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改革稅制 文章列表
#
改革稅制
約 3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超徵稅收的背後,隱藏深層的結構性問題?
近年來,我國稅收屢屢超徵,金額動輒千億,連續兩年更突破5,000億,創下史上新高的紀錄。然而,這種「亮眼」的財政數字背後,是否隱藏著更深層的結構性問題?審計委員聶建中在「稅收超徵公聽會」中提出質疑,曾經審查稅務案件20多年的法官學者林文舟則深入剖析,揭示了超徵現象背後的多重原因與亂象。
章之奐
2025-03-20 05:40
風生活
國內
經濟
即時
汽車
特斯拉Model Y台灣比韓國「貴一輛國產車」!她批進口車關稅「脫離時代」,降到這%數才合理
特斯拉ModelY在台開賣,244.9萬元成為全球最高售價,也引發民眾對台灣進口車價的討論。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公開抨擊,直指「關稅、貨物稅、營業稅」三稅制度是台灣進口車價過高的主因,呼籲政府推動稅改,緩解民眾購車與養車的經濟壓力。
張啟敏
2025-01-15 12:37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簡錫堦觀點:美國也是失敗的國家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艾塞默魯(DaronAcemoglu)、強生(SimonJohnson),及芝加哥大學教授羅賓森(JamesA.Robinson)共享殊榮。
簡錫堦
2024-11-13 07:00
新聞
政治
曝新青安導致炒房速度飛漲 柯文哲提「3大方法」實現居住正義
政府推出新青安政策鼓勵青年自行購屋,其房貸優惠大幅刺激房市買氣,但也衍生出不少市場亂象,如投機客利用青年人頭戶申辦,再轉租獲利等,被批評為助長炒房。對此,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節目《柯P揪時在》中表示,居住正義真正的問題還是出在房價,並指出自從新青安實施後,台灣的房價漲幅就從去年第3季的3.62%,一路飆升至今年第1季的10.48%,反而加速市場炒房。
張大任
2024-07-04 08:0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沈旭暉專欄:意大利退出「一帶一路」的因果─期望落差在哪裡?
幾年前,在香港任教一個碩士課程,記得有一位來自意大利的學生,做了一個詳細報告關於意大利政府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當時是中國最被唱好之時,而他就預言根據數據,意大利加入了不會有甚麼好處,副作用卻多不勝數。
沈旭暉
2023-09-25 07:1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簡錫堦觀點:下任總統如何落實居住正義?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俗云:「有土斯有財」是華人古訓。加上資本主義把土地當成「商品」,認為尊重供需定律及自由市場決定售價,是最合理的價格。稀有的土地、房產遂成為炒作致富的商品;住屋已非「生活必需品」,而是如鑽石般的「奢侈品」。中國人所到之處,遍及美國、加拿大、澳洲等,都難以遏止中國人炒房,房價無不翻倍。近年來中國炒房團盯上房價低廉的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迅速炒熱當地房產市場。
簡錫堦
2023-08-19 06:30
新聞
政治
大力蓋社宅、贊成實坪制 柯文哲暢談居住正義理念:把空屋逼到租屋市場
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10日透過影片發布居住正義施政理念,他表示,社會住宅應大力蓋、大力補貼租金,並透過稅制改革,把空屋逼到租屋市場;另一方面,現在買房公設灌水太厲害,他贊成實坪制。
中央社
2023-08-11 09:27
VIP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房地產
經濟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林宗弘專欄:喊「居住正義」洗白自己,政客把選民當盤子
7月16日,網紅「館長」陳之漢與時代力量前立委黃國昌以「司法及居住正義」為訴求號召民眾上凱道。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等人,都受邀參加或發表談話。三人都對居住正義發表談話,蔡政府也做了回應。在這次有關『居住正義』的朝野爭論裡,雙方的政策解方其實都差不多,但是對於什麼因素造成「居住正義」問題,卻沒有明確的定義、證據與看法。
林宗弘 傅偉哲
2023-08-03 07:10
新聞
政治
716遊行》現身全場高呼!柯文哲轟國家變最大詐騙集團 再拋居住正義3對策
時代力量前立委黃國昌與網紅「館長」陳之漢發起「7月16上凱道,公平正義救台灣」大遊行今(16)日登場,約2萬人湧入凱道。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上台致詞高喊,今天大家會聚集在此,是希望有公平正義的台灣,並轟國家變成最大詐騙集團,他主張司法要公平正義、杜絕權貴司法,對於居住正義提出三個對策「大力蓋、大力改、大力補」。
唐筱恬
2023-07-16 17:38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囤房稅2.0根本無法打房!李同榮:稅制基礎已經出問題,怎樣修法都沒用
行政院會通過「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針對囤房者出手,未來非自住稅率(囤房稅率)最高將達4.8%,且從「縣市歸戶」改為「全國總歸戶」,讓囤房者無法規避賦稅。針對囤房稅2.0修法,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直批,稅制革新需要健全化,但不是拿來當無效的打房工具,而財政部特地在大選前提案加重囤房稅2.0,乃是一箭三雕之計:其一,呼應高房價民怨;其二,選前搶功打房政績;其三,國庫稅收大增。
李同榮
2023-07-07 12:4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筱淇觀點:是否應還稅於民?傾聽民意就有答案
最近還稅於民的論點掀起廣泛討論,支持還稅於民的人認為,民眾過苦日子,政府理應苦民所苦,應效法美國、新加坡、香港的做法,將超徵的稅收直接還給人民。反對的人則認為,應將超徵稅收用於還債,填補不斷擴大的財務黑洞。根據預算法59條規定,稅收超徵應一律繳庫不得挪用,因此,超徵的稅收依法可還稅於民或還債,首先必須解決的,就是適法性的問題。無論是法源、超徵原因或超徵稅收用途,財政部應該儘速通盤檢討,負起責任儘速向全民說明,而非將此稅收超徵用途歸納為歲出預算,直接將球拋給主計總處去面對。
林筱淇
2022-12-29 15:00
評論
國際
藝文
歷史
閻紀宇專欄:當獨裁者把「人道主義英雄」與「恐怖組織首腦」畫上等號
「這個國家在對異議人士趕盡殺絕的同時,卻能夠善用外國援助造福無數國民,你該拿它怎麼辦?」
閻紀宇
2021-09-28 06:1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房地產
打房消民怨,但關鍵囤房稅還沒影
房價節節攀升,民怨已悄悄集結中,政府終於出手打房。作風向來不疾不徐的央行總裁楊金龍十二月七日突然雷厲風行,無預警宣布對房市祭出信用管制措施。
唐筱恬
2020-12-16 16:00
新聞
國際
記者又遭打入黑獄?揭露前總理境外經濟活動涉「誹謗」,《德國之聲》記者在土耳其被判13個月徒刑
在土耳其,強人總統艾爾多安的極權統治不斷侵蝕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記者處境日益艱難,日前又傳出記者因挖掘政客貪腐惡行遭到判罪。被告為《德國之聲》記者芸柯爾,她因調查前總理尤迪倫的境外經濟活動而遭起訴,被判處13個月有期徒刑及罰金。
劉俞妗
2019-01-11 07:47
評論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賈忠偉觀點:談抗戰軸線翻轉之持久抗戰前的全面布局
「學界探討蔣中正對淞滬會戰之戰略時,常指出蔣有意藉擴大上海戰事,誘使日軍由北往南之進攻軸線,轉變為由東向西仰攻之不利態勢。會戰後,國軍雖傷亡慘重,但迫使日軍作戰重心南移,可說獲得了戰略上的成功。此一「軸線移轉說」遭到許多質疑,正反意見紛陳,至今仍未有定見」──蘇聖雄:《蔣中正對淞滬會戰之戰略再探》(國史館館刊第四十六期/2015年12月,頁61~101)
賈忠偉
2018-12-30 07:1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由賦稅收入看到台灣經濟的隱憂
財政部於1月10日公布2017年全國賦稅收入統計,實徵稅收淨額2兆2,326億元,創下歷年新高紀錄,其他還有房屋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與贈與稅,亦創歷史新高紀錄。然而,稅收成長率卻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的表現,綜所稅、營所稅、遺產稅、貨物稅亦是列在減少的項目中。
李俊緯
2018-01-16 06: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放手讓賴發揮治理台南精神 帶動台灣發展
賴清德以「做實事內閣」上任後,馬上調整總預算,宣布軍公教人員加薪3%,以提升民間薪資,促進消費;同時擬根據立委等各方意見,修改一例一休法案,恢復經濟動能。賴揆射出讓民眾有感的箭後,根據近日台灣智庫民調顯示,小英總統民調上升1成6,7成贊同賴出任閣揆。
林正二
2017-09-19 06:00
新聞
國際
莫斯科當局證實: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時 川普想在俄羅斯興建川普大樓
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川普的律師與俄羅斯當局接觸,希望能在俄國首都莫斯科興建川普大樓。克林姆林宮30日證實確實有這封信。此外,川普總統當天也宣布了他的稅制改革政策。
美國之音
2017-08-31 16:00
評論
國際
財經
風書房
國家不會倒,卻會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當債券連結國家命運》選摘(1)
債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泥沼。
林睿奇
2017-06-25 05:5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改革苛稅 為企業止血
欣聞新政府即將陸續啟動所得稅稅改工程,來提升台灣經濟。但是筆者憂心,台灣企業體受傷很深,即便有再優的稅改,若政府沒有看到台灣另一個持續在傷害他們的苛稅體制,而同步加以改革來止血,相信台灣經濟體質要恢復,不會那麼快。為什麼這樣說呢?
張濡道
2017-02-17 06: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