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精神醫學 文章列表
#
精神醫學
約 1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孩子自傷家長卻冷回「別弄髒沙發」 醫界揭青少年憂鬱明顯增長:國小就有
當青少年因為情緒問題自傷,換來的不但不是家人的關懷,反而是冷冷的一句「你不要弄髒家裡的沙發」,這句話彷彿就像一把利刃刺進孩子的心臟。專家表示,近年受到少子化、社會變遷,以及疫情隔離的影響,兒童青少年憂鬱症乃至於自殘的比例不但明顯增加,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現在國小開始就有自殺和自傷意念者愈來愈多」、「兒童青少年憂鬱症保守估計高達10%。」
黃天如
2025-04-22 08:00
新聞
政治
判死前需診斷有無心智障礙 精神科醫師不背鍋:恐違反醫學倫理
憲法法庭判故意殺人罪以死刑為最重本刑部分合憲,但若被告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不得執行死刑。司法精神醫學會今天指出,當判斷涉及生命時,恐有違醫學倫理的維護生命宗旨。
中央社
2024-09-22 09:10
新聞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被「丟不掉」的回憶淹沒 台灣可能有138萬人罹患的儲物症是什麼病症
愛物惜物是一種美德,但若什麼都捨不得丟,生活中已分不清什麼是用品、什麼是垃圾?那就有可能是儲物症或稱囤積癖。美國精神醫學會2013年正式將儲物症(HoardingDisorder)列為獨立的精神疾病診斷。在台灣,有極高比例的疑似儲物症患者是獨居老人,有些人甚至已到了需要居家安寧的臨終階段,卻因家中雜物充斥、垃圾堆滿天,家中連可以放張床的地方都沒有;還曾有重症長者無奈地向志工索取黏蠅紙,為的是放在自己的氣切口上,防止蒼蠅飛進氣切管內。
黃天如
2024-01-23 09:10
新聞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信任度超過9成的醫界也陷#MeToo風暴 醫療和醫學組織如何補破網
「身為精神科指導者,他熟知被害人被性騷擾時的惶恐與不安,所以當我要求他停止摸手的動作時,他竟反咬說:妳在對我幻想什麼?我知道妳從小沒有爸爸,所以妳有戀父情結。」這是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日前在電台公開分享20多年前被大前輩性騷擾的過程。雖然鄧惠文不願證實當年性騷擾她的是誰,但她的揭露卻突顯醫界#MeToo比其他職場性騷擾更駭人的特性,即當行為人是比任何都瞭解人性弱點的專家時,他的魔爪只會伸得更長,也更加肆無忌憚。
黃天如
2023-07-06 09: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沒人能判敢判,強制住院死一半?精神衛生法修法愈補愈大洞
《精神衛生法》修法日前三讀通過,其中最大變革就是未來嚴重病人強制住院與否,將改採交付法院裁定。此修法就病人人權雖是一大進步,但也代表日後精神專科醫師的強制住院鑑定報告,都須通過法官這一關,文書作業要求變的更高,作業時間卻只有短短3天。影響所及,近年國內精神科醫師自醫院出走基層的比例驚人;每年送交強制住院審查案件數更是大幅減少,去年僅574件,創下史上新低紀錄。
黃天如
2022-12-09 17:10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長效針劑穩控思覺失調 政府釋2利多、創3贏病友降4風險
「安安」(化名)是一名思覺失調症病友,國中時期開始出現幻聽、幻覺症狀,漸漸造成朋友遠離、社交退縮、只能待在家,想要好好地治療和吃藥,但身體卻聽從耳邊誘惑「不要吃藥、把藥丟掉」的聲音,結果導致病況加劇,甚至需多次住院治療。幸好,安安在發病20多年後接受凱旋醫院的全方位專業照護和長效針劑治療,終於像正常人一樣享受洗車工作帶來的自我價值感。
徐炳文
2022-10-14 22:55
風生活
健康
心理
面對自殺未遂的他千萬別大意!精神醫學期刊:8成的人一年後身亡
華人似乎非常忌諱談死亡,例如在醫院裡並沒有四樓;上餐館跟服務生說共四人用餐,對方則高喊:「三加一,這邊請!」就可看出我們多半想要避開有關死亡的任何意象,連諧音也是。何況是面對結束自己生命這樣的行為,我們始終是帶著不解,甚至是批評。畢竟「好死不如賴活」的想法可能普遍存在於我們的觀念裡,因此,不僅無法讓大家一起正視和探討這個議題,也進而影響了自殺防治的效果。
Hello醫師
2020-09-04 18:04
品味生活
疫情打亂日常步調 焦慮不安恐成為思覺失調症破口!
近來的社會事件讓思覺失調症再次受到矚目,醫師擔憂疫情讓病友成為不就醫的藉口、而大眾對於病友的不理解更可能加重病友焦慮、與拒絕承認的情況。病友協會也觀察到許多病友因為疫情關係放無薪假,少了規律上下班作息,白天活動量降低,思考、體力下降,造成許多病友晚上失眠,腦部無法充分休息,提高妄想、幻聽等症狀復發機率。
林孟潔
2020-06-09 10:30
風生活
健康
心理
情緒反覆難相處、超怕被拋棄、用自殘威脅人...邊緣型人格這9個典型症狀,瞭解了才能對症下藥!
您聽過邊緣型人格疾患(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嗎?可別被病名的「邊緣」2字誤導了,這和我們日常中聽到的「邊緣人」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邊緣型人格疾患,也稱邊緣型人格障礙症、B型人格障礙,是指患者容易出現極端行為或是情緒時常不穩定。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邊緣人格都是概括的類别,泛指所有無法依既定標準歸類的精神疾患,直到近幾10年,才確定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症狀及診斷和治療方式;以下將進一步為您介紹。
Hello醫師
2019-12-24 15:36
風生活
健康
癌症患者久病後仍救不回來,治療的醫生也成憂鬱症高危險群!醫嘆:像失去家人般傷痛
桑羅爾是位腦部腫瘤學家,失去病患在她的領域很常見,這種情況也讓治療癌症的醫生成為焦慮、憂鬱和不堪疲累的高風險群。
中央社
2019-06-24 12:06
風生活
他窮畢生之力,把公墓旁療養院打造為精神醫學重鎮!台灣精神醫療開拓者-仁醫葉英堃
感恩為這片土地付出的每一個人!他是台灣第一代的精神科醫師,也是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堃醫師是台北市立療養院的創院院長,經過20年的努力將一間原本位於五分埔公墓旁的療養院,成功轉變為台灣及亞洲最重要的精神醫學重鎮......
想想論壇
2019-01-13 09:30
新聞
國際
預防憂鬱症,少吃垃圾食物!科學家:垃圾食品讓身體容易發炎,升高憂鬱風險
科學期刊《分子精神病學》26日刊登一篇跨國分析研究,結果指出吃垃圾食物會增加憂鬱風險,而若長期食用傳統地中海飲食,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則低上許多,原因是這種飲食方式中富含的魚類、堅果和蔬果能幫助大腦防範憂鬱症。研究結果也呼籲,醫生治療憂鬱症時可定期提供患者飲食建議。
張玉馨
2018-09-26 16:00
新聞
國際
歷史
文化
兒童精神醫學先驅竟是邪惡「死亡醫師」?新研究揭密:亞斯伯格協助納粹執行兒童安樂死計畫!
奧地利醫師亞斯伯格被譽為小兒科與兒童精神醫學的先驅,「亞斯伯格症候群」正是以他的姓氏來命名的疾病。然而,英國醫學期刊《分子自閉症》19日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亞斯伯格在二戰期間大力擁護納粹德國的意識形態,支持「種族優生」政策,甚至協助執行兒童安樂死計畫,親手將病童送上黃泉路。
廖綉玉
2018-04-21 08:29
風生活
健康
心理
自己都沒察覺的病痛,其實可以「掃描」出來!專家教你3招「掃描身體」,馬上有奇特效果
老師教了我一種被認為對疼痛有效的正念冥想方法─身體掃描。而這種方法可大致整理成如下的幾個步驟:
悅知文化
2018-02-17 07:30
風生活
健康
世界
心理
做惡夢可能毀了你的生活品質!芬蘭研究:常做惡夢者有28.4%罹患重度憂鬱症
做惡夢可能是憂鬱症和自殺的警鐘!一提到惡夢,大部分人的印象都還只停留在「不好的、恐怖的夢」,甚至認為「忘掉就好了」,很少人會聯想到它對健康帶來的影響,但一份芬蘭研究卻顯示,常做惡夢的人,很可能是憂鬱症及失眠的高危險群。甚至陷入惡性循環。
簡宜慧
2016-03-09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