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氣候變化 文章列表
#
氣候變化
約 2,37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大甲溪光明抽蓄電廠是索命開發案!
經濟部和台電提出的「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以下簡稱光明電廠),下週將進行二階環評的專案小組第一次初審。這個要在中橫鑽炸隧道、蓋抽蓄電廠的計畫,可說是罔顧921震災後中橫柔腸寸斷,迄今仍難以恢復通車的地質破碎現況,經濟部及台電若執意推動,恐將成為大甲溪中下游的「索命電廠」!
林聖崇
2025-05-14 05:30
地方新聞
高雄
李雅靜質詢電力政策、食品安全、市容整潔、地方建設與公共安全五大議題
高雄市議會日前進行市政總質詢,市議員李雅靜針對電力政策、食品安全、市容整潔、地方建設與公共安全等五大議題進行質詢,強調市府應更積極捍衛市民權益,並提出多項具體政策建議。
徐炳文
2025-05-11 19:44
風生活
理財
新知
冷氣1常用按鍵不能隨便開!經濟部實測「一按電費狂飆2倍」,耗電燒錢又長霉菌
近期氣候變化劇烈,忽冷忽熱又常伴隨陰雨天,不僅讓人感到身體不適,室內濕氣也隨之飆升,家中難免會有潮濕發霉等問題。對此,有民眾分享,自己新添購了一台變頻冷暖型空調,不僅取代傳統除濕機來調節室內濕度,還能順便幫助衣物乾燥,相當便利。然而,專家提醒,雖然透過冷氣機進行除濕看似一舉多得,但實際上冷氣的耗電量遠高於專業除濕機,長期下來恐怕增加電費負擔。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8 11:10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玩哪招?川普在加國總理前大臭加州州長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與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Carney)的雙邊會談中,意外將話題轉向加州事務,對該州高鐵計畫提出嚴厲批評,並質疑加州州長紐森(GavinNewsom)的行政能力及其未來可能的總統參選前景。這番評論反映了聯邦與加州之間在基礎設施建設、野火管理和水資源政策上的持續緊張關係,也為2028年的美國政治版圖投下了變數。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5-08 08:40
新聞
國際
「反民主的第一步,就是攻擊媒體跟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痛批川普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Stiglitz)日前接受《Intercept》專訪,對川普政府對民主、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的攻擊提出嚴厲批評,並譴責哥倫比亞大學在面對聯邦資金壓力時的妥協行為。
國際中心
2025-05-05 17:31
品味生活
理財
中信金控落實責任採購 獲「TOPS台北好購」採購貢獻獎暨臺北市環保局「綠色採購績優單位」
中信金控身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成員,積極響應政府綠色採購政策,以實際行動落實永續經營,今日中信銀行、台灣人壽榮獲2025年第一屆「TOPS台北好購」採購貢獻獎之金獎及銀獎。無獨有偶,中信金控去年採購金額達新臺幣10.35億元,今年第16度獲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民間企業與團體綠色採購績優單位」。
唐可欣
2025-05-02 18:25
地方新聞
台中
確保水路順暢 中市水利局汛期前完成清淤作業
台中市政府水利局今年針對台中市高積(淹)水潛勢區(內水)防汛重點位置、易淹水列管點位、排水瓶頸河段等計畫清理範圍,已於汛期前完成46.18公里河道及位於大里溪沿岸4處抽水站排水出口的階段性清理工作,以確保排水路排水功能順暢。
王秀禾
2025-05-02 17:41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風評
風評:台灣註定不會有另一個連戰?
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於20年前的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見。這場「連胡會」,是國共兩黨領導人自1945年蔣毛重慶會談後,相隔60年的會晤,當時兩岸分隔業已56年。
主筆室
2025-05-02 07:20
地方新聞
新北
智慧防汛「一機掌握」打造智慧防災城! 侯友宜:精準預判、強化及時防汛作為!
汛期將屆,新北市水利局結合科技運用,降低劇烈天氣變化所帶來的災害,今(30)日上午於板橋湳仔溝抽水站舉辦「114年度防汛演習」。市長侯友宜視察演習表示,由今日演習,讓市民知道市府團隊,無時無刻都在默默的守護市民,透過不斷強化的防汛作為,期能在災害發生時,降低生命財產的損失與生活不便,共同打造安居樂業的韌性城市。
李梅瑛
2025-04-30 19:57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白米飯怎麼吃最健康?醫師公開3作法:煮飯前加1步驟,可減少無機砷風險
白米一直以來是大家食用的主食,隨著氣候暖化與環境變遷,原本被視為日常主食的白米,如今卻暗藏健康風險。中西醫師黃獻銘近日在臉書發文指出,稻米中的「無機砷」含量可能因氣候與灌溉條件改變而增加,若烹煮不當,長期攝取恐提升癌症與慢性病風險。他也分享簡易的「預蒸再煮法」,提醒民眾透過正確料理方式,把風險降到最低,吃得安心又健康。
施俞婷
2025-04-30 12:00
VIP
國際
財經
軍事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拜登印太沙皇警告「美中誤判風險」!坎博:維持台海和平,依舊符合美國利益
拜登時代的副國務卿、有「印太沙皇」之稱的亞洲事務專家坎博(KurtCampbell)近日接受《日經亞洲》專訪,強調避免與中國發生「意外軍事衝突」是美國外交的首要任務,台海和平依舊符合美國的利益。
國際中心
2025-04-27 10:32
新聞
政治
國際變化大企業觀望減碳 賴清德:台灣2050淨零轉型目標不會改變
總統府今(24)日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4次會議,總統賴清德表示,淨零轉型已經是全球主要國家未來發展的核心,雖然全球正面臨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和提出新的關稅政策,連動影響經濟衝擊,大家也關注是否改變氣候政策力道,但他強調2050淨零轉型是台灣的目標,不會有任何改變。
楊舒媚
2025-04-24 21:15
新聞
政治
消除邦交紅燈傳聞?林佳龍出訪非洲唯一友邦 史瓦帝尼總理:台史邦誼堅如磐石
外交部長林佳龍近日以總統特使身分出訪我國在非洲唯一友邦史瓦帝尼,參與史國國王恩史瓦帝三世(H.M.KingMswatiIII)57歲壽誕慶祝活動,並持續展開多項重要訪問行程。外交部今(24)日透過新聞稿說明,林佳龍23日與史瓦帝尼總理戴羅素(RussellDlamini)會晤時,戴羅素感謝台灣長期以來對史國的協助,並重申台史邦誼堅如磐石,史國將堅定不移的持續與台灣並肩同行。
鍾秉哲
2025-04-24 10:30
品味生活
PuraVida懂你肌膚小情緒 讓肌膚在不同天氣下依然健康美麗
春天的天氣總是說變就變,早上豔陽高照、午後雷陣雨、晚上又悶濕沉重。這些看似日常的天氣波動,其實正是肌膚壓力的來源。泛紅、乾癢、出油、脫皮…都是肌膚對環境劇烈變化的「情緒反應」。
唐可欣
2025-04-21 16:05
地方新聞
南投
外轆排水工程獲中央核定 許淑華積極推動讓周邊居民逢雨免驚
南投縣長許淑華今(21)日在縣務會議中,就工務處提案有關「外轆排水治理工程」提案責成建設處會同積極辦理,早日完成外轆排水治理,讓周遭居民在下大雨時,不用再擔心受怕。
王秀禾
2025-04-21 15:40
新聞
國際
醫療健康
全球暖化的「米食族大危機」!哥倫比亞大學最新研究:稻米砷含量上升,多吃飯恐導致罹癌、心血管疾病
一項由哥倫比亞大學公衛學院團隊進行的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可能顯著影響稻米中的砷含量。當氣溫上升超過攝氏2度並伴隨二氧化碳(CO2)濃度增加時,稻米中的無機砷濃度會上升,由於稻米是數億亞洲人、更是全球超過半數人口的主食,每天食用稻米的人數超過小麥或玉米。亞洲民眾的健康風險在2050年之前大幅增加,這也是科學家第一次發表CO2濃度和氣溫上升如何影響稻米砷含量的研究。
國際中心
2025-04-20 14:31
新聞
政治
不尋常對話》未來恐無冬季、颱風更猛 趙恭岳示警:這時台灣將沒有10度低溫
龍應台基金會於今(19)日世界地球日前夕舉辦「不尋常對話」論壇,邀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以及資深媒體人蘭萱以《奪地、搶水、爭能源—氣候變遷對和平的威脅》為題,探討氣候變遷對國際政治、社會所帶來的生活衝擊與挑戰。
蔣帆威
2025-04-20 09:00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謝錦芳專欄:格陵蘭的戰略價值與氣候災難
全球最大島嶼格陵蘭(Greenland),為因紐特人(Inuit)的世居地,島上約6萬人。由於地理位置具重大戰略價值,且蘊藏稀土、鈾、石油等豐富礦產,美國總統川普強調,美國必須掌控格陵蘭。近年格陵蘭冰川融化速度超乎預期,嚴重衝擊因紐特人狩獵活動,導致生活陷入困境。格陵蘭位於氣候變遷最前線,因紐特獵人提出嚴正警訊,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謝錦芳
2025-04-20 06:50
地方新聞
高雄
陳其邁出席IPCC學者國際論壇! 高雄以具體行動響應2050年淨零目標
關注全球暖化危機,「北極的最後一塊冰」IPCC學者國際論壇今(16)日移師高雄舉辦,高雄市長陳其邁受邀出席致詞,並與「解凍格陵蘭」葛望平團長、日月光集團、碳權交易所代表及主講學者專家IPCC冰川科學家WilliamColgan教授與因紐特獵人協會主席OlennguaqKristensen共同響應活動,推廣氣候行動理念。
徐炳文
2025-04-16 19:26
新聞
國際
財經
川普政府啟動史上最大「去管制行動」 美環保署宣稱削減開支將帶來數兆美元「去管制效益」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署長李.澤爾丁(LeeZeldin)15日表示,環保署正在推動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去管制改革,預計2025年將要單獨削減的行政成本與政府開支,將帶來數兆美元的「去管制效益」,成為川普政府節流政策的核心執行機關。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16 14:3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