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日本畫家 文章列表
#
日本畫家
約 4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新北
臺灣唯一!淡水古蹟博物館入選全球首屆百大故居
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CouncilofMuseums,簡稱ICOM)今年首次推動「國際故居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HouseMuseumsDays)」活動,全球共有27國、260個故居入選,歐洲的義大利入選143個最多,亞洲則有臺灣、蒙古、菲律賓及印尼等國入列,其中臺灣唯一入選的是由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經營管理的「淡水木下靜涯舊居」,淡水古蹟再度站上國際舞臺。
李梅瑛
2025-05-06 18:45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藝文
初試啼聲─疾病成為她的創造力:《草間彌生》選摘
「我為了活下來所追求的自我革命,實際上是走向死亡的手段。我現在正處於為了讓靈魂安息而進行藝術創作的階段,而我擁抱這一切。」─草間彌生
建畠晢
2024-12-28 05:10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德國之聲》專訪吳明益:面對暴雨將至,身為作家也要對抗
台灣作家吳明益在訪德期間的一場交流活動,與德國作家施益堅對談。提到台灣如今是中文世界裡唯一的民主國家,吳明益表示,台灣作為全世界中文出版最自由的國家,並非一朝一夕造成。過去他透過香港的出版社閱讀世界文學,如今台灣卻成了香港文化的飛地。
德國之聲
2024-12-15 18:39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客語電影《1977年的那一張照片》啟動 展現客家台流熱潮
由客家委員會媒合、文化內容策進院投資劇本開發、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出資拍攝,攜手瀚草文創籌備拍攝的電影《1977年的那一張照片》,日前於四四南村舉辦電影啟動記者會,客委會主委楊長鎮、文策院副院長盧俊偉、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瀚草文創董事長湯昇榮和演員許安植、夏騰宏共同出席,盼透過這部電影讓觀眾看見臺灣的文化多元性,並將客語和客家文化推上國際舞臺,讓更多人認識關於臺灣客家族群的動人故事。
翁一如
2023-05-29 22:12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陳羋妡觀點:畫魂不滅、經典長存─楊三郎之印象30年
走進台北印象畫廊,台灣畫壇巨擘楊三郎兩幅鉅作,立刻全方位地佔據觀者視野,感受融入畫中的震撼,竟又如此溫暖愉悅。對大部份台灣人來說,不論是否曾親近藝術,「楊三郎」就是台灣美術一張響亮的名片,他堅持藝術創作的歷程伴隨台灣社會發展,早已是史詩級的存在。為了向前輩畫家致敬,印象畫廊籌備四年多的特展匯集了50幅楊三郎經典之作,疫情期間吸引不少鮭魚返鄉的台商前來朝聖,其中不乏是為圓夢而來,圓一個年輕時不敢「肖想」的夢!
陳羋妡
2022-12-17 13:50
風生活
藝文
東京藝廊「The Club」二度來台開展!中山區絕美空間呈現4位日本當代藝術家之作!
座落於兼具藝術的時尚百貨「GINZASIX」內,「THECLUB」的畫廊,是蔦屋書店創辦人增田宗昭對GINZATSUTAYABOOKS銀座藝術書店的夢想。繼去年THECLUB首度來台舉辦Pop-upGallery之後,今年將於2022年1月15日至3月13日期間,二度來到台北中山區一幢50年老屋改造的絕美藝術空間「LIGHTWELL」,舉行「HorizonDreamsofColor光之域」Pop-up展覽。這次展出中呈現四位日本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讓觀者置身其中,感受顏色在空間裡穿梭。
1%style
2022-01-14 01:20
新聞
政治
兩岸
「同胞被中國政府折磨虐待」 維吾爾法庭證人示警:恐成台灣人民的未來
台灣東突厥斯坦協會今(11)日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辦「揭發真相:維吾爾法庭審判」論壇,邀請來自美國、日本、歐洲等地的維吾爾人舉行視訊論壇。前再教育營漢語教師凱勒比努爾.席迪克(QelbinurSidik)說,在東突厥斯坦,無數的維吾爾同胞被中國政府監禁,遭受飢餓、寒冷、折磨虐待、強姦,中共公然對他們進行種族滅絕,「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可能就是台灣人民的未來。」誠摯呼籲台灣人民幫助他們,認清中共面目,共同對抗中共的暴行。
羅立邦
2021-12-11 21:36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歷史建築再增一處 淡水木下靜涯舊居免費參觀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於今(26)日10時30分在「淡水木下靜涯舊居」舉辦揭幕典禮,新北市副市長謝政達、市政顧問蔡葉偉、文化局副局長于玟、淡水區長巫宗仁、新北市議員陳偉杰、淡水古蹟博物館長黃麗鈴、展覽顧問江秋瑩及地方文史工作者等人與會出席。活動以顛倒畫表演揭開序幕,精彩的演出獲得滿堂彩,現場氣氛猶如日本畫家木下靜涯與臺灣藝術家當年同樂的情境,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最後由與會貴賓共同戴上木下靜涯經典造形「粉紅色墨鏡」共同揭幕,宣布舊居正式對外開放。
李梅瑛
2021-11-26 18:10
地方新聞
新北
淡水古蹟博物館「滬尾講堂」 邀專家學者暢聊「木下靜涯」
日本畫家木下靜涯是影響臺灣東洋畫風發展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臺的舊居即將對外開放,在一睹建築風采前,邀請民眾透過滬尾講堂,讓大家認識曾住淡水、具有個人特色的畫家,歡迎報名參加講座、工作坊及小旅行。
李梅瑛
2021-11-09 18:18
新聞
國際
國內
世界走走》來自北京的她,讓台灣與斯洛伐克彼此看見
文/鍾巧庭
世界走走
2021-10-05 12:30
來自北京的她,讓台灣與斯洛伐克彼此看見
大疫蔓延的時代,大人交朋友的方式是你給我一片口罩,我送你一劑疫苗。就像台灣與斯洛伐克,去年台灣給斯洛伐克70萬片口罩、今年斯洛伐克贈台灣16萬劑疫苗,是救命的外交。但從孩子的視角,交朋友有自己的方式。
鍾巧庭
2021-10-03 18:00
VIP
國際
藝文
歷史
新新聞
曾與斯卡羅頭目簽訂「南岬之盟」的李仙得:促成明治政府首次對外用兵、征討台灣原住民的也是他
改編自一八六七年「羅妹號事件」與小說《傀儡花》的公視戲劇《斯卡羅》,近日引發收視熱潮,觀眾對於相關台灣史實也多所討論。其中追查羅妹號船難真相、並與瑯嶠十八社訂立「南岬之盟」的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W.LeGendre),便成為立委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不滿《斯卡羅》歷史敘事避重就輕的箭靶。
李忠謙
2021-08-21 21:07
風生活
娛樂
不只奈良美智、草間彌生!盤點10個日本當代最紅畫家,原來潮流都出自於他們之手
近日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到台灣參與展覽,讓台灣掀起一股「奈良美智熱」,展覽場所大排長龍,周邊商品更是開展沒有多久就全數售罄,縱然如此,許多人還是將奈良美智和其他日本當代藝術家給搞混了,在日本眾多當代藝術家中,你知道哪些是最被台灣人所知道且討論的嗎?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2021-03-29 15:19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從日本畫技法到嶺南畫派風格的林玉山:《百年爛漫》選摘(2)
嘉義古稱諸羅山,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該地原本是平埔族生活的地區,後經荷蘭人、鄭成功等政權屯墾開發,逐漸形成有規模的聚落。日本統治臺灣後,此地成為日本經營臺灣林業的重要據點,開始發展,逐漸形成今日嘉義市的規模。在這樣歷史悠久的產業重鎮,嘉義出現了許多重要的藝術家,其中一位就是在臺展發光發熱,後來在臺灣師大作育英才的林玉山。
李孟學
2020-11-24 05:1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戰火中回到台灣的膠彩導師林之助:《百年爛漫》選摘(1)
一九一七年,林之助出生於今臺中市大雅區,年少時期即赴日求學,與兄長林柏壽同時進入東京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美術大學)就讀。一九四○年以《朝涼》入選「紀元二千六百年奉祝美術展覽會」,打開在日本的知名度。不過,由於日本當時戰事吃緊,在家中的要求下,林之助放棄在日本發展的機會,返回臺灣。之後,他繼續於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府展)投稿作品,並連年入選,直到府展因戰爭局勢停辦為止。
李孟學
2020-11-23 05:10
風生活
1%Style
VIP
369萬「膠帶香蕉」、180萬塗鴉紙鈔…看似便宜廉價的藝術品,為何各個賣出驚人天價?
兩個月前,義大利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Cattelan)一件以封箱膠帶貼住香蕉的作品,拍出十二萬美元高價,鬧出軒然大波。再往前推兩個月,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一件在港幣百元鈔隨意畫上的塗鴉,竟翻倍賣了四十五萬港元。這張塗鴉可能根本花不到奈良美智一分鐘,但他這樣隨手一畫,卻讓百元鈔價值直接翻漲4500倍。許多人直呼太扯:「這我也會,算什麼藝術?」、「那根香蕉甚至還會爛掉」。
李頤欣
2020-02-28 08:00
新聞
國際
繼老舍、孫中山之後 英國掛牌紀念的第三位華人「啞行者」蔣彝
英國牛津一座尋常的愛德華時期公寓樓前,近日掛起政府文化保護部門特批的一塊名人故居藍牌。「蔣彝」兩個正體漢字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BBC News 中文
2019-07-11 12: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藝文
文化
畢生精力在書道,中村不折紀念館:《名畫紀行》選摘(2)
這件〈仙麗松風〉作品中的山與水,以點、描、皴、染一氣呵成,再以墨的濃淡拉開空間的距離。山的部份用亂筆皴擦,有斧劈皴、有披麻皴,雖然筆法有些亂,卻巧妙地以濃淡分出層次,筆墨猶帶勁道,遠山以淡墨塗抹帶過,樓觀寺廟敷上一層淡淡的赭石,透露出一種暮色蒼茫的詩意。
林皎碧
2019-07-04 05:1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藝文
文化
路過中山堂,踏上扶桑地:《名畫紀行》選摘(1)
走過總統府前、穿過博愛路、路過中山堂,這是高中三年上下課必經路線。少女時代太遙遠了,想不起來自己當年如何看待這棟古老建築物,也許只當一個理所當然的存在罷了。物換星移的幾十年後,怎都沒料到竟為中山堂內偶然發現的一批畫作,苦鬥近十年,甚至千里迢迢跑到日本到處奔波。
林皎碧
2019-07-03 05:10
品味生活
再現16世紀冒險大航海時代 故宮南院策畫「交融之美-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
在波濤駭浪的海洋上,船長掌舵、領導船員邁向未知的領域,16世紀的航海家受到商業貿易上急迫需求的刺激,勇敢冒險從西歐前往亞洲,在當時地圖學、航海術與造船術都取得了可觀的進步,遠洋航行在時勢驅動下,也就展開了遠洋航海探險的大時代。
劉曉柔
2019-06-20 15:24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