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減量額度 文章列表
#
減量額度
約 5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屏東
屏東領跑綠色經濟!攜手科技業打造全台首例百公頃人工林碳匯
在全球「淨零排放」浪潮下,國際碳交易市場呈現蓬勃發展之勢。屏東縣政府敏銳捕捉到這股綠色經濟的趨勢,積極推動農業碳匯計畫,並於車城鄉擘劃啟動一項創舉——全台科技業首例、規模廣達百公頃的人工林碳匯專案。此舉不僅將永續森林經營、碳權交易機制與企業ESG策略巧妙結合,更在本土碳匯發展的進程中,樹立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溫佳身
2025-04-14 13:00
地方新聞
高雄
遍地開花!陳其邁親督軍 高雄局處執行碳權計畫連結自身業務
因應全球減碳趨勢,陳其邁市長要求各局處執行「碳權主軸計畫」,環保局昨(25)日於淨零學院舉辦工作坊,由清大范建得教授帶領市府同仁討論,市長陳其邁、局處首長們更一同加入。目前,市府各局處共計6案碳權計畫執行中,包含充電樁、冰水主機汰換、植林等。
徐炳文
2025-03-26 15:33
地方新聞
台中
國內首例 中市攜手台積電創碳權 「海岸造林碳匯自願減量專案」通過環境部審查
國內首例「海岸造林碳匯自願減量專案」通過環境部審查,至少取得1,011噸減量額度(國內俗稱碳權)!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表示,台中市政府與台積電合作的海岸造林專案面積計約2.834公頃,以70%存活率估計,30年至少可取得減碳額度約1,011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碳權。
王秀禾
2025-02-05 15:1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汽車
消費
Audi Q8 e-tron 確認今年 2 月底正式停產
Audi布魯塞爾工廠確認即將在2月28日關閉,代表品牌旗艦純電休旅Q8e-tron的生產動作也會同步結束。
小七車觀點
2025-01-30 13:19
地方新聞
高雄
高市公布減碳成績!減量25%創歷年新低 續推盤查、碳權主軸計畫
高雄市環保局日前在市政會議上,針對「高雄市溫室氣體排放現況及淨零策略」進行專案報告,並公布最新2023年城市溫室氣體盤查數據,淨排放量4,952萬噸,較前一年度減量283萬噸,較2005基準年減量1,662萬噸,減量幅度達25%,是有紀錄以來最低排放,陳其邁市長也要求各局處加強盤點減碳措施,推動第三期(2026-2030)溫室氣體減量執行方案,並朝碳足跡/減碳標籤或碳權計畫方向推動,打造高雄綠色產業鏈。
徐炳文
2025-01-23 19:13
風生活
國際
財經
科技
經濟
理財
新知
環境
世界
巴黎協定額度機制PACM登場!台灣企業、政府如何參與碳中和「抵減減量目標」?一文解析全球碳交易市場新規則
耶誕和新年期間我在家寫這篇文章,重看了過去幾年在綠學院發表的COP分析文,發現去(2024)年已經是第四篇了,跟綠學院年報《2024年綠學院給全體用戶的一封信——安全感》並列長青!從COP26開始,這條隱形的時間軸,透過專欄文章長時間的紀錄,貫穿時代提供你我一條了解氣候談判的脈絡。
綠學院
2025-01-12 17:59
風生活
新知
環境
農業碳權是什麼?如何將土壤碳匯轉為碳權?農民地主申請碳權「5步驟」一次看
六月,伴隨著異常悶熱的高溫、強降雨,黃仁勳旋風橫掃全台,所到之處受到社會各界熱烈歡迎,連國家提出的「雙軸轉型」口號也悄然換成「AI淨零轉型」,大街小巷人人都想擠進AI產業。
綠學院
2024-11-20 18:27
地方新聞
高雄
2024亞洲永續供應暨循環經濟展11/6高雄展覽館盛大登場
亞太區最具影響力的2024亞洲永續供應暨循環經濟展(TASS)即將於11月6日至11月8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開展。本次展覽邀請來自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香港等重要市場的國際採購團,深入認識台灣在資源循環與減碳技術方面的卓越成果,為推動永續供應鏈與循環經濟搭建重要的國際交流平台。
徐炳文
2024-11-01 18:18
地方新聞
高雄
碳交所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啟動 陳其邁:加速數位淨零雙軸轉型永續經營
隨著我國邁入碳有價時代,碳交易已成為推動產業減量、加速綠色經濟轉型的關鍵機制,總部位於高雄的碳權交易所建置「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並於今日舉行平台啟用典禮暨企業分享會。國發會、環境部、金管會、經濟部及高雄市長陳其邁皆出席支持,在這次啟動活動中特別規劃「淨零公車,低碳前行」、「平台啟動,助力轉型」、「減碳示範,創新引領」三大活動亮點,全面展示台灣在減碳行動及淨零轉型的創新與決心。
徐炳文
2024-10-21 19:09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每噸2500元起跳 國內碳權交易10月2日啟動
國內碳權交易10月2日將上路,根據碳交所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公開資料,已有6個定價交易減量額度專案公告相關交易資料,總計共6080公噸,每噸交易價格落在新台幣2500至4000元間。
中央社
2024-09-25 10:58
風生活
國內
下班經濟學
理財
8月新制懶人包》台鐵優惠56折起、免費諮商年齡擴大!10大新政策上路
8月迎來不少制度改革,包含台鐵推電子票證的常客回饋優惠;衛福部提供免費心理諮商擴大對象、罕病SMA藥物可放寬給付;教育部規範國中小早自習及午休禁止考試、高中職一學期最多可請3天「身心調適假」等各部會的新規定都將陸續上路。《風傳媒》詳細整理8月份各方面新制,讓讀者一次掌握。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4-07-31 10:07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購買綠電憑證不算自主減量?碳費3子法預告急壞產業界 政府雙標用電大戶恐成冤大頭
環境部日前公布碳費碳費3大子法,並公布碳費的計算公式及自主抵減等內容的相關規定,但是對於減碳自主認定相當嚴格,並且與其他部會過去推動減碳的認定不同,讓產業界痛批,光是遵循一個部會法規就忙到死,現在又來新規,企業實在難以經營,最終墊高經營成本又會以漲價回歸民眾身上,再度推高物價。
馮建棨
2024-07-03 08:5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企業別再遊說碳費!負起減碳責任才能從經濟巨嬰成為巨人
近年,台灣徵收碳費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少企業的心中開始湧起「碳焦慮」,尤其對目前國內外複雜的碳定價制度,仍茫然擔憂。
ichiro
2024-06-15 06:00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風傳媒趨勢論壇》全球暖化讓地震變多?田建中:減碳不容易,碳交易是解方之一
4月3日早晨,一場規模7.2的地震搖撼全台;截至5月16日,台灣已經發生超過300多起餘震,當中有些規模超過6.0,造成房屋損害。如此頻繁的地震,讓不少人懷疑,它們是否跟全球暖化有關係。
郭家宏
2024-05-17 11:50
新聞
國內
財經
盤點台股8大亮點!8年漲155%居亞洲之冠,ETF規模成長逾21倍
台股集中市場指數今(16)日終場上漲157.05點,收在21304.26點,連續第4個交易日改寫歷史新高;證交所回顧過去8年,台股不論加權指數或上市公司市值漲幅均居亞洲之冠,落實普惠金融及商品創新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盤點台灣資本市場譜下8大亮點。
中央社
2024-05-16 22:46
新聞
國內
財經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台股8年來飆漲155.5%!指數、市值漲幅冠居亞洲,一表看懂台灣資本市場8大亮點
市場熱錢持續推升台股屢創新高,今年以來已經漲近19%,但若回顧8年來的表現,台股指數、市值漲幅更以155.5%、176.7%冠居亞洲,並於全球主要市場名列前茅,同時寫下8大亮點。
林彥呈
2024-05-16 15:47
新聞
國內
財經
碳費3子法草案預告 全台500廠納入、占排放量54%
環境部4月29日預告碳費3大子法,並公布碳費的計算公式及自主抵減等內容的相關規定,不過關鍵的碳費費率,目前仍要交由碳費審議委員會決定,同時開徵時間點及起算點也會還在討論中。以過去資料顯示,全台約有500場(廠)會被納入,相當於占全國總排放量的54%。
馮建棨
2024-04-29 17:52
地方新聞
高雄
TPASS月票達標!高市客運駕駛長加薪8千元 打造優質減碳公共運輸服務
為健全客運業營運環境、打造淨零運輸新典範,高市府特於今(10)日舉辦記者會,市長陳其邁宣布達成去(112)年4月TPASS月票上線時承諾,提高駕駛人員每月8,000元以上薪資,現場並親頒112年模範公車駕駛長獎狀及獎金5,500元,駕駛長的環境好,對市民的服務品質也會更好,期能激勵並提升駕駛的榮譽感。
徐炳文
2024-04-10 15:16
風生活
環境
化石燃料未來會淘汰?COP28專家:地位會被削弱、但不會真正被終結
跨年期間我在家裡思考如何寫一個從任何人的角度來看都激勵人心的COP28決議解析,因為這次COP28現場可以感受到環保人的企圖心,大家誠意滿滿,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發表會;結束後各大媒體報導本次大會的亮點,都會提及最大的勝利是終結化石燃料在未來全球淨零路徑中的生存空間。
綠學院
2024-01-10 17:31
VIP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朱淑娟專欄:民進黨執政八年,中南部空汙還是超標
自從2015年8月行政院長毛治國核定第一個院版「清淨空氣行動計畫」以來,林全、賴清德、蘇貞昌三任院長又各自提出空汙防制計畫,結果到了2023年總結算時,雖然全國平均pm2.5濃度已達到15微克以下,但把高、低汙染區域平均並不能呈現區域真實情況。單獨看中南部空汙的話,經過八年依然超標。
朱淑娟
2024-01-02 05:5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