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燒夷彈 文章列表
#
燒夷彈
約 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歷史
觀點投書:賴清德紀念歐戰勝利日的錯亂
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中俄共同紀念歐陸戰場勝利日所舉行的閱兵典禮,台灣將於5月8號首次舉辦有關於歐戰勝利的紀念儀式,其理由是為了強調諸如像是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軍國主義日本一類的侵略行徑必將敗亡,同時呼籲世界各國的自由民主國家團結起來對抗中國囂張跋扈的行徑。
吳伯雄
2025-05-08 06:00
財經
風書房
「美國飛機丟下一道閃光!」戰爭如何壓垮一般人生活?台灣留學生在日本親眼見證
我們想讓你知道:俄烏戰爭,中東衝突和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未解,而且各方勢力彼此結合,使得2024年成為人類數十年來最接近世界大戰再次爆發的時刻。
惑星文化
2024-12-04 13:1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歷史
觀點投書:卸妝以色列
猶太人二千年來在歐洲被各國排斥打壓,顛沛流離。到了二戰時期據報導被納粹徳國屠殺了近六百萬人,驚駭世人。戰後迄今,猶太人藉其強大金融力量及對媒體、影視業的控制,發行了數百本著作,幾十部電影,不斷的渲染納粹集中營屠殺猶太人的暴行,讓世人如雷灌耳,獲得同情,深度刻畫了受害者影像。造成了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立法禁止反對猶太人,甚至不得議論猶太人。1970年12月7日,西德總理布蘭特(Brandt)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的華沙之跪,更奠定了世人不得反猶(Anti-Semitic)的道德禁忌。
成吉鹿
2023-11-23 06:1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觀點投書: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的時代啟示
目前正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的「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共展出138件展品,每一個按下快門的瞬間,都記錄下了影響人類歷史的重要時刻。普立茲新聞攝影獎常勝軍卡洛古茲說:「美麗與悲慘都令人屈膝。」觀展後才會深刻明白,在得獎作品中,悲慘的事件總是比幸福的多太多。悲劇不乏天災人禍,其中人禍佔絕大多數,從二戰著名的硫磺島升旗到蘇丹的禿鷹與小女孩,展示了八十年來動亂、戰爭、飢餓、民族衝突等發人深省的議題。
黃瑞彬
2022-07-31 13:3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如果照我的意思成功了,就能縮短這場戰爭:《失控的轟炸》選摘(3)
盟軍對日本的登陸作戰,讓日本跟美國軍方都非常緊張,所幸事情不需要走到那一步。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這正是李梅在三月的那個晚上派出了第一批B-29無敵艦隊後,心裡期待的結果。他對同坐在車內的聖克萊爾.麥凱爾威說:「如果空襲照我的意思成功了,我們就能縮短這場戰爭。」你打起仗來要愈狠愈好,愈兇愈好,而你得到的回報就是能速戰速決。
麥爾坎.葛拉威爾
2022-06-16 13:1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一切皆已灰飛煙滅,那些與那些與那些:《失控的轟炸》選摘(2)
於是應運而生了:聚會所行動(OperationMeetinghouse)。一九四五年三月九日晚上,柯蒂斯.李梅第一次對東京進行的全面空襲。
麥爾坎.葛拉威爾
2022-06-15 13:10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紀錄片《惡之三聯畫》真實呈現屍堆成谷、殘殺暴行,要你記住:戰爭是人類歷史最驚悚邪惡的部分
大量歷史影像與史料告訴你,人類是如何邪惡地互相殘害。
蔡娪嫣
2022-04-23 19:1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原子彈逼迫日本投降,有必要嗎?(上)75年前,這位科學家說「數十萬、數百萬人的性命因此獲救」
「小男孩」、「胖子」,人類史上最殘暴的武器,卻有著可愛的名字。美軍1945年8月6日駕駛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下鈾235原子彈「小男孩」(LittleBoy),3天後的上午11點2分,另一顆鈽239原子彈「胖子」(FatMan)從長崎高空9600公尺投下。「小男孩」與「胖子」聯手奪走數十萬人性命。
蔡娪嫣
2020-08-18 08:10
風生活
風歷史
李登輝逝世》當過台籍日本兵,哥哥在二戰犧牲…李:台灣人的悲哀
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所著「台灣紀行」,是前總統李登輝受到日本廣受關注的一大關鍵,而李登輝在和司馬對談中的一句「台灣人的悲哀」,更映照出他的出身,牽扯著台灣、日本與中國那段百年變局。
中央社
2020-07-31 10:33
新聞
國內
新新聞
文化
新新聞》集各式弔詭之能事,百年最高權力象徵總統府的變與不變
「大廳過大,樓梯就占據大部分空間,迴廊又長。」這是完工滿百年的總統府當初建成時,日本建築大老給予的評價。時至今日,總督府承載了十二任總督,戰後總統府也歷任七位總統,其建築更是國定古蹟了。
新新聞丁榮生
2019-03-16 13:00
風生活
新知
風歷史
總統府屋頂曾是便宜鐵皮,而且還鏽掉變超黑?現在會長這樣,竟然和一位老榮民的抱怨有關!
總統府在公元1919年3月落成,從民國60年代起參與修復的建築師薛琴回憶,總統府曾是鐵皮屋頂,鐵銹變黑,有榮民投書蔣經國抱怨「屋頂烏漆嘛黑,難怪國運不昌」,蔣經國於是交代修繕。
中央社
2019-02-07 08: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曾芳代觀點:韓擒虎滅陳的英雄宇宙─走出移動城市的迷宮
試論傳媒形式與內容資訊看「柯文哲現象」與「韓國瑜現象」
曾芳代
2018-11-04 06:40
評論
國內
歷史
專欄
吳國譽觀點:別窄化課綱的轉型正義,讓番膏與台北大空襲再現
12年國教新課綱明年(2019)上路,新課綱強調「素養培育」,這素養指的是「適應現代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需的「知識、能力與態度」。行政院促轉會有委員認為,課綱草案「窄化轉型正義」,且未列入某些重要歷史事件的條目,筆者念成功高中時,潘紀男歷史老師常說:「真正的歷史,都在字裡行間」。教學時數有限、課綱篇幅有限,但知識無窮,如何在有限的時空條件下,將眾專家學者所重視的歷史事件排入課綱中,是個捉襟見肘的難題。但不能因為要塞很多東西,要解決枝微末節的爭議,而忘記原本轉型正義的初衷。
吳國譽
2018-06-17 06:50
風生活
日本
日本人做事有多謹慎?從修復東京車站的縝密計畫,看出這個國家為何強大
日本的玄關東京車站,一直都有「東洋第一站」之稱,這個歷史超過一百年的車站,共有15個月台30股道(其中在來線9個月台18股道,新幹線5個月台10股道,地下鐵1個月台2股道),平均每一天有超過4100班列車經過或是發著,共有120萬人次進出這個車站。每次來到東京車站,都會看到這棟龐大的紅磚建築,聳立在丸之內口,可以說這棟美麗的建築已成了東京的代表性建築之一了。
想想論壇
2017-12-31 08:30
風影音
國際
國內
歷史
你知道總統府曾被美軍炸到幾乎全毀嗎?造成3000多人死亡的「台北大空襲」
許多人都知道位於凱達格蘭大道的總統府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卻很少人知道72年前總督府曾遭到美軍空襲轟炸,造成3000多名居民當場死亡,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達數萬人以上。台北城內許多建築都遭到破壞、全毀,損失慘重。1945年(昭和20年)5月31日,初夏台北的天空晴朗無雲,突然間出現多架美軍軍機,朝著日本人聚集的台北市區投下內含膠狀汽油的「燒夷彈」,城內瞬間陷入火海。整起轟炸從早上10點一直到下午1點。美軍投下炸彈後揚長而去,留下整個台北城在大火中燃燒一整晚,繁華市中心一夕間宛若死城。
國際中心
2017-06-01 19:26
風生活
風書房
風歷史
3張照片看課本不敢提的「光復」秘史:原來,台灣曾被美國炸成這般煉獄
台灣「光復」前,到底發生多少事?當教科書述說當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人為了「慶祝回歸祖國」歡欣雀躍時,或許你還忽略了這段歷史:在戰爭時,台灣屬於日本,曾遭受美國與「祖國」中華民國的猛烈空襲,化作焦土,在「光復」以前,台灣曾是這般怵目驚心的風景……
台灣東販
2016-10-24 18:04
風影音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李黎專文:早安越南
世事變幻無常,亦有不變的事物。
李黎
2016-05-31 07:00
新聞
政治
李登輝《Voice》全文中譯:日本台灣曾經同為一國,作為「日本人」為祖國而戰
前總統李登輝在日本雜誌《Voice》署名文章「揭開台日合作的新帷幕」中指出,70年前台灣在二次大戰時期與日本「同屬一國」,他與兄長當年都是貨真價實的「日本人」,台灣沒有對日抗戰。李登輝言論引發台灣許多政治人物批評與議論,「島弧・黑潮─JapanBroadcast」臉書找出日文原文並全文翻譯,文中指出戰爭體驗幫助李登輝面對國民黨鬥爭,也支持蔡英文選總統,認為「馬英九企圖將洪秀柱當作自己的傀儡」。
風傳媒報導
2015-08-25 20:00
評論
國內
李登輝專文憶二戰:身為志願兵,曾經懷抱為國光榮赴死的理想
八月十五日,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對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讓日本宣言投降的七十週年,當全球媒體都在討論,兩枚導致日本投降的原子彈,到底有沒有其必要性時?全球領袖中,曾經以他國人民身分參與二次大戰,仍健在並有高度影響力的領袖,就是前總統李登輝,當年以台灣人的身分參戰的他,在日本投降之後,國民黨接收台灣,李登輝從日本返回台灣。
李登輝
2015-08-14 13:29
風生活
國內
龍應台:過了70年,我們還是沒辦法面對歷史
2014年底宣布回歸作家身分的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歷經6個月沈澱修養,日前在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新辦公室,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就她長年關注的二戰歷史、台灣自我認同問題、野火30周年看國家劇烈變化、新世代挑戰等議題,提出個人看法。《風傳媒》以4個獨立主題篇章,為讀者完整呈現:
楊芬瑩
2015-05-21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