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繳所得稅 文章列表
#
繳所得稅
約 9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理財
新知
今年所得稅規則有改!財政部曝符合1條件,月薪低於5.2萬免繳
隨著五月報稅季到來,民眾需留意今年起在綜合所得稅、房屋稅制度上的幾項重大調整。財政部提醒,綜所稅申報與繳納期限延長至6月30日,而房屋稅則維持在5月31日截止。民眾應把握時間完成申報,避免逾期受罰。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2 14:49
風生活
理財
2025所得稅手機報稅流程教學!5分鐘搞定免插卡下載APP,一鍵秒查要繳多少稅
前報稅方式越來越方便,只要有網路與手機,今年申報綜所稅不必插卡、也不用額外下載APP,最快5分鐘內就能完成報稅流程。本篇將一步步說明手機報稅流程教學,包含身分驗證的準備資料、快速與一般申報兩種方式,還有繳稅與退稅方式整理,幫助你輕鬆完成年度申報,省時又不漏報。不論你是上班族、自由工作者或退休族群,都能輕鬆上手!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5-05-01 08:20
風生活
理財
2025報稅試算一鍵秒知繳多少?免稅額/扣除額/級距一次看!2規定跟以前不一樣
2025報稅季即將展開,財政部公告今年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間為5月1日至6月30日。民眾可透過自然人憑證、行動自然人憑證、健保卡、行動電話認證等方式進行線上報稅。針對2024年度綜所稅於2025年申報,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薪資特別扣除額皆有調整,本文幫你一次整理2025報稅的重點變化與申報方式。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5-04-30 08:3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新知
2025繳稅信用卡推薦》不怕荷包大失血!報稅信用卡優惠、「分期0利率」全攻略出爐
5月份囉,又是繳納所得稅、房屋稅的月份啦(荷包又準備大失血了XD)
M I N 理財生活札記
2025-04-29 10:50
風生活
新知
下班經濟學
2025報稅延長至6/30!忘記申報或繳稅怎麼辦?補報、滯納金、流程一次看懂
隨著美國關稅政策變動影響,財政部宣布2025年報稅季延長,申報與繳納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的期限從原本5月31日,延後至6月30日截止。雖然時間拉長,但若不小心逾期,還是可能衍生滯納金甚至罰鍰。本文一次整理所得稅逾期補報、滯納金計算、補繳方式與常見陷阱,讓你避免誤踩地雷!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29 10:38
風生活
理財
怎麼繳所得稅最省錢?聰明男用1招,秒省6萬元稅金
台灣的綜合所得稅都是在5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申報,除了特殊扣除額外,還有一般扣除額可以扣除,不過,其中又分成「標準扣除額」與「列舉扣除額」,民眾該如何選擇較節稅呢?
江庭榛
2025-04-22 16:02
風生活
理財
退休金要繳所得稅嗎?財政部揭曉月退低於「這金額」,才可以不用繳稅
退休金並非全數免稅,根據最新稅制,不論是一次領還是分期月領,都需依照不同標準申報所得稅。財政部在2023年時調整了免稅額與課稅門檻,一次領取者須留意「全免」、「半數計入」與「全額計入」的分界線,分期領取者也有每年固定的免稅額上限。本文整理最新計算方式與實例,讓你快速掌握報稅要點。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14 11:48
風生活
理財
職場
不是醫學藥學系!全台高中生搶唸1科系「薪水多、工時少」,過來人嘆:後悔沒選它
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的篩選結果日前出爐,包含台大、成大、中山等牙醫系分數,均比同校醫學系分數高,令不少醫師感嘆台灣醫療界的血汗待遇。近日就有一名擔任住院醫師的網友透露,ICU醫師的月薪不高,不僅要值班,還得面對醫療糾紛,讓他直呼「只能說高中生的眼睛還是雪亮的,大大恭喜牙醫了」。沒想到貼文一出,就有許多讀相關科系的網友表示,「開始後悔沒選了」。
吳欣蓉
2025-03-31 13:51
風生活
理財
新知
2025所得稅級距/扣除額/免稅額懶人包》一鍵試算要繳多少?年薪低於這金額不用繳稅
每年5月,台灣的報稅季節來臨,這對於納稅人來說,都需要特別注意。2025報稅將會有一些新變動,特別是在免稅額、扣除額和所得級距方面的調整,這些都將影響大家的稅務負擔。無論你是單身、已婚、還是有子女撫養,了解這些變動能幫助你做出正確的報稅選擇,並最大化享有政府提供的扣除額與優惠。報稅時間從5月1日至5月31日,只需要準備好相關資料,透過網路報稅系統就能完成申報,錯過時間則需補報並加計利息。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5-03-20 17:06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有殼族注意!2025豪宅稅新門檻上路,專家點名2種人首當其衝「稅金暴增百萬元」
你的房子會成為「豪宅」多繳稅嗎?財政部日前調整豪宅單價門檻,讓設算所得更接近實際所得,政府認為這些人將小宅單價賣太高、賺太多,所以決定多抽一些稅收。
廖嘉紅
2025-03-12 11:46
風生活
財經
理財
新知
保險
60歲退休只靠勞保完全不夠!專家教1招放大退休金,老後沒工作也不愁吃穿
某天,小美在公司茶水間聽到同事們在討論退休金的話題。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得不夠多,於是決定好好研究一下。
廖嘉紅
2024-12-31 11:44
新聞
政治
國際
「年收103萬日圓之壁」門檻調整 日媒曝持反對意見知事人數
自民黨、公明黨及國民民主黨等政黨正在協商的「年收入103萬日圓門檻」上調議題,《每日新聞》對全國47位都道府縣知事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上調本身持反對意見的知事「為零」,而幾乎有一半(22人)表示「支持」。此調查反映出,儘管對稅收減少有所擔憂,但知事們對於此舉可能帶來的人手不足緩解及居民收入提升所促進的經濟活性化抱有很大期待。
黃信維
2024-12-10 12:22
新聞
國際
美國大選》川普自詡「勞工最佳盟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是騙子
川普一直是個騙子。他還只是個商人的時候,有本事在自己盆滿缽滿的時候讓投資者們賠錢,成立「大學」騙取高額學費,就連與他合作的承包商也拿不到錢。而2024年競選期間,他還靠著中國製造的「川普聖經」和「永不投降」限量金色運動鞋大賺一筆。
劉俞妗
2024-10-30 08:30
風生活
房地產
理財
孝順兒把父親的房產給母親繼承,媽媽過世後卻發現不妙!專家教1招,省下大筆房地合一稅
張先生非常孝順,民國105年2月張爸爸過世時,為了讓媽媽安心居住,讓媽媽繼承張爸於民國79年購買的老家。不幸的是,張媽媽也在同年的12月過世。
廖嘉紅
2024-10-22 10:51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父母過世留下不動產「小心大筆房地合一稅找上門」!一文看懂新舊制試算、申報最節稅方法
美莉的爸爸是一位成功的房地產經紀人,就在美莉即將大學畢業的時候,她的爸爸因病去世,留下了一些房地產。美莉與老爸相依為命,作為老爸唯一的孩子,美莉面臨著如何處理這些不動產的重大決定。在這個關鍵時刻,美莉回想著父親教給她的知識。她知道,台灣的房地產稅制在民國105年(2016年)進行了改革,形成了新制與舊制的區分。從此台灣房產出售的房地稅、所得稅是一國兩制。
廖嘉紅
2024-09-25 11:29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兄弟共同繼承房產,大筆房地合一稅卻找上門!國稅局揭「少做1件事」連補帶罰繳更多
親人共同繼承房產要小心!財政部南區國稅局(下稱南區國稅局)分享一案例指出,袁先生與其弟小磊感情很好,十餘年前共同繼承母親留下的高雄市區一筆房地遺產後,近期袁先生欲往國外經商發展,弟弟小磊則於去(2023)年已將該筆房地的繼承一半持分,贈與兒子小凱。袁先生即說服小凱將該筆房地去年售出後,小凱得知大伯交易該筆土地屬舊制免稅,誤認個人也可適用,因此未申報房地合一稅,沒想到日前接獲國稅局補稅通知單與罰單,才知必須繳納高達45%的房地合一稅。
胡冠廷
2024-09-20 09:40
風生活
國內
理財
小確幸來了!綜所稅免稅門檻放寬,財政部曝「3類人」明年不用繳稅
財政部長莊翠雲昨(19)日表示,近年政府優化稅制照顧民眾,106年到113年間,絕大多數免稅額、扣除額度均有調高,幅度10%起跳;舉例在外打拚租屋的單身新鮮人,今年所得若低於新台幣62萬6000元,明年報稅季就可免繳綜所稅,與106年時相比,年所得要低於30萬6000元,才可免繳。
中央社
2024-08-20 10:31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父母過世留下百萬股票,小心百萬稅金找上門!國稅局教1招解決,省下鉅額所得稅
股票是最麻煩的遺產之一,除了要申報遺產稅以外,民眾也須留意股票的股利屬繼承人的領取年度所得稅!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繼承人領取公司於繼承事實發生後所配發之股利,並非被繼承人之遺產,係屬繼承人之營利所得,應以股票股利過戶或現金股利領取年度為所得歸屬年度,課徵繼承人之綜合所得稅。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7-17 10:54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他欠繳所得稅17年…「48坪黃金建築地」要被強制法拍了!「開價僅106萬」成焦點
屏東縣竹田鄉一塊土地日前進行拍賣,48.4坪的建築用地開價106萬4000元,平均每坪不到2萬2000元,且地段交通方便,距離竹田火車站僅約1公里遠。據悉,該塊土地之所以拍賣,是因為義務人欠繳約200萬元所得稅長達17年,最後遭到法院強制執行。
林瑩真
2024-05-30 16:15
新聞
國際
《經濟學人》剖析生育難題:中產階級不生,光鼓勵窮人多生孩子,可以嗎?
美國、歐洲和東亞的富裕國家近年來紛紛尋求解決低生育率的方法,包括改善育嬰假制度和托兒服務等措施。然而,無論端出何種牛肉,都成效不彰。《經濟學人》21日指出,國家提高生育率的最佳機會可能落在年輕的勞動階級女性身上,中國、俄羅斯和匈牙利等國已經試圖對這一族群實施刺激生育政策。
蔡娪嫣
2024-05-23 14:2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