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歸化政策 文章列表
#
歸化政策
約 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這次台灣擺明要把我們變成中國香港人!」居台港人大失所望,台灣現在還撐香港嗎?
移居台灣快5年的香港人小波(化名),4月的一天正漫無目的地刷著手機。當看到一則有關當局要收緊港澳人士移台政策的貼文時,她脫口而出說了一句廣東話粗口。
BBC News 中文
2025-05-01 19:39
新聞
國際
歷史
政府與基督教會聯手凌虐原住民兒童、滅絕原住民文化 加拿大歷史最黑暗的一頁被掀開
加拿大正在「出土」一段黑暗而鮮為人知的歷史,一個逐漸暴露在陽光下的原住民兒童公立寄宿學校醜聞。曾幾何時,以文化融入、歸化為由,原住民兒童被從父母身邊強制帶走送入寄宿學校……多年之後,那些早已關閉的校址地下發現一個又一個無名集體墓穴,據信墓冢埋的孩子的屍骸。
BBC News 中文
2021-08-02 12: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鄭春鴻觀點:國籍、忠誠、愛國主義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nitedStatesCitizenshipandImmigrationServices,USCIS)10月2日發布新的政策指南,強調凡是申請移民的「共產黨員」或其他極權主義政黨的黨員或與之相關的成員,都不會獲得受理。最新指南表示,這些人申請自然歸化與必須要「效忠美國的忠誠宣誓」不符和矛盾,包括宣誓支持和維護美國的憲法及法律。因此,共產黨員不可入籍成為美國人。
鄭春鴻
2020-10-08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大江大海又一章,投奔怒海的越南黃埔軍校生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書,曾經讓成千上萬的讀者為1949年逃難到台灣的前輩們落下眼淚,那是200萬中國人為了躲避共產暴政創下的偉大之舉。不過擁有類似逃難經驗的,並不是只有台灣的外省籍長輩而已,因為在45年前的4月30日這一天,同樣也有近80萬越南人,準備為了追求他們的自由展開逃亡之旅。
許劍虹
2020-04-26 07: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劉燕婷觀點:被反中消費的新疆,被外行出征的學者
2020年1月17日,公視《主題之夜》於晚間首播紀錄片《新疆再教育營》(TelltheWorld),節目總長約80分鐘,由蔡詩萍主持,並請到中研院近史所的吳啟訥副研究員前來分析、討論。然而節目播畢不久,便發生網友集體出征公視粉專的慘劇,多數留言直指節目嘉賓吳啟訥教授「立場偏頗」、「為共產暴政洗白」、「對新疆現況一無所知」,逼得公視在幾小時後下架影片,並剪掉所有訪談內容,以純紀錄片的形式重新上線。
劉燕婷
2020-02-02 07:10
風生活
風歷史
文化
別再問原住民「姓什麼」啦!揭秘各族命名規則:報上名來就知道你住哪、爸爸是誰
「小姐,怎麼稱呼?」
呂敏慈
2019-12-17 18:00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高靖觀點:美情報顯示戰後日人滯台祕密活動造成台灣情勢混亂
1947年國府正為著逐漸擴大的國共內戰,傷透腦筋,台灣卻爆發二二八事件,對台灣局勢影響幾十年,甚至更久。美國中央情報局解密檔案當中,有一份1946年12月關於台灣局勢的情報分析檔案,這正是二二八事件的前一年,其中舉出台灣行政長官陳儀施政不當,引發民怨外,更舉出戰後日人滯台,秘密成立地下組織,加上共黨勢力滲透台灣,讓台灣情勢複雜化,中情局檔案當中更預測台人一有機會就會公開反叛陳儀,果不其然,兩個月後就在偶發的事件,爆發了二二八事件。
高靖
2018-01-14 06:5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賴揆推「生生不息」方案,私立幼兒園補助7-7.5萬 希望生育率提高至1.4
台灣社會面臨「少子化」人口斷崖,行政院長賴清德27日在行政院年終記者會上,宣示農曆年後,將提出「生生不息」方案,賴揆表示,行政院明年將提出育人、攬才、移民三項政策,希望將台灣生育率從目前的1.17人,提高到1.4人,他特別以台南市政府所提供私立幼兒園補助,一年補助7萬到7.5萬元,明年可以涵蓋52%的2-5歲學齡前兒童為例,強調詳細的預算規模,將在農曆年後公佈。
林上祚
2017-12-27 12:56
評論
政治
風書房
本土化教育建立國家認同:《台灣健檢書》選摘(2)
本土化是李光耀非常重要的政策。他採取的是全面本土化,就是以新加坡的國家認同作為教育主軸,歷史跟語文都要以新加坡本地為主─上歷史課,一定要上新加坡的歷史,語文教材原則上以新加坡本地作家寫的文章為主,他認為必須這樣做,讓大家跟這個地方共存共榮,不然這個國家根本無從生存。
張國城
2016-09-20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