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數位鑑識 文章列表
#
數位鑑識
約 6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北市警「偷鑰匙裝針孔」意淫女同事,還是創意私房會員!檢起訴求重刑
遭免職的北市黃姓男警涉在派出所廁所裝針孔偷拍被發現後,黃男再被查獲為「創意私房」會員買未成年兒少性影像等,北檢今(7日)偵結,依違反個資法等罪起訴,建請加重其刑。
中央社
2025-05-07 13:53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罷免幽靈連署檢調磨刀霍霍!兩大重兵正比拚誰先殺進國民黨中央黨部
檢調偵辦罷免涉造假案,並沒有受426遊行指責司法淪為政治工具所影響。台中地檢署2025年5月2日指揮台中市調查處等中部地區調查單位,直衝有望角逐2028年總統大選的台中市長盧秀燕本命區,再掀一波高潮。不僅國民黨台中市黨、太平黨部及潭雅神黨部被帶走電腦主機、相關人員手機及黨員名冊,檢調還約談國民黨台中市黨部書記長陳劍鋒、第一組總幹事伍康龍、第二組總幹事楊大緯、太平區黨部執行長王忠輝、副執行長程昱全及大里區黨部執行長洪麗香等人。
林益民
2025-05-05 08:20
新聞
政治
饒舌歌手助理「合法要飯說」惹議 伍麗華回應了
民進黨立委伍麗華23日中午受邀至總統賴清德官邸用餐,並接受總統的勉勵。伍麗華深夜發文表示,席間,她接到助理來電,對方告知,一名來自尖石鄉的黃姓男子,兩週前家屬請求協尋,如今已成功從苗瓦底救出,現已安全抵達緬甸辦事處,護照也已取得,待手續辦理完畢後即可返台。
黃信維
2025-02-24 09:23
新聞
國際
AI
AI深偽與背叛:澳洲雪梨的35歲女教師,如何走出色情網站的恐怖惡夢
警告:內含具冒犯性語言及性暴力描述
BBC News 中文
2025-02-11 09:10
新聞
政治
北檢3證據打柯文哲收賄 吳宗憲說重話:連請票都不會過,更別講起訴!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被正式起訴,而檢察官出身的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今(8)日在節目《中午來開匯》表示,他對北檢起訴柯文哲收賄罪非常不認同,因為他沒有看到任何明確事證,說難聽的,單憑「小沈1500」的Excel檔等等,不僅遠遠達不到法律認定的起訴門檻,更是連申請監聽票及搜索票都不會過,「以我來講,絕對不可能起訴。」
張大任
2025-01-09 08: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統雄觀點:2025台灣民主之謎─賴清德為什麼言行不一
迎向2025,數學上有2025=(1+2+3+4+5+6+7+8+9)²的巧合,但願不僅是趣味,也是期許。人類歷史上的各種進步,總是進2退1,以緩慢、甚至顛跛似的算術級數方式前進。幸而二戰後,因科技帶動物質進步,再帶動心靈進步,期望自2025後,全球人類的心靈開始以幾何級數方式成長。
吳統雄
2025-01-06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統雄觀點:北檢很政治不科技─USB是不是柯文哲的都說不清楚
柯文哲所言是否屬實?北檢如果真的不知道「數位鑑識」,可以交付本人資管團隊協助,一定可以揭示公正的答案。
吳統雄
2024-12-30 06:4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盧倩儀觀點:台灣「全社會防衛韌性」─照抄石油業、軍火商贊助的智庫報告?
台灣政府心中的「台灣韌性」是為最大化台灣人民的生存所設計的「韌性」,還是為全球1%做打算、必須犧牲台灣人民的「韌性」?
盧倩儀
2024-10-09 06:50
新聞
政治
科技
AI
勝過「AI騙人」和境外干預!過半美國選民最擔心「政治人物說謊」
美國總統大選激烈選戰進入最後階段,研究錯誤資訊的專家警告大眾留意人工智慧(AI)和外國影響力的威脅,但選民顯然更擔心政治人物的謊言。
中央社
2024-10-05 09:39
新聞
政治
國內
科技
AI
AI首部規範要來了!歐盟劃分3等級風險 律師曝中國幹「這種事」就須禁用
歐盟於今年5月通過《人工智慧法案》,預計在2025年正式實施,將成為全球首部監管人工智慧(AI)的規範。對此,律師蕭奕弘今(18)日在陽明山未來學社舉辦的「我對2100年的想像」爐邊座談中解釋,法案大致將AI分為「無法承受的風險、高風險、最低風險」3等級,若違反禁用AI規範,涉及人權侵害、詐欺等,將罰款全球年營業額的7%,屬於威嚇性的規範;國內方面,雖正推動「人工智慧法草案」,但條文均為概論,難產生實際影響。
許詠晴
2024-09-19 10:00
新聞
國內
財經
AI
AI創作有著作權?專家曝關鍵判決得等5年:「合理使用」將被重新討論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AI)近年被廣泛應用,卻也衍生不少創作爭議,使生成式AI的法律規範受到討論。對此,律師蕭奕弘18日於陽明山未來學社舉辦的「我對2100年的想像」爐邊座談分享,AI未有明確規範的情況下,相關爭議案例到訴訟判決最短也需5年時間,但各國在AI浪潮下不可能等待這5年時間,因此「合理使用」概念將被重新討論,其中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
許詠晴
2024-09-19 08:10
VIP
政治
政經解密
調查
幕後》鄭文燦想都沒想就交出這個東西 檢方笑了!株連甚廣 黨政商風聲鶴唳
前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涉嫌貪污案,桃園地方法院7月11日開第3次羈押庭,原本外界認為鄭文燦雖兇多吉少,但或有懶驢打滾躲過被羈押的機會,可是鄭文燦及其3名律師看到檢察官拿出一項證據,當場傻眼。
林益民
2024-07-12 08:40
風生活
即時
台北
外流17部片+賣給創意私房!起底「皇池溫泉」落網偷拍狼 5年前就曾DIY雨傘被抓包
台北市北投區知名溫泉會館「皇池溫泉御膳館」3月傳出有情侶遭偷拍,約10多部親密影片從「創意私房」偷拍論壇流出,至少4男6女受害。士林地檢署日前指揮刑事局偵九大隊偵辦,循線逮補1名陳姓偷拍慣犯,法院已裁定羈押禁見。
侯詠晴
2024-06-28 13:09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台北
1歲凱凱被虐死風波》劉姓保姆「姐妹都被起訴」!全案由「國民法官審理」 造假記錄社工去向曝
台北市去(2023)年12月發生一起虐童致死的悲劇,一名保姆每月照顧男童而可獲得3萬元的津貼,怎料她竟在短短3個月內將男童虐待致死,包括只餵食男童廚餘、燒焦的食物,甚至還不時毆打、將男童入睡時反手捆綁,最終導致男童因營養不良離世。台北地檢署追查後,發現保姆和其妹妹都涉嫌犯行,2人雙雙被北檢起訴,全案採國民法官審理。
古靜兒
2024-04-18 09:22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司法「偽青天」大戲—最高檢譫妄症?
「最高檢倡稱冤獄平反?」2024年4月6日最高檢新聞稿(下簡稱「該新聞稿」或「該稿」)載:「檢察機關『史上首次』辦理『刑事再審制度檢討與策進』。」細看最高檢該稿,邢泰釗大肆作秀及錯謬躍然紙上。筆者笑稱:「邢泰釗天天策進不累麼?面對實務上檢方各種問題實則束手無策?」當檢方涉嫌洩密及違反偵查不公開,邢泰釗善用伎巧「推、拖、掩蓋?」例如:面對黃國昌立院質詢,檢察總長顢頇支吾其辭,邢某只會自稱「痛心疾首及我們回去瞭解?」(拙文《檢察總長痛心疾首?再探《檢方白色巨塔》)
楊岡儒
2024-04-14 06:40
風生活
即時
台北
虐童保姆遭起底!8年前力挺「殺童唯一死刑」還當過幼兒園老師 網灌爆:請法官成全
台北市驚爆恐怖虐童案,劉姓保姆姊妹擁有兒福聯盟合格認證,卻將1歲男童虐待致死,警方去年12月將劉姓保姆姊姊拘提到案,警詢時卻從頭到尾不認罪,劉姓妹妹事後也涉嫌聯手家人串供滅證,先後遭收押禁見。消息震驚各界,引起輿論撻伐,外界起底劉姓姊姊發現她不只疑似當過幼兒園老師,8年前還曾力挺反廢死「殺害兒童唯一死刑」。
陳怡穎
2024-03-12 13:18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VIP
大國博弈
《外交政策》:台灣是中國認知戰術試驗場,美國等全球民主選舉是下一目標
中國在台灣進行不實訊息活動已有多年,尤其會在選舉期間,試圖破壞台灣民主體制、推動支持兩岸統一的敘事以及疑美論述。美國雜誌《外交政策》23日專文報導,據事實查核人員和專家分析,這一次總統選舉,北京資訊戰更加著重於國內議題,以及針對性攻擊民進黨。
蔡娪嫣
2024-01-25 1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賴清德當選總統,台灣下一步怎麼走?8位華府智庫專家解析2024台灣大選
台灣大選是2024世界大選年最受矚目的首場大選。海外專家注意到,儘管中國進行大規模的干擾,將這次選舉描繪成戰爭或和平的選擇,賴清德仍成功為民進黨贏得史無前例的第三個總統任期。賴清德擔任總統將對台灣外交政策走向有何影響,以及中國可能如何回應?以下是美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Council)8名專家的專業見解:
蔡娪嫣
2024-01-14 13:54
風生活
即時
新北
新北汐止割喉雙屍案調查進度曝光!血跡噴濺+凶器角度疑為「夫殺妻再自戕」
新北市汐止區3日晚間發生一起夫妻遭割喉的雙屍命案,因家人發現同為31歲的藍男和陳女未下樓吃午餐,察覺有異上樓查看,驚覺夫妻倆陳屍在3樓主臥浴室內,地板有大量血跡,警消到場後發現2名死者脖子上都有多處刀傷,現場血跡斑斑。
陳怡穎
2023-12-04 14:10
新聞
國際
「拜習會」後美中關係真的會改善嗎?專家擔心又有「突發意外」破局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Biden)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星期三(11月15日)在舊金山附近的費羅麗莊園(FiloliEstate)舉行了備受矚目的會晤。雙方都認為,此次元首峰會都取得了一些正面的成果,為雙邊關係注入了穩定的力量。不過,分析家指出,雙方雖然達成了一些共識,但無法改變美中在一系列關鍵議題上的重大分歧。他們擔心,「突然冒出的事件」會重新令美中關係陷入危機。
美國之音
2023-11-17 21:0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