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民事訴訟案 文章列表
#
民事訴訟案
約 4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網媒記者的品格─從兩則報導不實民事訴訟案談起
近年對傳播與法律學術界來說,該如何看待乃至於規範網路媒體,是一個棘手且困難的課題。拜資訊流通空前快速之賜,不僅傳統的紙本新聞傳媒內容也同步上網可得,甚至進一步衍生出諸多擺脫以紙本作為載體的純網路新聞媒體,迅速且大量地在網路世界裡傳遞新聞報導。只是值得提問的是:純網媒記者是否真的如此無拘無束?是否仍需要遵守新聞界的自律行規撰寫新聞報導?晚近兩則民事判決,值得各界矚目。
施妤青
2025-04-26 05: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解析《五檢夜宴調查報告》及《檢察官要求做愛肉償懲戒案》
賴清德春節前在警政署年終會報,對打詐現況說了實話。賴指出:「去年詐騙案件破獲率僅1%!」雖然有基層反應該數據有問題,但比對去年10月警政專刊宣布「詐團破獲率高達96.44%」,所呈現二者數據間落差,可認為「打詐實況及破案率」確實值得改善。而詐騙案件包含數量龐大的隱藏黑數,潛藏尚未爆開之《假投資真詐欺案、吸金投資、LINE族群炒股》等,近日報導《im.b吸金高達83億,主嫌曾耀鋒宣稱可以簽本票5.5億清償》,筆者提醒:「若曾嫌及其他被告均查無財產,簽本票有用麼?」
楊岡儒
2025-02-09 06:40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職場
全家超商辦抽獎,卻被判違法!問題出在哪?律師解答了
全面服務的定義其實很簡單:客戶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但這樣單純的宗旨,做起來卻是複雜、立體、跨時而無邊無際的巨大工程。
遠足文化
2024-10-07 15:52
新聞
國際
川普官司纏身,他還有機會當選美國總統嗎?
正在謀求再次入主白宮的美國前總統川普,堪稱法庭被告席的常客。就在今年1月,紐約州的法庭一審判決其性侵、誹謗女作家卡羅爾(E.JeanCarroll),必須支付高額賠償金。川普不服判決,對這起民事官司提起了上訴。
德國之聲
2024-04-14 18:0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儼峰觀點:司法裁判引進AI,可不慎乎?
「AI人工智慧」在科技領域發跡,如野火燎原,燒進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舉凡新聞製播、公務行政業務輔助及文書製作、法院判決草稿撰擬…等,都可見其身影。「生成式AI」能自動產製文本內容,可省下人力,帶來工作產出效率。
李儼峰
2023-09-10 06:30
風生活
政治
國內
即時
誰摔死了李新?羅淑蕾不滿「被斷章取義影射」怒告郭新政、盛竹如 二審「改判有罪」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31日電)前立法委員羅淑蕾不滿前北市議員李新女友郭新政製作「誰摔死了李新」影片相關內容,自訴郭女與影片中主播盛竹如加重誹謗,一審判決無罪。二審今天改判郭、盛有罪。可上訴。
中央社
2023-08-31 1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紅綠燈與醫預法的幽閉恐懼症
我國致力犯罪防治之目標在於降低犯罪率,較為強調治安滿意度,然犯罪恐懼感卻較被忽略。「免於恐懼的自由」(freedomfromfear)是憲法保障人民基本人權與人格尊嚴的重大指標,亦嚴重影響民眾的生活品質,並傷害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進而造成社會的疏離與参與。
周祖佑
2023-08-26 05:40
評論
國內
專欄
林清汶觀點:對濫起訴者應循其他救濟途徑
報載,國內濫行訟訴問題遲遲無法杜絕,有人數度被開罰12萬元仍不繳納;北部某地院受理同一家人累積提告逾1萬6千案,該院民事庭法官「無一倖免」,都審理過父子的案件;另有某男子去年底起陸續對各大銀行求償6千億元,每案被法院要求繳納高達卅九億餘元裁判費,但很多由於提告者名下並無財產,亦無法真正裁罰到錢。
林清汶
2023-06-18 06:30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府一審勝訴 台開應返還工業區二期款4億餘元
台灣台中地方法院6月2日判決,台中市工業區二期內鄰近廠房乙種工業區土地(護坡地)案返還出售收入款項訴訟案一審勝訴,台灣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除須返還市府4億2,596萬1,138元,且需給付市府自民國108年4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的利息,約9,179萬元,並宣告市府於第一審訴訟費用部分,由台開公司負擔。
王秀禾
2023-06-07 17:19
評論
國內
專欄
李念祖專文:律師費是訴訟的必要費用或主張權利的必要支出嗎?
這是憲法權利問題,訴訟經濟問題,也是法治文化問題
李念祖
2023-04-04 15:1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政經解密
雲林縣議會風電收賄疑雲 關鍵人物大起底
台灣離岸風電產業最具政治手腕的達德能源,最近因為捲入2020年雲林縣議員索賄案,遭到檢調搜索偵辦,讓綠能產業政商之間的曖昧關係再添一樁。其中,達德能源雲林辦公室執行長潘正綱家族,更是全案的關鍵人物,潘正綱與妻子游滿紅,以及大姨子游嘉慧,在雲林當地到底擁有什麼樣的政商影響力?達德旗下的「允能離岸風場」,為何開發過程遭遇多重波折?甚至還一度搞到銀行團不願意增貸?
林上祚
2023-03-11 17:2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遺產爭產常見糾紛!父母買的房子「借名登記」給大哥卻要不回來,律師曝2招秒解
在筆者經手過的遺產訴訟案件中,時常遇到「借名登記」的爭議!常見的是:父母親買的房子,卻登記在某一個孩子名下!或是,孩子借父母親的銀行帳戶使用!甚至借用父母的名義開公司!也有遇過,數名股東合資買房,登記在某一位股東名下,但出名登記的股東過世之後,繼承人不承認有借名登記關係存在,因此打官司的案例!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2022-10-26 01:14
風生活
打官司要花多少錢?提告流程是什麼?訴訟須評估的7大重點一次看
以身為訴訟律師的經驗,我深知打官司的艱辛及痛苦。看著眾多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歷經心情煎熬與生活起伏, 我由衷建議糾紛雙方不要任意提起訴訟。法律爭端的解決方式不外乎透過協商或訴訟解決。前者可以由爭執雙方自行協商和解,也可經由第三者協調以達成和解;後者是交由法院或仲裁機構認定是非曲直,作出專業判斷。
商周出版
2022-08-01 17:52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王瀚興觀點:奉命不上訴VS.奉命要彈劾─為陳隆翔檢察官請命
1.監察院2019年彈劾偵辦段宜康「吞曲棍球案」的檢察官陳隆翔,遭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駁回職務法庭,監察院以同案,第二度彈劾陳隆翔,引爆檢方怒火。法務部5月9日舉行新卸任檢察總長交接典禮,卸任總長江惠民聲援批評「特定人士」侵犯憲法紅線,傷害檢察獨立性,籲請監察院嚴守憲法分際。新任總長邢泰釗說,陳隆翔二次遭彈劾,已請最高檢訴訟組檢察官李進榮,組跨級專案小組針對:「一事不再理」原則、公務員懲戒責任的數個違失行為一體性原則、彈劾程序是否符合正當法律程序、彈劾內容是否涉及檢察核心事項等研議,全力協助陳訴訟事宜。筆者既非法學碩彥,亦非實務大家,不宜狗尾續貂,但願提供其他意見,為總長分憂,陳隆翔檢座伸冤。
王瀚興
2022-05-18 14:30
新聞
國際
歷史
菲律賓破壞民主的總統大選!巨貪獨裁者之子小馬可仕遙遙領先,還敢為父洗白
菲律賓總統大選將在5月9日登場,許多人認為雖然已經大勢底定,但不改瘋狂又混亂的特性。根據獨立民調機構PulseAsia調查,前總統之子小馬可仕的支持率為56%,遙遙領先於第二名的候選人、現任副總統羅貝多(MariaLeonorRobredo)的23%。
蔡娪嫣
2022-04-29 02:05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司法改革—折磨當事人43年的痛苦訴訟案例?
少將韓豫平因加菜金核銷餐費2880元被判刑4年6個月定讞,該案或因法院量刑過重引發爭議,2022年3月15日司法院發新聞稿稱:「本案所適用之貪污治罪條例,係現行有效之法律,若認為該條例之法定刑度過高,無法兼顧所有案情,而需另行修法,本院基於權力分立原則,自當予以尊重。」更令人震撼在該新聞稿這句:「使用上開加菜金核銷宴請下屬之眷屬所生費用,是否成立貪污治罪條例第5條第1項第2款之罪?本案已確定,可受公評,若循非常上訴、再審等法定途徑尋求救濟,本院亦表尊重;司法院作為最高司法機關,不便就法律解釋、適用等審判核心事項表示意見,以維護審判純淨空間。」內行看門道,筆者「引號內」可是全文引用該新聞稿原文。
楊岡儒
2022-03-20 14:40
新聞
國際
兩岸
王力宏婚變引發中國女權大討論,「無所謂」一族不再視結婚為人生必選項
過去一周,王力宏婚變事件成為整個華語世界最火爆的新聞。前妻李靚蕾長篇檄文發布種種細節,令曾經的優質偶像王力宏顏面掃地,人設崩塌。李靚蕾尤其談到作為女性,在選擇做全職太太和生育孩子方面要仔細考量,因為社會往往不承認家庭主婦的勞動付出,令她們在婚變之時陷入無助境地。王李婚變引發網絡世界大討論,而對視婚姻「可有可無」的中國新一代年輕人來說,或許又增添「無所謂」態度的一項實例支持。
美國之音
2021-12-27 14: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最高行政法院大法庭具「修法權」?
筆者不才,斗膽學行政院小編幫司法院作梗圖,也學蘇貞昌院長拿撞球桿當簡介教鞭─法律條文有「得」字者屬訓示規定錯不了,有「應」字者屬強制規定則八九不離十。法官見解僅針對法無明文及不確定法律概念時,法不確定情形行政機關在比例原則下有裁量權,但產生爭議須受司法審查;反之,確定法律名詞行政機關務必依法行政,法院亦須依法審判受拘束,不能諸法皆空自由自在。立法院107年年底修訂法院組織法,將司法院製成判例程序改為參考德國法制設立大法庭,最高審統一法律見解,旨意在避免因不同法官見解導致歧異判決,造成當事人不公,提供下級審遵循俾減少判決撤銷及發回更審,縮短時程降低訟累。
呂蓬仁
2021-10-10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中國鎮壓科技業效應》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騰訊微信遭遇罕見「公益訴訟」
中國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在8月6日發佈公告稱,發現騰訊旗下的社交媒體軟體微信的「青少年模式」,不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規定,要求擬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和社會組織在公告發出日30天內反饋有關情況。
BBC News 中文
2021-08-14 1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王瀚興觀點:法律人應是「造雨人」─翁達瑞造不了及時雨也不能陷民於水火
日前翁教授達瑞為文稱,要給郭董上法律課,疫苗進口水很深云云:其稱涉及廠商疫苗責任免除,與國家主權疑義,必須要由我台灣方面政府出面與各大廠商訂約,並引美國法為例;筆者忝為台灣小律師,認翁教授恐囿於理論,認為在台灣法律實務面,翁教授見解恐有扞格,試申述之。
王瀚興
2021-06-04 06:4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