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民主威權 文章列表
#
民主威權
約 1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舒緗家觀點:美國誓守臺灣的終極原因
「疑美論」在臺灣大行其道,但這並不符合事實。理解美國「誓守」臺灣的「終極原因」,誤導人心的「疑美論」應該可以有所退潮,除非有人執意選擇相信「疑美論」,「裝睡的人喚不醒」──不想醒的人,當然不會醒。
舒緗家
2025-03-12 07: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從公務員霸凌案看台灣民主潛藏之問題
公務員霸凌案絕非個案,而是冰山之一角。民進黨八年多「完全執政」後,為了遂行其統治目的,不惜透過人事任命,將政黨之手伸入國家各階層的公務機關內。我國五個憲政機關中,除了立法院外,其他四院全部淪於綠色執政之手。在前端掌控人事,後端則透過司法檢調來操控發生事端的官員之處置。究其實,此已將台灣的民主法治給破壞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威權的政府體制。
逸明
2024-11-30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民主靠什麼?
近期民進黨38周年黨慶,那個由無數懷抱理想的前輩,所創建的政黨,如今已走向一個與黨外背道而馳的道路。自解除戒嚴開始,台灣實施民主改革已過37個年頭。無數位前輩與世代,奉獻自己的心血,只為了能打倒眼前國民黨威權。然而,當這些黨外大老看到如今的台灣,不知會有多少感慨。
潘科伸
2024-10-06 05:40
風生活
新知
世界
你的IG和YouTube已被滲透!中國對台灣進行的認知作戰 小心被洗腦
Instagram因為屬性是以圖像為主、文字為輔,早期並沒有可以大量分享的功能的情況下,相較於其他社群平台,比較不適合進行認知作戰,也不常出現公共議題討論。
大塊文化
2024-07-22 15:44
風生活
世界
中國怎麼進行認知作戰?專家曝背後手法,2階段滲透台灣
中國政府對於台灣的認識作戰手法通常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先鋪陳各式各樣的陰謀論,例如台灣在外交上大撒幣,花了太多不值得投入的金錢。在這個階段,中國會大量製作這方面的影片,標題通常會帶有聳動字眼,例如:「台灣外交不為人知的祕密」等。有些人看了之後,就會開始產生一些討論,並且在社群裡頭分享。
大塊文化
2024-07-18 17:54
新聞
國際
國內
澳洲前總理騰博來台:假錯消息氾濫、兩黨制走向極端 是對國家民主的最大威脅
歷經3年新冠疫情後,社會正逐步回歸正常生活,但仍面臨許多挑戰與威脅。前澳洲總理騰博29日在台北演講指出,全球正面臨中國、俄羅斯等威權主義政權,以及川普等民粹政治人物帶來的挑戰,面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烏克蘭掀起的殘暴戰爭,民主國家了解到必須彼此合作,捍衛所有人自行決定命運的權利。
蔡娪嫣
2023-05-29 15: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葉日武觀點:院長先生,您錯得很離譜!
和我對蔡總統的建言一樣,我的老國民黨身分,可能讓您心生排斥,但我純粹只是引經據典,根據學術理論和研究發現,指出您的言行確實有待商榷。確實,我對您的許多言行都有意見,但翻舊帳毫無意義,本文只針對您日前在立法院接受質詢,回應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質詢鏡電視事件時脫口而出的兩段話,指出至少可能衍生3個負面後果。
葉日武
2022-10-05 14: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論台灣的意識形態之爭:「民族主義」VS. 「民主主義」之矛盾與競合
美中台三邊結構關係間存在兩大戰場與兩種意識形態之爭。兩大戰場分別為台灣外部的美中爭霸與台灣內部的統獨之爭。兩種意識形態之爭則為有關兩岸統獨的「民族主義」之爭,與台灣內部有關民主自由理念之追求與落實,尤其當後者與前者有所牴觸扞格時如何取捨與兼顧問題,更為台灣內部所潛藏之嚴重的國家治理危機問題。
約博
2022-09-12 14:0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行政部門淪朝野攻防協力者?陳椒華排考察,原能會竟把資料先給綠委引戰
行政部門已成立院朝野攻防的「協力者」?日前時力黨主席、立委陳椒華擬在開議前(3月2日)規劃考察日本食品進口抽樣檢測,結果在原訂時間前1周、尚在討論時,民進黨團幹事長鄭運鵬就貼文指出,陳椒華要在「海關開箱抽驗」、或指未來恐有藉立委或助理職權私梟進行走私拿貨的可能。
潘維庭
2022-03-24 16:2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陳國祥專欄:民主政治必然戰勝專制主義?
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在美中競爭的賽局中高舉民主大旗,他將兩強相爭提升到價值理念之爭,並以民主為粘合劑,重新凝聚傳統盟邦。他相信民主必能戰勝專制。
陳國祥
2021-07-24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蔡英文政府上任後對民主之傷害
所謂「民主」之定義基本上要求的是保護言論和宗教自由的一系列基本人權,且民主國家培育自由的媒體。獨立的司法、實行法治的公民社會以及言論自由均在在有利於維護新聞自由。1987年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宣布解嚴,結束了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長達38年的戒嚴,從此之後台灣的民主黨派及報章雜誌如雨後春筍般的興起。
呂委弦
2020-11-24 06:10
評論
財經
專欄
林建山專欄:豈可陷臺灣於這般鎖國自閉自殘絕境
在隔絕自由民主開放國際社會「抗中反全球化」大纛下,蔡英文政府即將強行通過《反滲透法》聯鎖《國安五法》,粗暴截斷臺灣經濟社會對內對外活力連軌,如此反動開放的大倒退,即將自陷於完全「鎖國自閉自殘絕境」,全民驚心。
林建山
2019-12-25 07: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反紅媒,反對共名卻擁護共質的假民主運動
以核養綠領銜人黃士修對6月23日反紅媒造勢點出了兩大諷刺:「對沒收公民投票、縮緊新聞自由的反民主威權視而不見。反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名字,卻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本質。」仇恨令人盲目,恐共與仇共成為操弄假民主的廉價手段,短視近利的政客則迷失在擁護的群眾效應上。兩岸在日增緊繃的狀況下,主張和平的卻被貼上紅色標籤,贏的不會是被煽動的選民,輸的反而是台灣共同的未來。
阿寶JH Wei
2019-07-09 05:20
新聞
國內
不能說的痛!白色恐怖二代30年無形大牢:在學校日記寫爸爸被抓走,大人害怕要她「撕掉」
爸爸被抓走長達10年,卻幾乎沒有人可以聽她說話,連寫在日記都不行──談起白色恐怖,有形的刑求、電擊、槍決相對容易被看見,無形的監禁、噤聲、說不出口等痛苦卻是難以被察覺,而如今身為藝術家的蔡海如,也曾是不得不沉默的白色恐怖受難者「二代」之一。爸爸在她9歲時被抓走、19歲那年才回家,大人說爸爸是出國了,她卻始終困惑爸爸為什麼可以出國這麼久,直到某天翻閱大人們的剪報才驚覺:為什麼,爸爸會被說是「匪諜」?
謝孟穎
2019-07-05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