閔個人可能無奈難堪甚至忿怨,毫無疑問,「管中閔案」確乎是社會矚目重大「案件」,第一,管中閔是自有大學自治以來,第一位依法定程序選出却一年被「卡」而無法就任的校長;第二,他是喧騰一年讓執政黨九合一大敗的「討厭民進黨」的重大因素之一;第三,他是就任就被監院彈劾並移送司法院公懲會的校長;第四;他還將是公懲會「公開審理」的第一例。
主筆室
2019-06-18 07:2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法操觀點》浩鼎案檢察官靠想像辦案,不上訴不意外!
浩鼎貪汙治罪部分,已於2018年12月28日宣判,一審士林地方法院判決翁啟惠、張念慈均無罪。在無罪判決做出後,各大媒體紛紛採訪專訪翁啟惠,對於無罪判決翁啟惠發了聲明表示「正義雖到,名譽難復,希望就此畫下句點。」
法操司想傳媒
2019-01-27 05:4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