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神經毒素 文章列表
#
神經毒素
約 3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醫療健康
真實版「以身試毒」:自願被咬和注射毒液18年,美國男子變身蛇毒血清人體資料庫
「以身試毒」一詞,對於來自美國的男子提姆・弗里德(TimFriede)而言,就是他過去長達18年的真實經歷;而他所測試的毒,並不是一般想像的管制藥物或麻醉劑,而是各種可能置人於死地的蛇毒。他合計經歷超過200次被蛇咬,外加注射超過700次親自提煉、來自全球最致命蛇種的毒液,如今弗里德血液中已經存在能對抗多種毒蛇的抗體,成為醫學界重要的血清材料供應者。
李靖棠
2025-05-03 17:48
風生活
品味生活
8個月就超過40例兒童誤食!最新研究急警告加熱菸危害
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於2023年3月22日正式實施,加熱菸被納入政府管理範圍,製造商、進口商需通過國健署的健康風險評估才能上市。針對目前審查情形,國健署長吳昭軍近日表示,4月將有首家業者完成審查,一旦通過評估,相關產品即可依規定進入台灣市場。然而,在已經開放加熱菸的國家,卻接連傳出兒童誤食而緊急送醫的案例,國際研究認為,各國政府應加強管制措施,並提醒醫療機構關注加熱菸彈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
唐可欣
2025-03-13 14:50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肺癌中癌王」治療突破性發現 台大跨國合作證實癌細胞自主發電 使腫瘤惡化
肺癌是國人的新癌王,不但每年新增人數最多,死亡人數也最多。而在肺癌類型中小細胞肺癌則堪稱「癌王中的癌王」,因為其惡性很高,擴散速度也很快,發現時患者平均存活期不到1年。為了解開小細胞癌如此惡性的秘密,台大醫院與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院合作進行跨國研究計畫,首次證實小細胞肺癌會自主產電的特性,是促成腫瘤快速轉移惡化的原因。研究論文於今年(2025)2月12日線上刊登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
黃天如
2025-03-12 20:00
風生活
美食
旅遊
台灣最強水果不是香蕉、荔枝!韓國網友大讚它「香甜軟嫩又多汁」:一吃立馬愛上
台灣位於亞熱帶和熱帶交界處,擁有溫暖的氣候和適宜的降水量,非常適合種植各種水果,因而有「水果王國」的美稱,近期有韓國網友分享,來台灣旅遊必吃的水果。
江庭榛
2024-12-23 16:53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事後諸葛大可不必,蝸牛小米粽事件心得
最近看到新聞某立委質詢某部長第一位死者送醫後沒有診斷出中毒,造成連續傷亡。部長回應,如果是自己和國民黨立委蘇醫師,只要是農民來看診,懷疑是中毒,都會趕快戴兩層手套,「不然像是巴拉刈,可不是開玩笑的!」他接著說,可能因為農藥中毒事件發生越來越少,急診醫師的防範性須再加強,需要整體系統性的檢討。
急診毒物科醫師
2024-10-17 05:40
風生活
健康
美食
新知
超商即食雞胸肉藏神經毒?營養師示警:「這1動作」超NG,恐把毒素通通吃下肚
雞胸肉低脂、有豐富的蛋白質,是許多健身人人士、飲食控制者的好夥伴,超商也抓準商機,推出各種調理風格的真空包裝即食雞胸肉。營養師蔡正亮提醒,像即食雞胸這類「真空包即食食品」,若未經妥善加熱,可能會誤食肉毒桿菌等毒素,嚴重情況下甚至有致命風險,建議民眾最好加熱後再食用。
王若桐
2024-09-26 18:06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中研院院士張傳烱辭世!享耆壽96歲「專攻神經毒理學」貢獻無數 連美國國務院都曾大讚他成就
中研院近日指出,院士張傳烱於本月1日辭世,享耆壽96歲,令學術界都感到惋惜,但同時也再次讚揚張傳烱畢生貢獻。張傳烱專攻神經毒理學、藥理學,一生學術研究為國貢獻無數,甚至連美國國務院都曾力邀他參加國際研討會,當他發表論文後,全場還起立鼓掌、予以讚揚!
周育信
2024-02-06 16:56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南投
南投河豚宴1死8送醫!專家提醒「河豚毒素不怕熱」煮過了仍有毒性:非專業避免在家料理
南投昨(26)日發生一起「吃河豚中毒」致死事件,一名洪姓男子將河豚烹煮成魚肉湯和生魚片,且邀請8名親友共同品嘗,未料洪男食用生魚片後倒地身亡,其餘8人也因飲用魚湯中毒,警消獲報到場後,急將他們送醫搶救。
胡正初
2023-11-27 15:23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南投
南投河豚中毒案釀1死、8人送醫!食藥署曝「致命風險」將徹查:最重可罰2億元
南投縣今(26日)發生一起因食用河豚中毒事件,造成1死、8人送醫,引發全台關注,食藥署對此表示,已抽樣食餘檢體,將檢驗是否含有河豚毒素,南投縣衛生局則將釐清河豚來源,若有違法事實,不排除開罰處分,依法最重可罰台幣2億元罰款。
陳怡穎
2023-11-26 22:27
新聞
國際
4同事已遭謀殺!俄流亡女記者德國乘車時不適,疑遭下毒謀害
俄羅斯女記者柯斯秋琴科雖有4名同事因做出不利俄國的報導而被謀殺,但她去年底在前往德國柏林的列車上出現身體不適時,還沒想過自己是中毒了。德國檢方正在調查此事。
中央社
2023-08-28 09:10
即時
風生活
健康
200萬人生活恐踩3地雷!「1水果無知吞下肚」小心賠上性命 醫示警:就算活著也得提早洗腎
台灣患有「慢性腎衰竭」的患者約有200萬人,不論是在飲食或是生活上都有許多細節上的禁忌。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日前表示,很多腎友其實已經很小心了,但還是時常誤踩3地雷,包括楊桃類食物、靜脈注射顯影劑、倍鬆(肌肉鬆弛劑),後果輕的可能提早洗腎,嚴重很可能會賠上性命。
陳亭伃
2023-02-08 23:34
風生活
健康
老是粗心忘東忘西?心理專家親授5招提高記憶力,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只是第一步
我的朋友關婷是一個記憶力很差的人。她常會在出門時忘記帶家裡的鑰匙,導致門鎖換了一次又一次,不僅如此,她還總會記錯和朋友約會的時間。每次見面她不是早到很久就是要別人等她很久。除了在生活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外,在工作中關婷也是如此。在一次重要的會議上,她因為記錯了產品單價數據,導致公司遭受了損失,因此被辭退了。
高寶
2022-07-09 10:00
新聞
國際
軍事
烏克蘭戰爭》生物武器、化學武器有哪些?俄羅斯可能如何使用?
俄羅斯周五請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特別緊急會議,討論其所稱的烏克蘭計劃發展生物武器問題。烏克蘭和美國駁斥了這一說法,稱其為「假旗行動」,旨在為俄羅斯自己可能對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做辯護。
BBC News 中文
2022-03-15 22:00
新聞
國際
加拿大年輕人罹患神秘腦疾、照護者也染病!科學家推測這種神經毒素是罪魁禍首
去年早春開始,加拿大新布藍茲維省被爆出神秘腦部怪病感染多名年輕人,患者的認知能力會迅速下降。官方宣稱的病例數為48人,且造成8人死亡。消息人士則向英國《衛報》透露,病患可能多達150人,就連照護者也染病,表明這種疾病可能是由環境觸發。
廖綉玉
2022-01-04 04:00
風生活
健康
水果到底要飯前吃還是飯後吃才健康?營養師破解坊間謠言,道出吃水果的最佳時間點
台灣譽有水果王國之稱,多數台灣人多有飯後吃水果的習慣。近年健康意識抬頭,坊間也有不少人建議水果改為餐與餐之間之間吃為佳,避免飯後吃引起血糖過高的問題。對此營養師指出,其實各族群吃水果的選項、時機都會有所不同。
今健康
2021-04-22 10:10
風生活
科學
人死後屍體會有什麼變化?火化途中坐起來、頭髮指甲全變長…專家破解6個都市傳說的真相
根據一些氣氛詭異的都市傳說,很多人在去世之後還會表現出一些類似活人的特點,會流淚、會抽搐、頭髮指甲會變長、身體上會出現特殊圖案,甚至孕婦腹內的胎兒還會長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不是說世界上不存在鬼魂嗎?接下來就讓我逐一闢謠。
清文華泉
2021-03-24 16:10
風生活
科學
新知
心理
肉毒桿菌能治好憂鬱症、咖啡冷熱會影響第一印象…心理研究透露了人體的2大驚人秘密
常識告訴我們,人類的推理、學習與思考是獨立於身體的,頭部以下的身體並不會影響我們的推理、學習和思考。或者用一句話概括:認知和身體是分離的。
Roxas楊大輝
2021-01-20 16:45
風影音
國際
哄騙俄羅斯FSB特務說出真相,「普京頭號政敵」納瓦爾尼:我的四角褲被塗上神經毒劑!
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爾尼8月疑遭人下毒,後來被送至德國柏林接受治療,證實他中了前蘇聯開發的神經毒劑「諾維喬克」,所幸大難不死。納瓦爾尼上星期佯稱是俄羅斯情報機構「聯邦安全局」高官的助理,誘使參與謀殺案的一名特務說出下毒經過,這名特務承認暗殺人員在納瓦爾尼的四角褲塗上諾維喬克。
廖綉玉
2020-12-22 17:00
VIP
國際
兩岸
新新聞
寰宇一周》中日領導人首次通話、金正恩罕見公開道歉、黎巴嫩新總理不敢上任
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5日晚間首度通話,持續大約30分鐘,兩人並未談到原本今年成行、但被新冠疫情耽擱的習近平訪日計畫,僅強調中日關係的重要性,同意繼續保持「政府高層密切合作」。菅義偉向習近平表示,日本相當關注香港人權問題與尖閣諸島(釣魚臺列嶼)主權爭端,希望兩國能就這些議題詳談。習近平則告訴菅義偉,中國支持日本舉行東京奧運。
蔡娪嫣
2020-09-28 16:10
新聞
國際
非洲超過三百頭大象神秘死亡 科學家懷疑藍綠藻神經毒惹禍
非洲國家波札那(Botswana)官員21日說,波札那今年數百頭大象死亡讓環境保護人士感到困惑和震驚,最後發現是由水中細菌藍綠藻(cyanobacteria)產生的毒素引起。
中央社
2020-09-22 10:4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