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楊建銘 文章列表
#
楊建銘
約 2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淺眠難入睡?專家傳授3招好眠策略:睡前千萬別碰這東西
認同睡眠很重要,但面臨工作、家庭活動及娛樂休閒等其他選項,第一個被犧牲的往往卻是睡眠?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呼籲民眾,既然知道睡眠問題的重要性,就應改掉動軋犧牲睡眠的習慣;讓「睡眠優先」的想法深植腦海,用充足的睡眠與健康迎接每一天的挑戰。
黃天如
2025-03-13 14:00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生理時鐘大亂怎麼辦?專家傳授6步驟輕鬆調整作息,睡前少照到「這種光」會更快入眠
要如何校正紊亂的生理時鐘?如上所述,我們體內的晝夜節律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則,太陽光是關鍵。如下圖所示,當眼睛接收到太陽光時,光線的訊息會透過特定的神經通路傳入下視丘的上視交叉核,再傳到松果體,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商周出版
2024-01-21 11:00
風生活
健康
為何睡覺時間一到馬上躺床不好?專家曝關鍵原因,傳授「睡前4誘眠法」讓你一夜好眠
往往有失眠者把睡覺擺第一,到了晚上就對自己耳提面命,睡覺時間一到必須立刻上床,因為擔心睡不好,總不忘把握任何可以睡覺的機會,就寢的時間一到就立即收拾手邊的工作,迅速上床躺平,彷彿分秒必爭期待秒睡。但是你的身體準備好要睡了嗎?大腦也準備好要睡了嗎?我們要提醒你,這樣的睡眠習慣其實不太理想。
商周出版
2024-01-20 15:0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他為創業抵押兩棟房,投資人來了,卻奪走一切權力!這些事,創業前一定要懂
為了準備演講回顧過去的創業經歷,才跟朋友討論到以前的雲端服務公司NVESTO,沒想到去年2021年結束營業。
郭曜郎
2022-10-20 19: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楊建銘專欄:「令和元年」前夕的卒業回顧
年初和總主筆夏珍討論每週專欄暫告一個段落時,抓的時間點是四月中、專欄滿四週年的日子,想的是四年剛好也是一般人完成大學學業的時間,最後來寫一篇「卒業」回顧之類的。
楊建銘
2019-04-10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科技
楊建銘專欄:視訊會議新創ZOOM的快樂上市案
在我讀過的所有上市申請書中,視訊會議新創Zoom的S-1表格是唯一一份我一打開就直接跳到「來自執行長的信」(ALetterfromtheCEO)段落的。
楊建銘
2019-04-03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科技
楊建銘專欄:羅馬尼亞也能養出獨角獸
每次跟第一次見面的業界人士介紹我們HardwareClub總辦公室在巴黎,對方不外乎兩種反應,一種是眼睛一閃一閃亮晶晶地「巴黎?好浪漫!」,另一種是語帶詫異甚至是不懈的「巴黎?那裡有新創嗎?」
楊建銘
2019-03-27 05:50
評論
國際
專欄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楊建銘專欄:NETFLIX真正的會計故事
如果是本專欄的長期讀者,應該都知道我對於會計獲利的不置可否,尤其是高速成長的新創或者仍然在快速成長的企業。相對來說,我花比較多時間在看現金流,尤其是營運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長期來說這才是一家公司本徵價值的由來,短期來說現金流數字可以讓我評估公司資金出現缺口的風險,以及下一輪募資的需求和時間點——不管是新創或者上市公司都相同。
楊建銘
2019-03-20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楊建銘專欄:傑克・多西的河東河西
兩年多前當支付金融新創Square(其實也是間硬體新創!)以$2.9B市值在納斯達克上市時,新聞大多數稱其為推特創辦人傑克・多西的業餘專案(sideproject),大家關注的還是當時市值跌破$20B的社群網路二哥推特是否終將能夠轉虧為盈,Square只不過是創業天份爆表的傑克老兄無心插柳出來的另一隻獨角獸而已。
楊建銘
2019-03-13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科技
楊建銘專欄:LYFT上市申請書之樂天現身
去年底美國乘車共享新創兩大龍頭Uber和Lyft分別向證管會提交文件申請上市,當時兩家都選擇了近來很流行的「機密申請」(confidentialfiling),所以財務數字暫時無法取得。最近Lyft終於公開了它的S-1表格,儘管各大媒體照慣例緊咬著他們鉅額的虧損報導,但對我們這些風險資本家來說,最有趣的卻是一個多少有點讓人驚訝的:Lyft最大的投資人不是矽谷的風險資本公司,也不是華爾街的資產管理公司或私募基金,而是日本的樂天。
楊建銘
2019-03-06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科技
楊建銘專欄:惦惦吃三碗公的矽谷銀行
如果我說矽谷有一家公司在2018年營收為$2.55B,相較於前一年成長三成五,營業利潤為$1.4B(營業利潤率55%),稅息後淨利$0.97B(淨利率38%),讀者們會覺得這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呢?
楊建銘
2019-02-27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楊建銘專欄:風險資本的統計學
「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以及統計數字。」這是維多利亞時期英國首相迪斯雷里的名言——或最少是馬克・吐溫宣稱迪斯雷里說的。
楊建銘
2019-02-20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楊建銘專欄:波動率、選擇權與創業家
我們HardwareClub的投資人有一部分來自日本的企業,這些企業投資我們所管理的基金不全然是為了賺錢,更多是出於所謂的開放式創新(OpenInnovation)精神,希望透過投資我們的基金,能夠讓他們有機會和最有顛覆性的新創合作,開創新的商業機會。
楊建銘
2019-02-13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楊建銘專欄:蘋果真是華爾街寵兒?
「蘋果最近因為iPhoneXR賣得不好,股價跌得很慘耶。」久未嚐到家母親手做的家常菜的我,嘴裡含著雞腿抬起頭來,看到的是家父嚴肅的表情。
楊建銘
2019-02-06 05:4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科技
楊建銘專欄:70%邊際稅率會扼殺創業精神?
風險資本家們的趴踢閒聊中很少談到稅率的問題,因為和企業稅或者所得稅比起來,新創面臨其他更多困難許多的挑戰:募資、招聘員工、取得訂單、追求成長、降低用戶流失率⋯⋯等。單純就稅率來說,許多獨角獸新創到上市或者出售也都還在虧損的狀態,企業稅課不到它們身上,而對於創業家和投資人來說,所有可能的回報都來自資本利得(capitalgain),而且少則持股三四年,長則十年以上,所以所得稅的部分也都符合美國長期資本利得稅條件,有效稅率介於0%到20%之間,遠遠低於大多數受薪階級的有效稅率。
楊建銘
2019-01-30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楊建銘專欄:你的DNA值多少錢?
我還記得2000年剛開始工作時,市場上除了達康泡沫破滅鬧得沸沸揚揚,另一個熱門話題是基因定序(DNASequencing)。
楊建銘
2019-01-23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科技
楊建銘專欄:和亞馬遜對幹的CAPER LABS
在這個亞馬遜看起來所向無敵的時代,任何自稱可以打掛貝佐斯但卻不是其妻的人,大概都會被當成是瘋子。但偏偏我們HardwareClub最近就投資了一家紐約的新創CaperLabs,共同投資人包含知名風險資本公司FirstRoundCapital和PrecursorVentures。這間成立不到兩年的新創要單挑的不是別的,正是把全世界的實體零售店都嚇得皮皮挫的亞馬遜無人商店AmazonGo。
楊建銘
2019-01-16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楊建銘專欄:莫再以純軟體觀點思考加密貨幣
本專欄已經五個多月沒寫加密貨幣,倒不是因為我對於這個盛極轉衰的題材失去興趣,而是許多加密貨幣設計上的根本問題從一開始就存在,我在更早的時間點就試圖透過〈比特幣、黃金與本徵價值〉、〈該對比特幣課徵碳稅了嗎?〉和〈位元幣不(會)是貨幣〉等文章點出加密貨幣的諸多盲點,因此過去五個多月僅管崩跌的加密貨幣價格新聞仍然不斷,但我有一種話已說盡的感覺,實在找不到寫新文章的動力。
楊建銘
2019-01-09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科技
楊建銘專欄:獨角獸上市年的回顧
執筆寫這篇專欄的此刻,我人正在東京休假,腦袋累積了忘年會季節過多的酒精殘存,走在百萬遊子歸鄉後一瞬間淨空的東京街道,打開電視也淨是回顧三十年的平成等各種節目,別說年末感,根本就是時代尾聲感十足。
楊建銘
2019-01-02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楊建銘專欄:軟銀電信上市的真意?
「小正根本就沒喜歡過電信業。」熟識的日本風險資本家朋友如此說道,一邊用筷子將一小撮芥末放到正當季的鰤魚生魚片上,沾了點醬油後送進嘴裡。
楊建銘
2018-12-26 05: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