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父母生前贈與房子 文章列表
#
父母生前贈與房子
約 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父母想把房產贈與子女,小心贈與稅、遺產稅同時找上門!專家曝忽略3件事,多繳數十萬稅金
最近有位客戶的二代焦急地來問R姐:「我媽現在重病住院,醫生說情況不樂觀,我跟弟弟想說,是不是該趕快把媽媽名下的房子贈與給我們,避免以後麻煩?」
廖嘉紅
2025-04-29 12:07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父母給子女千萬房產「免繳贈與稅、遺產稅」!律師曝傳承財富最節稅方法,不怕國稅局找上門
多數的父母,在打拼一輩子後,都會遇到一個問題:我的財產是生前贈與給子女好?還是過世後再給子女繼承好?
周依潔律師
2025-02-01 09:00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父母想把房產留給子女「小心大筆贈與稅找上門」!專家曝最省稅方法,不怕被課鉅額稅金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2022年家庭財富分配統計,每戶平均資產淨值為1359萬元,年增率8.06%。數據一公布,許多人質疑「為什麼我沒有?」原來錢已經變成你喜歡的樣子:不動產在資產結構占比高達53.31%。不動產占資產比例高,傳承的方式當然很重要,想留房產給兒女,究竟哪種方式最省稅?
廖嘉紅
2025-01-10 13:42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保險
兒子繳400萬頭期款,276萬贈與稅卻找上門!專家教1招合法節稅,不怕國稅局連補帶罰
陳先生決定持有超過10年,價值2000萬的透天厝,轉讓給他的兒子大華。大華支付了400萬元作為頭期款,計畫在銀行貸款過戶後支付剩餘的1600萬元。
廖嘉紅
2024-11-19 10:36
風生活
房地產
理財
父母過世留下房產現金,小心被課大筆遺產稅、贈與稅!國稅局教1招,有機會一毛都不用繳
父母想將自己辛苦多年得來的財產轉給子女,又擔心死後會被課徵遺產稅,究竟怎麼做最省稅呢?該選生前移轉財產,還是死後讓孩子繼承?對此,國稅局舉例試算最節稅方法,有機會一毛稅金都不用繳!
江庭榛
2024-09-23 12:12
風生活
房地產
理財
爸爸把4千萬財產給兒買房,國稅局判定免繳近400萬贈與稅!專家教1招,無痛省下鉅額稅金
父母想把房產留給子女,用什麼方法最省稅?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舉例,一名K先生想把4300萬元給兒子買房,如果用現金贈與的方式,需繳納483萬4000元的贈與稅,因此,他用1招省稅方法,短時間將資產移轉給小孩,最後僅需繳納86萬稅金,稅額差距高達396萬,對此他表示,這個案例正是遺產及贈與稅最佳的節稅的範例。
王若桐
2024-09-20 16:35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理財
想留資產給子女,該生前贈與還是死後繼承?專家以遺產2千萬和5千萬試算,想節稅這樣做就對了
無論你的資產多寡,都必須提前規劃自己的資產,才能為下一代減少稅負,也避免辛苦一輩子打拚的財富縮水。
如何出版
2024-09-05 16:39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爸媽送2000萬房給孩子「一毛稅金都不用繳」!律師一篇文揭贈與、買賣、繼承哪種方式最省稅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父母會幫小孩買房或繳房貸,但你知道嗎?一旦被國稅局盯上,可能會被追討大筆的稅金!今天由謝哲青、蔡尚樺主持的《下班經濟學》中,就找來律師馬在勤,不只教你合法節稅「省下百萬稅金」,再教你自保2招,將不孝子女的房子追討回來,要怎麼做?一起來聽聽專家的說法!
胡冠廷
2024-09-03 14:33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大學生砸9千萬買房「被課426萬贈與稅」!國稅局曝忽略1細節,連補帶罰繳更多
借錢給他人買房,恐要被課大筆稅金!國稅局日前查獲案例,一名大學生於111年間購買臺北市某精華地段房地,契約總價9200萬元,與其財力條件不符,後經追查發現,是由其母親匯款給付不動產資金至賣方帳戶支付,涉有遺產及贈與稅法的以贈與論之情事,因此被國稅局核定應納該年度贈與稅額426萬4千元,如有違反之情事,將處以稅額2倍以下罰鍰。
吳欣蓉
2024-08-06 11:48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爸媽送3千萬房給兒子「250萬贈與稅找上門」!專家用3招全免,鉅額稅金一毛都不用付
李先生夫妻倆決定送給兒子一間市價3千萬的房屋,如果直接給兒子3千萬現金,扣掉夫妻2人免稅額(1人244萬元),用贈與稅10%計算,贈與稅高達250萬。
廖嘉紅
2024-08-05 11:57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理財
父母生前贈與房產給子女,小心被課大筆贈與稅!律師教2招,還能同時省下遺產稅
一般來說我們每年都有贈與稅免稅額,像今(2024)年的免稅額是244萬,所以我們可以在免稅額範圍內贈與給孩子財產,以減少將來要交的遺產稅。在附條件或附負擔的贈與下,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必須遵守約定,不然就可以把贈與撤銷,或完成某種條件才贈與。
蘇家宏律師
2024-07-11 11:31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理財
父親分3年贈與不動產給兒子,竟被課200萬稅金!專家教1招解決,省下大筆房地合一稅
為了避免家庭繼承糾紛,許多人選擇提前將房產轉贈給子女。傳統上,透過#不動產分年贈與的方式來減少贈與稅是一個普遍的節稅策略。然而,自從105年1月1日房地合一稅的實施後,是否還是一個好方法呢?
廖嘉紅
2024-06-17 10:49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理財
他婚前贈與兒子上億不動產,做錯1件事落入媳婦手裡!律師教4招,媳婦、女婿拿不到一毛錢
今天上課聽到的案例,一位老董的兒子3年前結婚,他贈與一棟信義區1億多的房子給兒子,不過兒子不太會理財,怕他把房子賣掉,更擔心婚後被媳婦「拿走」,就把房產的權狀扣住沒給兒子,以為這樣萬無一失,兒子沒權狀過不了戶,婚前贈與的財產就算未來離婚媳婦也分不到。
橘子姐的熟齡理法院
2024-05-30 15:19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理財
媽媽把財產贈與家人,生病只剩1個女兒願意分擔醫藥費!律師教3招反制,不怕養老金放水流
新聞中常看到父母贈與子女財產後,子女反悔曾經對父母的奉養承諾,導致父母後來需要用錢,因而不得不向子女提告要求撤銷贈與取回財產的案例。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2024-04-08 12:33
風生活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新知
爸爸生病是女兒照顧,遺產卻都分大哥!專家教1招,生前贈與的財產一樣能討回來
編按:生活中不乏見到這樣的案例,當父母年邁病重時,是其中一名子女悉心照顧,沒想到卻因為長輩偏心,生前決定將財產都給了另一人,任誰來看都覺得不公平,然而遇到這樣的狀況,應該怎麼拿回屬於自已那一份呢?對此,律師給出解答。
周念暉律師
2024-04-05 12:1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新知
女兒花800萬向父親買房,國稅局竟上門「連補帶罰55萬」!專家教1招省下大筆稅金
父母與子女之間移轉房產,一不小心可能就被課高額稅金,究竟怎麼做才最省稅?一名女子想拿父親贈與的244萬現金當作頭期款,並向銀行貸款556萬元,以總價800萬、低於市值的價錢,向父親購買一套老公寓,原以為可當作一般買賣,沒想到國稅局被追查,可能被課徵10%的55.6萬元贈與稅。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3-22 15:40
風生活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新知
父母送子女千萬現金、房產,專家教1招免繳贈與稅,還可短期移轉不用等好幾年
父母總想在生前先替子女做打算,所以會逐步贈與現金或房產,不過該怎麼做最省稅呢?2024年每人每年贈與稅免稅額為新臺幣244萬元,也就是在同一年度內,不論贈與多少人與次數多寡,只要金額累計未超過244萬元,就不用繳納贈與稅,而超過贈與免稅額的部分,則會視金額大小,課徵10%至20%不等的贈與稅。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3-21 15:46
風生活
國內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理財
爸媽想送兒子3千萬房產,他們靠3招節稅,最後竟然連贈與稅、房地合一稅都不用繳
李先生不久前出售重劃區的土地,手中突然增加許多現金。他們的兒子正偉是一位聰明且有抱負的年輕人,單獨在台北為自己的未來打拼。
廖嘉紅
2024-03-20 11:31
風生活
國內
房地產
理財
想贈與房產給兒子,稅金竟高達千萬元!專家教1招解決,不怕被課大筆贈與稅、房地合一稅
李爸爸擁有許多土地和一棟美麗小屋,他唯一的兒子叫做家豪,以及一個聰明能幹的女兒叫雅婷。李爸爸心心念念的是他那片價值高達5000萬的土地,他希望將這片土地留給兒子,將來子承父業。但他也清楚地知道,這樣的決定可能會引起女兒的不滿和爭議。為了避免家庭矛盾,他決定趁現在就把土地贈與給兒子。沒想到,贈與土地給兒子,要交的土地增值稅和增與稅居然高達300萬。而且兒子如果5年後未來再出售這片土地,還要再付一次土地增值稅,和700萬的房地合一稅,即使超過10年以上,房地合一稅15%,也超過525萬以上。
廖嘉紅
2024-03-04 12:12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理財
弟弟已有3間房,媽竟說「剩2間抽籤決定誰繼承」!律師揭背後4大考量,不只因為重男輕女
一位網友分享,爸媽早在她國中時就已離婚,弟弟跟爸爸,她則跟著媽媽。時間來到現在,爸爸已經將三間房子給了弟弟,而媽媽名下則擁有兩棟房,不過一大一小市值相差約4倍。最近她與媽媽討論未來財產分配是,媽媽卻說會由姊弟倆「抽籤」來決定大、小房子的繼承權,這讓她有點難過,因為弟弟只是每年來探望1、2次,也不會負擔照顧媽媽的責任…
蘇家宏律師
2023-12-26 16:06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