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初,播遷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還面臨一項挑戰,即該如何妥善處置於國共內戰失利的殘兵敗將。當時胡宗南部隊所轄兩個師,共3萬餘兵力,仍據守川康邊界的一小片領土,艱困地抵禦著不斷進逼的28萬共軍部隊。同時,在滇緬交界,仍有一批國民黨游擊部隊,正奮力守護著一塊反共基地。蔣介石倉促離開成都之後,胡宗南在西昌設立行營,欲將川康地區打造為一個可持久作戰的反共游擊地。為了強化西昌的防禦,蔣介石打算利用滇南國民黨游擊隊所控制的蒙自地區,作為後勤補給的轉運站,具體行動也如火如荼地展開,包括第1批5萬加侖的燃料與其他物資裝備,從海南島經由蒙自轉運到西昌,台北同時也利用陳納德所運作的民航空運大隊,自蒙自運出當地所出產的錫礦砂並外銷牟利,作為支應國軍部隊在大陸西南地區的軍事開銷。蔣介石為了表明捍衛西昌到底的決心,還派蔣經國與其他高階將領冒險前往視察,同時擬具各種可行的防禦策略,設法持久守住川、康、滇交界處的國民黨控制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