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慢性呼吸道疾病 文章列表
#
慢性呼吸道疾病
約 4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美好生活
比廢氣、空汙都還毒!「室內1用品」恐害心梗、失智,有超多人都愛用
許多人會使用香薰蠟燭、香薰蠟片或芳香物質來放鬆身心,因為氣味能觸發情感、記憶聯想,進而影響人的情緒、行為。不過有醫師指出,芳香物質在釋放香氣的過程中,可能產生大量肉眼無法察覺的奈米顆粒,這些微粒可懸浮於空氣中並進入人體呼吸系統,其濃度甚至可能比燃燒式蠟燭、柴油車廢氣排放還高,進而對健康造成影響。
黃卓霖
2025-02-27 16:18
風生活
即時
急診爆「缺床」危機!什麼原因導致病人「躺地上CPR」?醫嘆:沒生重病資格
近期全台各大醫院急診室人滿為患,雙北地區多家醫學中心,包括台大、三總、國泰、台北馬偕、新光、亞東等醫院,自農曆春節以來,急診室頻頻出現滿床情況,等待住院的病患塞滿走道,甚至急診推床全數使用完畢,不得不以救護車擔架應急,而新送進來的病人只能坐在輪椅上,讓急診醫護不禁感嘆:「在台北沒有生重病的資格。」
王宇薇
2025-02-11 12:27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大S流感猝逝!流感感冒怎麼分辨?醫師曝6大差異,「1關鍵」打了疫苗也恐重症
藝人大S(徐熙媛)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於過年期間在日本猝逝,享年48歲。其親妹小S(徐熙娣)3日透過經紀人表示,這輩子很開心和大S成為姊妹。為此,《優活健康網》採訪感染科及一般內科醫師解析流感併發肺炎關鍵。醫師示警,非高風險年輕族群需小心免疫反應過度,若出現嚴重流感症狀合併3大警訊,務必儘速就醫。
優活健康網
2025-02-04 11:33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冬天家裡常開除濕機!1疾病很多民眾都中了,醫師曝最理想室內溼度避免變成慢性病
不少人冬天會在室內使用除濕機保持乾燥,但過度乾燥卻有可能導致呼吸道黏膜水分流失,降低保護功能,引發呼吸道不適等症狀,有醫師指出,這種情況格外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若不及時控制更可能發展成長期慢性症狀。
王宇薇
2025-01-21 14:51
品味生活
嚴重型氣喘傳統治療陷困境 生物製劑上游阻斷機制領變革 醫曝:近8成患者降惡化風險
台灣換季氣溫變化大,每到季節轉換之際、常讓人有胸悶、喘吁吁的感覺,這竟可能是氣喘前兆!據統計,台灣成人氣喘盛行率約一成左右,由於氣喘屬於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需終身與疾病共伴以外、更隨時可能面臨突發性惡化的危機。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陳育民理事長指出:「嚴重型氣喘患者雖約僅占氣喘人口的3-10%,但疾病引發的住院與死亡風險更高,使治療成本約佔氣喘總醫療成本的60%[1],顯見提升嚴重型氣喘的治療效益是目前醫學界面臨的關鍵問題。」
唐可欣
2024-12-20 10:57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突然一直咳嗽怎麼辦?醫揭「咳不停」5大原因,不一定是感冒流感
天氣轉冷,不少人出現咳嗽症狀,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表示,咳嗽是一種常見的生理反應,通常是身體清除呼吸道異物或抵禦感染的方式,但咳嗽不一定是感冒,也有可能是氣喘、慢性支氣管炎、胃食道逆流、慢性阻塞肺病等等,如果總是咳個不停,就要記得去看醫生。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2-26 11:34
地方新聞
新北
深坑火災影響雙北 環保局長程大維:市長侯友宜第一時間下令指揮要求掌握空品變化、未有氟化氫及重金屬反應民眾勿驚慌
針對新北市深坑區20日下午某工廠發生火災,影響大台北地區空氣品質。新北市環保局長程大維今(21)日表示,昨下午環保局接獲消防局通報現場有特殊物質,隨即出動稽查員監控周遭空氣品質變化,市長侯友宜也於第一時間責成環保局、消防局、教育局等局處成立應變小組,指示全力撲滅火勢,並持續追蹤現場空品數值、大氣飄散及可能風險,要求環保局密切掌握空品變化、適時通知民眾妥善應變,以保障民眾健康安全為第一優先。
李梅瑛
2024-02-21 18:31
風生活
健康
黴漿菌肺炎超容易人傳人!如何判斷、多久會自己好?醫師曝出現4感染症狀立即就醫
黴漿菌肺炎又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容易在人與人之間透過飛沫傳播,典型症狀包括喉嚨痛、倦怠、發燒、長期咳嗽。中醫師建議通過食療止咳潤肺,並且加強免疫力,有效地降低感染風險,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食力foodNEXT
2023-12-22 10:02
風生活
健康
美食
新知
山藥排骨湯怎麼煮才好喝?5道養生湯品做法超簡單!用電鍋就能輕鬆搞定
隨著秋季到來,天氣變得乾燥、涼冷,許多人在換季的時節,會產生乾咳、過敏、流鼻血等狀況,以下就介紹為什麼秋天要養肺?想潤肺要吃什麼食物?以及5道適合養生進補、清熱解毒的湯水料理,與秋天的養生飲食禁忌,讓你健康溫暖度過秋季。
蔡惠芯
2023-10-25 12:00
風生活
健康
美食
新知
秋季養生指南》秋天潤肺止咳要吃什麼?8大養肺食材功效與禁忌、超簡單湯品食譜一次看
隨著秋季到來,天氣變得乾燥、涼冷,許多人在這換季的時節,會產生乾咳、過敏、流鼻血等狀況,以下就介紹秋天有哪些能夠潤肺止咳的食物、各有什麼食用功效與禁忌、又能製作成什麼適合養生進補、清熱解毒的湯水料理,讓你健康溫暖度過秋季。
蔡惠芯
2023-10-23 12:00
地方新聞
台東
響應2023世界無菸日 饒慶鈴打造臺東無菸害環境
臺東為響應世界無菸日,臺東縣衛生局特別於昨(3)日在美術館戶外草地辦理相關活動「為愛啟程創意表演Show」,吸引近千位鄉親熱烈參與,有不少是親子或全家一起響應,縣長饒慶鈴帶領大家共同宣示2023年世界無菸日主題「我們需要的是食物,而不是菸品」,並表示,適逢今年菸害防制法修正通過,此次活動以新法上路宣導為主軸,藉此呼籲遠離菸品的重要性,也希望所有縣民鄉親共同拒絕菸害及毒害,縣府也會持續推動菸害防制,致力營造臺東為幸福健康的無菸城市。
溫佳身
2023-06-04 16:38
即時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醫警告1病毒竄起中!發燒多日、爆咳濃痰 一測深深2條線…「這族群」最高風險
進入到後疫情時代,大人們開始回歸生活常軌,小孩們卻開始償還「免疫債」,大病小病一起報到,讓家長相當心累。近日小兒科醫師陳信宏表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正在流行」,其中孩童間傳染相當快速,不少小孩出現鼻涕、咳痰、高燒,但新冠快篩卻是陰性,吃藥也只能是支持性療法,要家長多注意。
陳亭伃
2023-05-07 18:56
國際
公共政策
財經
商業
經濟
全球菸草業者嚴陣以待!拜登政府將推新政策,大幅降低香菸的尼古丁含量
菸草產品殘害人類健康舉世皆知,但至今仍是普世公衛大敵,為菸草公司帶來鉅額營收。《華爾街日報》10日獨家報導,美國政府將推動新法規,要求菸草公司將香菸中的尼古丁含量降低到「最低或者不至於成癮的限度」,以保護年輕世代消費者不陷入菸癮、幫助已成癮者戒除。
閻紀宇
2022-06-11 19:56
風生活
健康
新冠肺炎》確診康復後易喘、走不遠,真的是後遺症?醫教2招自測心肺功能,2大族群要當心
Omicron大流行,與Delta相比侵犯肺部比例較低?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小組召集人、台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暨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古世基醫師受訪表示,呼吸系統可分為上呼吸道與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下呼吸道一般是指支氣管到肺泡這段部位。
潮健康
2022-06-09 17:31
風生活
疫情期間,和小孩關在家要注意!醫曝家長沒做好這些事,孩子恐有6種不良影響
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之下,許多課程紛紛轉為遠距線上教學,以達「停課不停學」的目標。不過當孩子在家時,家長往往會有所限制,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指出,有研究顯示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容易焦慮、憂鬱,而大人帶來太負面的經歷,對孩子日後成長也有不良影響。
王祉茜
2022-05-10 01:13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健康
喘不停恐非心臟問題 聽診後背下肺葉竟發現肺纖維化
一名60歲的先生長期在心臟科治療高血壓,雖然心血管疾病控制得相當穩定,但他這兩年常常乾咳,甚至在活動時感到呼吸困難、容易疲倦。醫師也感到納悶,這名患者的心臟功能還算良好,但踏入診間時卻明顯表現出氣喘吁吁的樣子。直到聽診他的後背下肺葉時,發現異常爆裂音,轉介胸腔內科安排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診是「肺纖維化」,才終於揭開他長期咳、喘、累的背後原因。
唐可欣
2021-11-17 17:25
風生活
健康
鼻塞是過敏,還是鼻竇炎?醫師教你1招分辨成因,出現這症狀恐是鼻咽癌
鼻塞在台灣相當常見,不少人習以為常,這看似事小的問題卻也可能藏有重大隱憂。賴耳鼻喉科診所賴盈達醫師就提醒,鼻塞若遲遲沒有改善,日久各項慢性病恐找上門,又或者其實是癌症警訊卻沒自覺而延誤就醫,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今健康
2021-10-05 17:39
品味生活
苗栗
苗栗縣政府宣導遠離電子煙 電子煙危害防制自治條例草案已送審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2019年台灣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為4.2%,較2018年增加1.5%,估計全台至少有5.7萬名青少年使用電子煙。青少年吸菸比例逐年上升引發關注,109年12月苗栗縣政府草擬電子煙危害防制自治條例,期盼透過政府、民間組織、業者與家長們通力合作,一起保護青少年遠離電子煙。
唐可欣
2021-06-08 09:00
風生活
健康
白肉取代紅肉更有助健康!營養師傳授飲食8大原則,教你吃對食物、輕鬆對抗慢性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報告指出,如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及其併發症,為過去十年間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且飲食失調所致之慢性病盛行率逐年攀升。故正確的飲食模式與慢性病控制習習相關。根據知名期刊Nutrients於2020年刊登之澳洲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為預防慢性疾病之關鍵。飲食模式遵從度最高的族群,與遵從度低者相比可顯著降低13~23%罹患糖尿病風險及下降19-27%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故本飲食模式對慢性疾病具保護作用。
今健康
2021-01-11 15:05
新聞
國際
歷史
「新型冠狀病毒」現身整整一年,奪走近180萬人性命,但這些關鍵謎團還沒有解開!
2019年12月31日,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境內出現了「不明原因」引起的肺炎,連正式名稱都沒有。過了整整一年,這種後來陸續被命名為武漢肺炎、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疾病,已經奪走了全球近180萬人的性命,還讓超過8000萬人感染病毒,留下不少後遺症。
王穎芝
2020-12-29 19:00
1
2
3