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試毒」一詞,對於來自美國的男子提姆・弗里德(Tim Friede)而言,就是他過去長達18年的真實經歷;而他所測試的毒,並不是一般想像的管制藥物或麻醉劑,而是各種可能置人於死地的蛇毒。他合計經歷超過200次被蛇咬,外加注射超過700次親自提煉、來自全球最致命蛇種的毒液,如今弗里德血液中已經存在能對抗多種毒蛇的抗體,成為醫學界重要的血清材料供應者。
根據BBC報導,曾是卡車修理工的弗里德,最初並不是抱持想紅或惡搞的心態,開始這段兼男的挑戰。受訪時弗里德坦言,最初只是希望增強自身免疫力,保護自己在處理毒蛇時不受傷害,並將過程作為影像紀錄上傳至YouTube。沒想到一開始沒有做好評估,曾連續兩次遭眼鏡蛇咬傷,甚至陷入昏迷,讓他非常害怕就這麼死去。
'Unparalleled' snake antivenom made from man bitten 200 times https://t.co/Pd3DA1nun0
— BBC News (World) (@BBCWorld) May 3, 2025
隨著經驗累積,弗里德愈來愈熟悉蛇類毒液,在過去18年以身試毒的日子,他曾向體內注射包含多種曼巴蛇(mambas)、眼鏡蛇(cobras)、太攀蛇(taipans)與環蛇(kraits)的毒液,這些蛇類也是公認具有致命毒性的生物。根據統計,全球每一年因被蛇咬傷致死的人數高達14萬,另有三倍以上的人群,則因此面臨截肢或永久性傷殘。
目前研發抗蛇毒血清(antivenom)的方式,通常是將少量蛇毒,注射進馬等動物體內,讓牠們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再提取進行提煉。而且提煉過程非常麻煩,每一種蛇毒與抗毒血清,必須高度配對,因為不同蛇種的毒素組成差異極大。即使同一蛇種,棲息不同地區品種,也會有極大變異,舉例來說,在印度提煉與生產的抗蛇毒血清,如果拿到斯里蘭卡使用,其效果就會比較差。

考量到現階段的血清,確實存在地域差異,造成抗體成效不穩定,研究團隊因此開始尋找,一種稱為「廣效中和抗體」(broadly neutralising antibodies)的免疫防禦方式。這種抗體特點,並非針對毒素特異部分,而是鎖定整類毒素中,共通部分進行對抗,也就是所謂「萬用抗蛇毒血清」,而弗里德血液所含的抗體,很可能就是重要突破口。
生技公司Centivax的研究團隊,在與弗里德達成共識後,提取他一部分血液,再從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庫中,選出最致命的19種眼鏡蛇科毒蛇,嘗試找出具有保護力的抗體。這類蛇主要利用神經毒素(neurotoxins)麻痺獵物,一旦影響到呼吸道肌肉,便可能致命。
研究成果發表於《細胞》(Cell)期刊,團隊發現兩種、能針對兩大類神經毒素的廣效中和抗體,在搭配第三種藥物後,就能組成抗蛇毒的雞尾酒療法。透過老鼠實驗發現,這種雞尾酒療法,讓動物在被注入致死劑量毒液後,其中13種毒蛇呈現良好效果,能保住性命存活;其餘6種毒蛇毒液,則有部分保護效果。

團隊對此結果非常意外,因為這種保護範圍的廣度「前所未見」,甚至有機會能涵蓋、目前尚無抗蛇毒血清的多種眼鏡蛇科蛇類。實驗室將繼續強化抗體,並考慮加入第四種成分,以達成對眼鏡蛇科毒素的全面保護。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匡恩教授(Prof Peter Kwong)則提到,「未來10到15年內,我們將能對每一種毒素類型,都提供有效的對應療法。弗里德的血液抗體真的非常特別,多年累積後,他訓練自己的免疫系統,能廣泛辨識毒素。」 (相關報導: 《日經》解析「川普政府破壞體制的三股力量」:內部矛盾若無法調和,美國霸權可能走向終結 | 更多文章 )
最終的理想目標,是開發出一種、可涵蓋所有毒素的單一抗蛇毒血清。弗里德本人聽聞研究成果,他自己也感到非常欣慰,「能知道我正在為人類做一件好事,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為此感到驕傲,這真的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