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選舉人團正式投票確認Trump作為美國第45任總統後,Trump行情更是如虎添翼,推動因素主要是市場對於Trump新政的熱衷期待,其新政內容是以財政政策為基礎,進而衍生出降稅、貿易談判以及解禁金融、能源等法規限制,其中各界莫不期待的即是Trump稅改方案,包括將企業稅降至15%、針對滯留海外約2.4-2.6兆美元的企業累積盈餘課徵一次性10%稅率等,雖然共和黨於2016年中時亦提出稅改方針,但兩造雙方內容多有重疊,因此本文將會把兩者列出並略作解釋,惟後續討論均以Trump版本為主。另文中引用關於政策對於政府稅收及GDP影響則是取自於TaxFoundation(成立於1937年,其作為華盛頓特區之智庫),但本文主要針對就企業稅制改革對金融市場及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提出討論,而Trump其餘政策仍會對市場有所牽動。此外,美股、美債殖利率及美元在Trump當選後漲得又快又急,先是企業降稅、金融及能源監管可能解禁激勵DowJones上看2萬點歷史紀錄,同時在財政刺激可能促使通膨升高並加快Fed升息的背景下,美10年債殖利率亦上衝至2.6%關卡,美元指數則在海外盈餘可能匯回及可能加速升息的情況下走強至14年新高,惟這一切看似美國獨強的情況下是否真能夠如市場應驗?降稅固然是好,但對於部分產業如金融業及營建業擁有大量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產業來說可能在法案通過之際會迎來短空,另海外資金匯回是否真能刺激經濟及就業,還是最終流向庫藏股購買?均仍是未定之數。最後,現在金融市場是否已過度反應?目前市場多以Trump稅改方案為主流,但最後在立法通過時一定會與共和黨版本有所折衷,如共和黨即規定新增貸款利息費用不能扣抵稅款,且其將企業稅降至20%而非15%等等。另不論是Trump或是共和黨版本後續均會面臨美國財政赤字增加以及調高債務上限問題,進而再度展開協商而產生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