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林穎佑 文章列表
#
林穎佑
約 4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美中關稅戰之下,中國兩會的經濟目標有哪些看點?
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全國人大及全國政協)自週二(3月4日)開始在北京登場,期間將由總理發布「政府工作報告」,並提出年度經濟成長目標。
德國之聲
2025-03-03 14: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聯合利劍」不是只有恐嚇賴清德!紐時:解放軍製造「新常態」,持續打磨封台能力
中國14日再次舉行「聯合利劍」軍演,《紐約時報》認為解放軍正在對台灣強加一種「新常態」—耗盡台方的防衛力量,增加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誘因。透過大規模圍台軍演,中國也試圖展示封鎖台灣獲得糧食與能源、阻絕美國等盟友馳援台灣的能力,並且持續協同不同軍種與海警的聯合行動。
李忠謙
2024-10-17 08:54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解析「聯合利劍-2024B」:解放軍第4次圍台軍演,跟過去相比有何差異?
解放軍14日清晨宣布對台展開「聯合利劍-2024B」跨軍兵種聯合軍演,這也是中國第四度實施環台/圍台軍演,當日在台灣周遭出動125架各式軍機也創下最多架次紀錄。雖然中方強調這次演習對台灣「勒的更緊」,不過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認為,這幾次圍台軍演距離台灣各有遠近,以北部海域來說其實這次就比前兩次更遠。
國際中心
2024-10-15 0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共軍為何實施圍台軍演?學者:測試美軍能否應對朝鮮、台海雙危機
中共對台實施「聯合利劍-2024B」軍演,學者14日分析,由於航艦遼寧號已進入西太平洋,此次應以2023聯合利劍為對照組,研析構改後的遼寧號戰力;且項目增「要港要域封控」,推測海警數量更甚以往。
中央社
2024-10-14 09:59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與「香格里拉對話」互別苗頭:香山論壇開幕,北京能發揮多少主場優勢?
為期3天的北京香山論壇週四(9月12日)登場;有分析認為,此一論壇跟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的抗衡與較勁意味濃厚。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告訴DW,香山論壇「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但對中國而言,重點不在於在會上簽署或達成具體協議,而是在自身「主場」展現態度、對外宣傳。
德國之聲
2024-09-12 16: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藍白立委將登太平島》學者認為是向賴清德施壓 推測越南、菲律賓將這樣回應
我國在野的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立法委員預計18日飛抵位於南海的太平島,視察強化的新建設施及問候駐島國軍,不過菲律賓與越南均宣稱擁有包括太平島在內的南海主權,但越南學者黃心光認為,台灣在野黨立委旨在施壓將上台的賴清德政府,越南想保持與台灣的友好關係,可能只會象徵性抗議。
簡恒宇
2024-05-16 21:00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傳我國海軍司令唐華本週訪美:專家分析「強化第一島鏈嚇阻,台灣該扮演何種角色、如何跟美軍合作」?
《路透》日前報導了我國海軍司令唐華將出訪美國,並且參加太平洋艦隊指揮權交接儀式的消息。由於台灣軍種司令訪美的時間與討論第一島鏈合作的美日菲峰會相近,這起新聞自然廣受國際矚目。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的助理教授林穎佑對《美國之音》表示,這次唐華若能順利訪美,很可能也將與美方討論觀摩今年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ofthePacificExercise)的可行性,甚至是美國對台灣國造潛艦的相關技術支援。
國際中心
2024-04-04 20:00
新聞
政治
軍事
傳賴清德支持後續7潛艦一次完成 學者:有助維繫修造能量
媒體報導,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表態支持後續7艘潛艦國造應一次做好。學者分析,此舉能打鐵趁熱,有助於修造能量的延續性,不讓有經驗、有技術的工班流失,亦能讓後續造艦成本降低,建立水下可恃戰力。
中央社
2024-03-18 22: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經濟
英國智庫:借鑑俄烏衝突,中國準備在印太區域打一場「持久戰」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StrategicStudies,IISS)在一份最新公佈的報告中指出,中國軍方近期以來關於軍事動員和軍民融合的相關作為,顯示他們借鑒俄烏戰爭的經驗,意識到未來在印太地區的戰爭將會是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並且為此展開準備。
美國之音
2024-02-19 11:00
新聞
國際
軍事
大選期間監控共軍動態,美航艦巡弋台灣東部外海 學者:料敵從嚴,進行戰略預警
今天(13日)是大選投票日,學者分析,美軍的雷根號與卡爾文森號航艦等兩支打擊群,目前部署在台灣東岸的西太平洋,此舉為嚇阻中共冒進的戰略預警至為明顯,且不僅針對台海,亦擴及兩韓情勢及整體印太戰略布局。
中央社
2024-01-13 17:47
新聞
國際
兩岸
時隔1年恢復軍事對話 美中關係尚未「解凍」
中美高階軍官週四在線上會晤,重申保持兩國軍事對話的重要性,但從中國國防部的官方聲明,可見雙方在重大議題上仍意見分歧。有專家認為此次互動具「融冰」效果,還也有分析人士直言,這「並非重大突破」。
德國之聲
2023-12-22 2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共的神秘黑盒子:李尚福與秦剛被正式免職,習近平政權發生什麼事?
中共高層近期人事震蕩不斷:中國周二免去了李尚福的防長職務以及他和秦剛的國務委員職務。中國觀察家們普遍認為,兩人被免職不會削弱習近平的權力與權威,反而會讓其他官員更怕失寵。有專家對DW表示,這反映了「習家軍」內部的派系爭鬥。
德國之聲
2023-10-26 12:30
VIP
政治
兩岸
調查
政經解密
中共人事「紅色大清洗」 習近平《西遊記》統御術講了為什麼「一個都不能留」
繼中國外交部長秦剛神隱之後,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也消失了快1個月,中共當局稱是「健康因素」,卻又諱莫如深。李尚福到底是真的身體抱恙,還是中共高層軍隊反腐行動?《解放軍報》近日文中提到,「交友不慎」是個別領導落馬的重要原因,惹來了暗指李尚福的猜想。專研解放軍的學者分析,當今習近平領導下的帝都京師大動盪,很類似史達林時期發動的「紅色大清洗」。
林庭瑤
2023-09-26 08: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兩日逾150次共機侵擾台海 專家:中國展現封鎖南海能力、加劇國軍空防壓力
台灣軍方於9月17-18日兩天內偵查到超過150架次的中國軍用侵擾台海,其中單日103架次更創下其公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軍事專家分析,中國旨在展現其封鎖南海的能力,並反制美國及其盟友的圍堵性軍演,已加劇台灣東部與東南部的空防壓力。
美國之音
2023-09-20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國火箭軍高層換成海空軍出身的「外人」 凸顯習近平權柄不如外界想像穩定
中國火箭軍高層大洗牌,但新帥卻都非火箭軍出身,而是海、空軍調來的「外人」。DW採訪3名專家,請他們分析習近平為何做出如此不尋常的安排?會否影響對台戰略?
德國之聲
2023-08-04 19:0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科技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解放軍無人機為何頻頻現身台灣東部外海?
「除非中國有辦法戰勝美國及其盟邦,否則北京將尋找其他途徑來向台灣施壓。所謂的灰色地帶戰術—在大多數兵推中幾乎均未提及—最有可能引發危機。」
李忠謙
2023-06-06 06:10
新聞
國際
軍事
「台灣:沈睡的炸彈!」台海危機躍上西班牙國家週報封面
台灣登上西班牙國家報16日隨報出刊的「國家週報」封面故事,標題為「台灣,沈睡的炸彈」,以18頁內容深度分析美中兩強地緣角力加劇下的台海情勢和台灣立場。
中央社
2023-04-26 0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CNN關注美軍彈藥放台灣:為阻止中國入侵,需要什麼武器、儲備多少才夠?
中國實施環台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以報復總統蔡英文本月5日在加州會見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北京派出一艘航母和12艘軍艦模擬包圍台灣,並出動了100多架戰機侵入我防空識別區,咄咄逼人的軍事回應引起全世界關注。
蔡娪嫣
2023-04-17 02:10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國環台軍演為何「雷聲大雨點小」?BBC解析北京自我克制的政治盤算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加州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McCarthy)後,中國解放軍展開三天環台灣島軍演,重點是實施「模擬聯合火力打擊」,但鮮有進行實彈射擊操練。有分析指,與去年類似的環台軍演相比,此次「雷聲大雨點小」,反而北京近期外交手段才是看點。
BBC News 中文
2023-04-12 05:00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美國為何增加在台駐軍?軍事專家:為美台聯合作戰做準備
《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美軍將增加駐台人數至一、兩百人,以協訓台灣軍隊,抗衡中國升高的武力威脅。分析人士認為,新增在台駐點的美軍,最重要的任務是強化美台軍隊間的協調性,以備有朝一日因應台海可能的聯合作戰。
美國之音
2023-03-01 21:0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