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文明衝突 文章列表
#
文明衝突
約 1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風評
觀點
文化
經濟
風評:脫中入北?賴清德的末日狂想曲
大罷免、驅趕陸配、境外敵對勢力、台積電赴美投資、解放軍圍台軍演、股市隨著川普(DonaldTrump)的喜怒變換紅綠……如上各種讓人難以喘息的重大事態,在短時間內一一真實上演。網路上不少人以「末日景象」來形容我們每天面臨的處境,異常紛亂,無比不安。
主筆室
2025-04-11 07:2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潘維觀點:川普復辟與國際結構
這裡的「國際結構」指「強大國家」之間相對的軍事實力。相對軍事實力的基礎是相對的經濟實力,否則軍事實力難以維持。到目前為止,衡量相對經濟實力的最有效辦法依然是以匯率(而非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民人均財富生產量。「強大國家」,指相對的國土和人口規模、以匯率計算的人均財富、該國精英與平民的內聚力。三要素間有巨大張力,所以強大國家只有個位數。
潘維
2024-11-14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布洛薩專文:聞起來是「世界大戰世界」的濃烈味道……
【編按】本文由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榮譽退休教授、前成功大學玉山學者布洛薩(AlainBrossat)所撰,譯者為韓旻奇(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博士)。原文發表於2024年7月下旬在法國Silcuzin村落舉辦的「此地與他方」夏日大學。
布洛薩
2024-10-05 07:1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移民政策─拜登欠川普一個道歉:《川普:拯救美國》選摘(3)
羅馬是第一個建立世界秩序的帝國。羅馬的成功離不開武力,但維持這種成功不能單單靠武力,更仰賴於羅馬的政制與文明。很多史家認為,日耳曼蠻族因受到匈奴壓迫,南下進入羅馬帝國疆域,是羅馬覆亡的重要原因。其實,西元二一二年,羅馬帝國皇帝卡拉卡拉(Caracalla)頒發《安東尼努斯憲令》(安東尼努斯是其真名),賜予羅馬帝國境內所有居民以公民權,正是此一看似高大上的憲令,使得公民權與榮譽和責任脫鉤,敲響了羅馬帝國的喪鐘。
余杰
2024-10-01 05: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周陽山觀點:美國夢為什麼式微?
30年多前,我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唸書,當時的美國被視為憲政民主的楷模,也被當成資本主義的明燈。「美國夢」所代表的是自由、和平、民主、效率,以及對繁榮和幸福的追求。
周陽山
2024-09-28 07:10
評論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胡又天專欄:「鬆弛感」與「奶頭樂」─巴黎奧運開幕式是一種「刻奇」嗎?
神州大地關鍵詞,光怪陸離漲新知。本集從巴黎奧運開幕式的兩極評價切入,介紹各種對「奶頭樂」這個說法的見解,以及「鬆弛感」這個褒貶交纏的關鍵詞。
胡又天
2024-08-18 05:50
新聞
政治
賴清德520沒講的更可怕?趙春山示警:若開戰恐一半人不願為賴政府打仗
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後,中國隨即無預警宣布舉行利劍環台軍演,近日又對ECFA出手,宣布中止134項產品的關稅優惠。長期研究兩岸關係的淡江大學榮譽教授趙春山指出,真正令人惶恐的是中華民族、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等賴清德在就職典禮沒有講的東西,且民族問題若升高到台灣內部沒有統一的作戰思想,兩岸真的開戰後恐有一半的人不願意為賴政府打仗。
駱肇樑
2024-06-03 08:1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文化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賴清德演說裡的魔鬼,比「互不隸屬」更殺的「神秘數字」
賴清德總統上任已滿7天,回顧一周前他的就職演說,台派叫好又叫座,但更多人是對這份「準台獨宣言書」既驚訝又擔憂。後者的感受不是沒有道理,不過才就任7天時間,立法院裡裡外外吵成一片,有理說不清;台海周邊又被解放軍用「聯合利劍」圍了起來,雖然拜登(JoeBiden)「再」承諾「出兵保台」,可是美國航母「雷根號」卻在南海「隔岸觀火」。
張鈞凱
2024-05-27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賴清德「兩國論」走向「文明衝突」 趙春山:大陸有「這2招」對付台灣
賴清德總統520就職演說提及兩岸「互不隸屬」,引起中國大陸方面嚴厲批判。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做出解讀,賴清德就職講話試圖切斷台灣與大陸的連結,恐陷入「文明衝突」,兩岸變成「非我族類」的鬥爭,而且內容展現出「活生生」的「兩國論」,未來中國大陸將採「圍點打援」與「孤立台灣」的應對做法。
張鈞凱
2024-05-22 15:57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趙春山觀點:「馬習二會」人散曲未終!
前總統馬英九率「大九學堂」青年學子,於本月1日至11日訪問中國大陸。馬英九卸任後沒有黨職、公職,他兩次訪陸都屬私人行程,照理說不應讓外界存有太多的「聯想」;但畢竟馬是前任國家元首,而且兩岸關係目前又處在敏感的時刻,外界不免對他此時訪陸,進行各式各樣的解讀。所謂「兩岸無小事,事出必有因」,就是這個道理。
趙春山
2024-04-16 0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長平觀察》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西方的失敗
「打著打著,突然發現對手都自殺了,沒辦法啊。」一位知乎網民在回答問題《怎麼看2023年新加坡經濟破5000億美元?》時說。還有網民拼貼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各種笑臉,稱其坐收漁利,夢中都要笑醒。2020年中國在香港實施《國安法》之後,在多種權威的經濟自由度排名之中,曾經數十年蟬聯第一的香港已經讓位於新加坡。中共當局和香港政府對這樣的「成就」顯然還不滿足。上周,香港立法會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
德國之聲
2024-03-28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不區別文化與政治,西方製造敵人
2024年伊始,就有兩則新聞讓筆者深有感觸。
楊凱鈞
2024-02-19 05:30
新聞
國際
財經
風書房
歷史
不要低估人們寬大包容彼此學習的能耐:《家在世界的屋宇下》選摘(1)
我最早的兒時記憶之一,就是被船隻的汽笛聲吵醒。我那時候才快三歲。那汽笛聲嚇得我馬上坐了起來,我爸媽一直安慰我沒事,我們只是從加爾各答沿著孟加拉灣要航向仰光而已。
阿馬蒂亞.沈恩 Amartya Sen
2024-01-14 00:1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一戰結束105年─那些被扶正的「次要戰場」
今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5周年,提到這場「終結所有戰爭的戰爭」(TheWartoendallWars),大家都把重點放在「西線戰場」(TheWesternFront)的壕溝戰上。其實也不奇怪,畢竟像戰車、飛機以及潛艦等新武器的首次運用,都發生在這條以英國、法國還有德國為主角的戰場上,極少有人去關注東線、巴爾幹、加里波利、中東以及遠東等次要戰場。
許劍虹
2023-11-12 07:20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當美國疲於斡旋戰火,中國悄悄重建世界秩序!
在俄烏衝突還未結束,巴勒斯坦的激進派哈瑪斯於10月7日展開對以色列的攻擊,隨即美國派航母、動用常任理事國否決權無條件力挺以色列自衛權;但巴勒斯坦的加薩醫院被攻擊後,全球輿論對美國施加壓力。當美國疲於斡旋以哈戰火的這個時候,中國大陸在北京舉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凝聚合作共贏氛圍,悄悄重建世界秩序。任何戰爭都是少數極端主義者把持,歷史將證明,多元文化主義才能緩和衝突;成為「文化兩棲」,乃是避免兩岸走入戰爭的基石。
阿寶JH Wei
2023-10-27 06:10
評論
兩岸
專欄
劉性仁觀點: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十年倡議的省思
中國大陸自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歷經十年發展;這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大陸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國際合作項目成果豐碩,涉及到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文明交流互鑒等多個領域。在中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影響下,「一帶一路」的新階段既面臨挑戰,也存在新發展機遇。然而挑戰、質疑及阻擋和抵銷之力量不時出現,且從未減少,但十年來無論「一帶一路」推展順利與否,都需要盤點及反思。
劉性仁
2023-10-21 07:00
評論
兩岸
國內
專欄
戴世瑛觀點:借鑑以、巴衝突,應准媽祖來台巡安
針對民間宗教團體申請湄洲媽祖下月來台巡安,陸委會業啟動專案審查程序。此與近日以、巴衝突有何關聯?且聽我道來---
戴世瑛
2023-10-20 07:1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王冠璽觀點:華人社會民法典實踐的處境化與本色化思考
華人社會的幾部民法典在開篇中均列出了許多基本原則,例如:自願、公平、誠信、公序良俗等等。這些基本原則均為實踐民法典,實際上也是實踐現代化民法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則。從法釋義學,或是說教義學的視角來看,民法條文本身就含有價值前設,或是價值後設:例如:民法典對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區分,或是規定「善意受讓」所需的要件。
王冠璽
2023-10-05 06: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王冠璽觀點:從華人社會的聖經神學議題初探政治哲學議題
聖經神學議題涉及的範圍極廣,皓首窮經,未見得能掌握其中的一個子分類內容。華人如欲建構(華人社會/漢語)本土聖經神學議題,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何謂本土聖經神學的議題,以及如何在本土聖經神學議題中尋找自己感興趣,並能開展研究方向的議題。筆者於此嘗試以漢語神學界的「政治神學」與「人觀」為基礎,對華人社會政治哲學議題進行初探。
王冠璽
2023-08-04 07: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習近平「不搞意識形態對抗」?《經濟學人》:「全球文明倡議」北京說一套做一套,恐加劇全球分裂
今年3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執政10年以來的第4個全球性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強調「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模式強加於人,不搞意識形態對抗」,並承諾全球文明對話合作。
陳艾伶
2023-05-02 16:0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